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7892发布日期:2021-06-01 14: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提高天线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中板;及

金属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的周缘,所述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间隔设置,以在所述金属边框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金属部和第二金属枝节;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所述第二金属枝节用于传输无线信号,所述金属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所述第二金属枝节之间,所述金属部接地,以提高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第二金属枝节之间的隔离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在金属边框上开设间隔设置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可以在金属边框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金属部和第二金属枝节。一方面,金属部设置在第一金属枝节和第二金属枝节之间,金属部接地可以降低第一金属枝节辐射的信号与第二金属枝节辐射的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第一金属枝节与第二金属枝节之间的隔离度,提高电子设备天线系统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一金属枝节和第二金属枝节可以传输无线信号,金属部可以起到隔离作用,进而,第一金属枝节、金属部和第二金属枝节与金属边框实现了复用,不会额外占据电子设备的空间,可以简化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沿p1至p2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第三调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金属边框110、后盖120以及中板130,金属边框110设置于中板130周缘并与中板130连接,后盖120与中板130相对设置,后盖120与金属边框110连接。金属边框1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以在金属边框110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金属部11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其中,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用于传输无线信号,金属部111位于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金属部111接地,以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

为了便于理解金属边框110、后盖120以及中板130之间的关系,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沿p1至p2方向的剖面图。

金属边框110设置于中板130周缘并与中板130连接;后盖120与中板130相对设置,后盖120与金属边框110连接,金属边框110、后盖120以及中板130形成容纳部150,容纳部150可以用于放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功能组件。其中,后盖120和金属边框110可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壳体,中板130上可以设置有显示屏140,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显示屏140进行触控操作。

后盖120可以为金属后盖,后盖120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后盖120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金属边框110与后盖12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边框110可以和中板130的边缘完全连接,也即,中板130的所有边缘均与金属边框110连接。金属边框110也可以和中板130的部分边缘连接,即金属边框110中的一部分可以和中板130边缘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用于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净空区域。

中板13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用于放置电路板或其他功能组件等结构,中板130也可以部分中空的结构。中板130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中板13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其中,继续参考图1,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穿戴部160,直接连接于中板130相对的两端,或者通过金属边框110连接于中板130相对的两端。穿戴部160用于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固定于外部物体。上述外部物体可以为人体,例如:人体的手腕或手臂。穿戴部16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中板1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方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拆卸。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部160通过金属边框110连接于中板130相对的两端时,金属边框110与中板130之间可以不设置间隙,以增加中板130、金属边框110与穿戴部160之间机械强度,降低穿戴部160与金属边框110、中板130分离的可能性。中板130与穿戴部160不连接的其他端部,则可以和金属边框110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净空区域。

其中,设置在中板130上的显示屏140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显示屏140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盖板、电路板以及电池等结构。盖板,盖板安装在中板130上,并且盖板覆盖显示屏140,以对显示屏14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4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140显示的内容。其中,可以理解的,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电路板可以安装在中板130上。电路板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用于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与基站或者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实现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传输无线信号。此外,电路板上还可以集成有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4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以通过电路板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140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可以安装在中板130上或容纳部150内。同时,电池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实现电池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其中,上述无线信号(rf-radiofrequencysignal)可以是指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磁波。无线信号通常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longtermevolution,简称4g)信号、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简称5g)信号、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信号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信号等。

其中,4g信号是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简称umts)技术标准进行传输的4g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4g信号可以分为低频无线信号(lowband,简称lb)、中频无线信号(middleband,简称mb)、高频无线信号(highband,简称hb),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104mhz至2690mhz。

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的5g信号,或其他5g毫米波频段,如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的毫米波频段范围。

wifi信号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的wifi信号和5ghz的wifi信号。gps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gps信号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gps信号包括频率为l1波段的1.57542ghz、l2波段的1.22760ghz和l5波段的1.17645ghz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金属边框110上开设间隔设置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可以在金属边框110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金属部11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一方面,金属部111设置在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金属部111接地可以降低第一金属枝节101传输的信号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传输的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提高电子设备100天线系统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传输无线信号,金属部111可以起到隔离作用,进而,第一金属枝节101、金属部11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实现了复用,不会额外占据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可以简化电子设备100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传输无线信号中的“传输”包含接收无线信号,发射无线信号,以及同时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形成方式,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相对地形成在金属边框110上。具体的,金属边框11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第二缝隙202和第一缝隙201间隔设置,以在金属边框110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金属部11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

其中,第一缝隙20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此时,矩形缝隙形成的金属部分与中板130可能依然连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可以在中板130上靠近金属边框110的地方设置一个第一间隔301使得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

