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1289发布日期:2020-01-10 21:0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作为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随着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需求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尺寸越来越大,使得硅片的尺寸越来越大,现有的插片时的花篮不能满足大尺寸硅片的使用,硅片易弯曲且会产生粘片,不利于硅片插片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尤其适合大尺寸硅片插片使用,具有一定长度的支撑齿,对硅片插片时进行支撑,防止硅片弯曲而导致粘片,减少硅片的变形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平行设置,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设有多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其中,

多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沿着第一端板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且支撑杆相对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可相对移动;以及

每一对支撑杆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支撑齿,若干个支撑齿一一对应,便于硅片插片;

支撑齿具有一定长度,相邻支撑齿形成硅片插槽,便于硅片插片;

支撑齿具有支撑部,支撑部与硅片接触为点接触,减少硅片变形。

进一步的,支撑齿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其中,

连接部为等径杆结构,支撑部为球型结构或椭球型结构。

进一步的,支撑齿包括还连接部,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其中,

连接部为变径杆结构,且连接部从支撑杆处向外延伸,外径逐渐减小;

支撑部为球型结构或椭球型结构。

进一步的,支撑齿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其中,

支撑部设于连接部的两侧,支撑部具有弧度,且两侧的支撑部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支撑齿的长度为5-12mm。

进一步的,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设有相对应的卡槽,卡槽与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的,卡槽的形状为l型或z型或n型。

进一步的,花篮还包括缓冲杆,缓冲杆设于支撑杆的一侧,缓冲杆分别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连接。

进一步的,缓冲杆的外侧设有缓冲层。

进一步的,缓冲层为橡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具有支撑齿,且支撑齿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相邻支撑齿形成硅片的插槽,硅片在插片时插入一定的深度,同时,在支撑齿上具有支撑部,支撑部具有一定的弧度,与硅片的接触为点接触,且与硅片的非边缘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防止硅片弯曲导致粘片花篮,能够减少硅片的变形程度,降低硅片的碎片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端板2、支撑杆3、缓冲杆

4、第二端板5、支撑齿50、连接部

51、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8示出了本发明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接关系,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时使用,该花篮具有一定长度的支撑齿,且支撑齿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在硅片插片时,对硅片进行点支撑或线支撑,减少硅片的变形,同时,防止硅片弯曲而导致的粘片。

实施例一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平行设置,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之间设有多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位于多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的两端,且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分别与支撑杆2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4和多对支撑杆2构成了花篮的框架,硅片插片时,插入多对支撑杆2、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构成的空间内,多对支撑杆2对硅片进行支撑,进行硅片插片。

其中,多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沿着第一端板1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且支撑杆2相对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可相对移动,便于调节每一对支撑杆2之间的间距,使得花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硅片进行插片,使得花篮的使用范围广。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平行设置,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的一侧为进口端,设定该端为花篮的顶端,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的另一侧为支撑闭口端,设该端为花篮的底端,便于后续的描述。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平行设置,且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相对应,同时,多对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连接,构成花篮的整体框架,便于对硅片的支撑,便于硅片插片。也就是,多对支撑杆2从第一端板1的顶端至底端依次设置,第一对支撑杆包括两个支撑杆2,且两个支撑杆2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两个支撑杆2平行设置,第二对支撑杆位于第一对支撑杆的下部,第三对支撑杆位于第二对支撑杆的下部,以此类推,多对支撑杆从第一端板1的顶端至底端依次设置,第二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一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第二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一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第三对支撑杆与第二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上所述,每一对相邻的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每一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根据硅片的尺寸及形状进行选择,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支撑杆2的数量为多个,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在本实施例中,以支撑杆2的数量为四个进行说明。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平行设置,沿着第一端板1顶端至底端依次设置两对支撑杆,第二对支撑杆位于第一对支撑杆的下部,且第一对支撑杆中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对支撑杆中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相等,便于硅片插片。

