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0707发布日期:2019-11-20 00:5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芯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由于锂电池具有重量轻、高储能密度、使用寿命长、自放电低和环保的缺点,因此被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等众多数码产品中。

众所周知,现有的锂电池电芯主要是由负极片和正极片呈间隔叠置而成,且在负极片和正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并且电芯的最顶层的电极片以及最底层的电极片均为负极片。

现有的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先在平台上铺设有一隔膜片、然后在该隔膜片上放置一负极片、然后再在该负极片上放置一隔膜片、然后再在该隔膜片上放置有正极片……,经过上述多次重复放置隔膜片、负极片或者正极片的操作来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电芯,但是,现有的这种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在对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进行堆叠之前,先要分别对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进行裁切,使得生产锂电池电芯的步骤繁琐;(2)在生产锂电池电芯的过程中,需要将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堆叠,因此导致生产的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一种简化生产工艺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生产工艺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所述电极复合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顶层电极片、第一隔膜层、第一层电极片、第二隔膜层以及底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所述顶层电极片之极性与所述底层电极片之极性相同,且所述顶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所述底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每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均与一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相邻的两个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所述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所述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

较佳地,所述第一层电极片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排列成行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顶层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相互对齐,所述底层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相互对齐。

较佳地,所述第一层电极片为连续的带状电极片。

较佳地,所述顶层电极片和所述底层电极片的极性均为正极。

较佳地,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和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相同。

较佳地,所述底层电极单元的数量比所述顶层电极单元的数量多一个。

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和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和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

较佳地,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和底层电极片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所述电极复合单元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电极复合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顶层电极片、第一隔膜层、第一层电极片、第二隔膜层以及底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顶层电极片之极性与底层电极片之极性相同,且顶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底层电极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每个顶层电极单元均与一个底层电极单元在上下方向相对齐,相邻的两个顶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相邻的两个底层电极单元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且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因此本发明通过以上制作方法,可避免将隔膜切断成若干隔膜片,进而简化了生产工艺,同时,由于本发明是通过将电极复合单元的一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做上下交替翻折以形成电芯的,故避免了传统的将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叠置,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芯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极复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极复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的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100,电极复合单元10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顶层电极片10、第一隔膜层20、第一层电极片30、第二隔膜层40以及底层电极片50,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顶层电极片10之极性与底层电极片50之极性相同,且顶层电极片10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11,底层电极片50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51,每个顶层电极单元11均与一个底层电极单元51在上下方向相对齐,相邻的两个顶层电极单元11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相邻的两个底层电极单元51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且电极复合单元100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100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70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层电极片30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且排列成行的第一电极单元31,顶层电极单元11与第一电极单元31相互对齐,底层电极单元51与第一电极单元31相互对齐;或者,第一层电极片30为连续的带状电极片,但不限于此。具体地,在以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顶层电极片10和底层电极片50的极性均为正极,当然,顶层电极片10和底层电极片50的极性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负极,故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考图2和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其中,顶层电极单元11的数量和底层电极单元51的数量相同,且电极复合单元100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10和底层电极片50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电极复合单元100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10和底层电极片50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将电极复合单元100从首端(即图2所示的左端)开始,先将第一列的翻折单元70向下翻折,然后再将翻折后得到的位于最左侧的翻折单元70向上翻折,接着再将翻折后得到的位于最左侧的翻折单元70向下翻折……直至翻折到电极复合单元100的尾端为止。

请参考图4和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底层电极单元51的数量比顶层电极单元11的数量多一个,且电极复合单元100的首端之顶层电极片10和底层电极片50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电极复合单元100的尾端之顶层电极片10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将电极复合单元100从首端(即图4所示的左端)开始,先将第一列的翻折单元70向下翻折,然后再将翻折后得到的位于最左侧的翻折单元70向上翻折,接着再将翻折后得到的位于最左侧的翻折单元70向下翻折……直至翻折到电极复合单元100的尾端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双层电极复合单元翻折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带状的电极复合单元100,电极复合单元100包括三层电极片,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均有隔膜层,且隔膜层的层数为两层,电极复合单元10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顶层电极片10、第一隔膜层20、第一层电极片30、第二隔膜层40以及底层电极片50,相邻两层电极片之间的极性相反,顶层电极片10之极性与底层电极片50之极性相同,且顶层电极片10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顶层电极单元11,底层电极片50包括多个排列成行的底层电极单元51,每个顶层电极单元11均与一个底层电极单元51在上下方向相对齐,相邻的两个顶层电极单元11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相邻的两个底层电极单元51之间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且电极复合单元100的首端和/或尾端的至少顶层及底层均预留有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极单元长度的空白区域60;以及b、将电极复合单元100的首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70做上下交替翻折层叠以形成电芯,在电芯中,相邻两个电极单元的极性相反,电芯的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为负极,且顶层和底层的电极单元均被隔膜层所包覆。因此本发明通过以上制作方法,可避免将隔膜切断成若干隔膜片,进而简化了生产工艺,同时,由于本发明是通过将电极复合单元100的一端每次以一个电极单元的长度为翻折单元70做上下交替翻折以形成电芯的,故避免了传统的将隔膜片、负极片以及正极片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叠置,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