同理,第二缝隙202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此时,矩形缝隙形成的金属部分可能与中板130依然连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在中板130上靠近金属边框110的地方也设置一个第二间隔302,第二间隔302与矩形缝隙连通以使得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二金属枝节102。

由于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是间隔设置的,因此,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之间可以形成一金属部111,该金属部111位于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当金属部111接地时,金属部111可以降低第一金属枝节101辐射的信号与第二金属枝节102辐射的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中板130上靠近金属边框110的地方设置第一间隔301和第二间隔302时,此时,金属部111与中板130之间也可能设置有间隔,此时第一金属枝节101辐射的信号可以从该间隔绕射至第二金属枝节102所在的区域内,第二金属枝节102辐射的信号也可以从该间隔绕射至第一金属枝节101所在的区域内,不利于隔离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

基于此,中板130上可以设置一延伸部131,也即,此时中板130可以包括延伸部131和主体部132,主体部132用于承载电子设备100的功能组件,上述第一间隔301设置在第一金属枝节101与主体部132之间,上述第二间隔302设置在第二金属枝节102与主体部132之间。延伸部131可以位于第一间隔301和第二间隔301之间,延伸部131与金属部111连接,进而,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被金属部111和延伸部131完全隔绝,第一金属枝节101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131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延伸部131的一端与主体部132固定连接在一起,延伸部131的另一端与金属部111连接在一起,以实现金属部111与中板130的连接。

当然,延伸部131也可以与主体部132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在生产过程中,在中板130的边缘处切割,形成上述间隔设置的第一间隔301和第二间隔302,第一间隔301和第二间隔302之间的部分即可形成延伸部131。

其中,第一缝隙201的形状也可以是u型,u型的第一缝隙201可以直接在金属边框110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同理,第二缝隙202的形状也可以是u型,u型的第二缝隙202也可以直接在金属边框110上形成第二金属枝节102。此时,间隔设置的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之间也会存在一金属部111。该金属部111位于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之间102,当金属部111接地时,金属部111也可以降低第一金属枝节101辐射的信号与第二金属枝节102辐射的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缝隙201、第二缝隙20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缝隙201、第二缝隙202的形状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形成方式也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一间隔301、第二间隔302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金属边框110和中板130完全连接。第一缝隙201、第二缝隙202内也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金属边框110为一整体,增强了金属边框110的结构强度。并且,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可以填充与金属边框11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其中,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形成在金属边框110的同一侧边上。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相对设置金属边框110的同一侧边上,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自由端可以相对设置,金属部111位于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

其中,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也可以形成在金属边框110的相邻的两条侧边相连接的部位。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例如,金属边框110可以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12和第二侧边113、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114和第四侧边115,第一侧边112、第三侧边114、第二侧边113和第四侧边115顺次连接。第一金属枝节101可以设置在第一侧边112的一端部处,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设置在第三侧边114的一端部处。在第一侧边112上开设第一缝隙201以形成第一金属枝节101,在第三侧边114上开设第二缝隙202以形成第二金属枝节102,第一金属枝节101的自由端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自由端可以相对设置,金属部111位于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金属边框110的形状不一定是矩形金属边框,也可以是其他的例如圆形、心形等其他形状的金属边框,本申请实施例对金属边框110的形状不作限定,只要金属部111设置在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金属部111接地以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的方案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金属部111可以通过中板130接地。例如,中板130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公共地,金属部111上设置有接地点,接地点通过接地弹片、接地导线等与中板130电性连接,可以实现金属部111接地。

金属部111可以设置一个接地点,也可以设置两个接地点,以进一步提高金属部111的隔离效果。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金属部11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1和第二端1112,第一端1111与第一金属枝节101位于第一缝隙201两侧,第二端1112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位于第二缝隙202两侧。第一端1111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点,第二端1112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可以分别与中板130电性连接,进而,金属部111两端接地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金属枝节101辐射的信号与第二金属枝节102辐射的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金属部1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接地,例如金属部111可以与电路板、后盖120、甚至是金属边框110的其他部位接地。本申请实施例对金属部111的接地方式不作限定。

其中,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射频电路通过第一信号源将无线信号馈入第一金属枝节101内,射频电路通过第二信号源将无线信号馈入第二金属枝节102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共同连接一个射频电路,以降低射频电路的功耗。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也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射频电路,以实现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精准控制。

并且,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传输相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实现该频段的无线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也可以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传输不同频段无线信号的需求。