以及,每一对支撑杆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支撑齿5,若干个支撑齿5一一对应,使得两个支撑杆2的相对应的支撑齿5之间构成插槽,便于硅片插片,对硅片进行支撑,每一个支撑杆2上具有若干个支撑齿5,且若干个支撑齿5等间距设置,相邻支撑齿5之间的距离根据硅片的厚度进行设置,便于硅片插入,并对硅片进行支撑;支撑齿5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一体成型,使得花篮的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上述的支撑齿5具有一定长度,相邻支撑齿5形成硅片插槽,便于硅片插片,具有一定长度的支撑齿,使得相邻支撑齿5形成的硅片插槽具有一定的深度,便于硅片插片后,对硅片进行支撑,减少硅片弯曲变形,防止硅片粘片;该支撑齿5的长度为5-12mm,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设有相对应的卡槽40,卡槽40与支撑杆2连接;也就是,在第一端板1与第二端板4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卡槽40,便于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槽40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连接,且支撑杆2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使得支撑杆2相对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的连接位置可调,便于花篮用于不同尺寸的硅片的插片。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上的卡槽40的数量均为四个,每一个卡槽40对应一个支撑杆2;该卡槽40的形状为l型或z型或n型,使得卡槽40具有最高点和最低点,便于支撑杆2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杆2的位置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硅片。

以卡槽40的形状是l型结构,如图8所示,具有最高点为h点,最低点为l点,当支撑杆位于h点时,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较小,当支撑杆2位于l点时,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最大,使得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在h位置和l位置之间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尺寸的硅片的插片需求。当支撑杆2从h点移动至lb点时,可以沿着l型卡槽进行移动,使得支撑杆调节方便。

该支撑杆2为杆状结构,且该支撑杆2的中部的直径大于支撑杆2两端的直径,使得支撑杆2插入卡槽40后,支撑杆2的阶梯面处抵靠在端板上,且支撑杆2的小径端穿过卡槽40并延伸出去,在端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支撑杆与端板连接在一起,使得支撑杆2固定安装在端板上。

上述的支撑齿5具有支撑部51,支撑部51与硅片接触为点接触,减少硅片变形,硅片插片后,支撑部51对硅片进行支撑,且支撑齿5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硅片的受力为非边缘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

具体的,该支撑齿5包括连接部50和支撑部51,连接部50与支撑部51连接,即,连接部50的一端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连接部50的另一端与支撑部51连接,使得硅片插入相邻支撑齿5构成的硅片插槽时,硅片的边缘处处于相邻的连接部50构成的空间插槽内,支撑部51对硅片的非边缘处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硅片在进行插片时的边缘处受力,采用该非边缘处受力,能够很好的减少硅片的变形,防止硅片弯曲而造成的粘片;其中,连接部50为等径杆结构,支撑部51为球型结构或椭球型结构,使得支撑齿5具有一定的长度,且与硅片的接触为点接触,保证支撑点位于硅片的非边缘处,保证硅片的非边缘处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0为杆状结构,且该杆状结构为等径杆状结构,该杆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时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向,或者是椭圆形,或者是其他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优选的,该杆状结构为圆柱形杆,在圆柱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支撑部51,该支撑部51为球型或椭球型结构,使得支撑部51与硅片接触为点接触,便于对硅片进行支撑;该支撑部51与连接部50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是插接,或者是一体成型,或者是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该支撑部的材质优选为软质材料,例如橡胶,减少对硅片表面的损坏。

该花篮还包括缓冲杆3,缓冲杆3设于支撑杆2的一侧,缓冲杆3分别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连接,缓冲杆3对硅片进入花篮的一侧进行缓冲支撑,减少硅片的碎片,该缓冲杆3为杆状结构,在缓冲杆3的外侧设有缓冲层,对硅片进行缓冲,缓冲层优选为橡胶。该缓冲杆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是多个,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杆3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安装在第一端板1的底部,且两个缓冲杆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对硅片进行支撑。

该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在使用时,根据硅片的尺寸和形状,选择支撑杆2的对数,并将支撑杆2固定安装在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的卡槽处,同时,将缓冲杆3固定安装在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4的底部;支撑杆2在安装时,将具有支撑齿5的一侧相对应,形成硅片插片的插槽;硅片在进行插片时,硅片插入相邻支撑齿5构成的插槽内,支撑齿5上的支撑部51与硅片点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且由于支撑齿5的连接部50具有一定的长度,硅片深入插槽的内部,使得支撑部51与硅片的非边缘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硅片的非边缘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且同时防止硅片弯曲导致的粘片,提高硅片插片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齿的连接部的结构,其他结构均相同,在实施例中,对支撑齿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4和图5所示,该支撑齿5具有支撑部51,支撑部51与硅片接触为点接触,减少硅片变形,硅片插片后,支撑部51对硅片进行支撑,且支撑齿5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硅片的受力为非边缘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

具体的,该支撑齿5包括连接部50和支撑部51,连接部50与支撑部51连接,即,连接部50的一端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连接部50的另一端与支撑部51连接,使得硅片插入相邻支撑齿5构成的硅片插槽时,硅片的边缘处处于相邻的连接部构成的空间插槽内,支撑部对硅片的非边缘处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硅片在进行插片时的边缘处受力,采用该非边缘处受力,能够很好的减少硅片的变形,防止硅片弯曲而造成的粘片;其中,连接部50为变径杆结构,支撑部51为球型结构或椭球型结构,使得支撑齿具有一定的长度,且与硅片的接触为点接触,保证支撑点位于硅片的非边缘处,保证硅片的非边缘处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0为杆状结构,且该杆状结构变径杆结构,且连接部50从支撑杆2处向外延伸,外径逐渐减小,也就是,该连接部50从与支撑杆2的连接部50至与支撑部51的连接处外径逐渐减小,与支撑杆2连接处的外径最大,与支撑部51的连接处的直径最小,同时,该杆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向,或者是椭圆形,或者是其他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优选的,该杆状结构为圆柱形杆,该圆柱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处直径最大,在圆柱杆的自由端的直径最小,连接部采用变径结构,能够增加连接部与支撑杆的牢固度,使得支撑齿在受到较大的挤压力产生变形时,不易折断;同时,在连接部50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支撑部51,该支撑部51为球型或椭球型结构,使得支撑部51与硅片接触为点接触,便于对硅片进行支撑;该支撑部51与连接部50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是插接,或者是一体成型,或者是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该支撑部51的材质优选为软质材料,例如橡胶,减少对硅片表面的损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齿的结构,其他结构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对支撑齿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其他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的支撑齿5具有支撑部51,支撑部51与硅片接触为点接触,减少硅片变形,硅片插片后,支撑部51对硅片进行支撑,且支撑齿5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硅片的受力为非边缘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

该支撑齿5包括连接部50和支撑部51,连接部50与支撑部51连接,且支撑部51的一端与支撑杆2固定连接,支撑部51固定安装在连接部50上,使得硅片插入相邻支撑齿5构成的硅片插槽时,硅片的边缘处处于相邻的连接部50构成的空间插槽内,支撑部51对硅片的非边缘处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硅片在进行插片时的边缘处受力,采用该非边缘处受力,能够很好的减少硅片的变形,防止硅片弯曲而造成的粘片;其中,该连接部50为板状结构,该连接部50的宽度小于支撑杆2的直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在连接部50的板状结构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部51,该支撑部51具有弧度,支撑部51为具有弧形的凸起,且该凸起的数量为多个,根据连接部50的长度进行选择,该支撑部51安装在连接部50的两侧,且两侧的支撑部51交错设置,也就是,凸起交错安装在连接部50的两侧,使得凸起与硅片点接触,且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多点支撑,对硅片进行支撑,由于连接部50具有一定的长度,且支撑部51与硅片的接触为点接触,保证支撑点位于硅片的非边缘处,保证硅片的非边缘处受力,减少硅片的变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适用于大尺寸硅片插片且防止硅片弯曲粘片的花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具有支撑齿,且支撑齿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相邻支撑齿形成硅片的插槽,硅片在插片时插入一定的深度,同时,在支撑齿上具有支撑部,支撑部具有一定的弧度,与硅片的接触为点接触,且与硅片的非边缘接触,对硅片进行支撑,防止硅片弯曲导致粘片花篮,能够减少硅片的变形程度,降低硅片的碎片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