其中,第一金属枝节10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金属枝节102的长度。第一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2.4g的wifi信号,以使得第一金属枝节101可以用来传输2.4g的wifi信号,第二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gps信号和2.4g的wifi信号,以使得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用来传输gps信号和2.4g的wifi信号。当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同时用来传输2.4g的wifi信号时,可以实现2.4g的wifi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具体的,第一信号源可以包括第一馈入端和第一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一馈入端馈入第一金属枝节101内然后从第一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一金属枝节101传输无线信号。第二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二馈入端和第二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二馈入端馈入第二金属枝节102内然后从第二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二金属枝节102传输无线信号。其中,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可以设置于后盖120、电路板、金属边框110、中板130等。馈入点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实际传输的无线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调谐电路401。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金属枝节101可以连接一个第一调谐电路401,第一调谐电路401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一金属枝节101可以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一金属枝节101可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进而,通过第一调谐电路401改变第一金属枝节101的接地点的位置,可以使第一金属枝节101切换至不同频段的信号。

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调谐电路402,第二金属枝节102也可以连接一个第二调谐电路402,第二调谐电路402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二金属枝节102可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进而,通过第二调谐电路402改变第二金属枝节102的输入阻抗,可以使第二金属枝节102切换至不同频段的信号,从而通过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实现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调谐电路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每个调谐电路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多种频段的无线信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也可以传输其他频段的无线信号,例如wifi信号、4g信号、5g信号等,其并不局限于传输gps信号和2.4g的wifi信号。以传输5g信号为例,5g信号的频段范围可以包括n78、n79以及n41,通过第一调谐电路401改变第一金属枝节101的输入阻抗,可以使得第一金属枝节101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5g不同频段的需求,通过第二调谐电路402改变第二金属枝节102的输入阻抗,可以使得第二金属枝节102也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5g不同频段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枝节101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一调谐电路401,通过多个第一调谐电路401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例如可以传输4g信号的低频无线信号、中频无线信号、高频无线信号的传输;再例如可以传输n78、n79以及n41频段的5g信号;再例如可以传输l1、l2和l5频段的gps信号。

当然,第二金属枝节102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二调谐电路402,通过多个第二调谐电路402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开关的种类或者改变电感、电阻以及电容的规格,进而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不同频段信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形状,或改变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接地点或馈电点的位置,使得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形成环形天线。其中,利用环形天线自身的低电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可以降低用户佩戴或握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天线信号的影响,改善手表天线的sar值。具体的,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sar的意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即sar越低,用户佩戴或握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天线信号的影响越小。

其中,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金属边框11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缝隙201和多个第二缝隙202,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的数量相等,以在金属边框110上形成数量相等的多个第一金属枝节101、金属部11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

每一第一金属枝节101和一个第二金属枝节102相对设置,每一金属部111接地,并且设置在一个第一金属枝节101和一个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以提高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进而,一个第一金属枝节101、一个第二金属枝节102和一个金属部111形成一个组合,在该组合内,金属部111可以隔离第一金属枝节101辐射的信号与第二金属枝节102辐射的信号之间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金属枝节101、多个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用于传输4g无线信号、5g无线信号、wifi无线信号和gps无线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多个第一金属枝节101、多个第二金属枝节102均可以用于传输5g信号,实现多个工作于5g信号的天线设计,实现n×n的5g的mimo天线布局,展宽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带宽,整个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天线整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第一金属枝节101可以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调谐电路401,每一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连接至少一个第二调谐电路402,从而可以实现5g信号的不同频段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当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设置在金属边框110的同一侧边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三金属枝节103,第三金属枝节103也可以用于传输无线信号。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与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二金属枝节102间隔设置,以提高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二金属枝节102的隔离度。

例如,第一金属枝节101和第二金属枝节102可以设置在第一侧边112上,而第三金属枝节103设置在第二侧边113上。进而,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与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二金属枝节102相对设置,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一金属枝节101之间的距离、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距离都较远,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一金属枝节101之间、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隔离度都较大,可以降低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三金属枝节103与第二金属枝节102之间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边112和第二侧边113可以是金属边框110与穿戴部160连接的两侧边之外的其他侧边。也即,穿戴部160可以连接的金属边框110的第三侧边114和第四侧边115上。

其中,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是由第三缝隙203形成的。也即,金属边框110的第二侧边113上可以设置有第三缝隙203,该第三缝隙203可以在第二侧边113上形成第三金属枝节103。

第三缝隙203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此时,矩形的第三缝隙203形成的金属部分与中板130依然连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在中板130上靠近金属边框110的第二侧边113的地方设置一个第三间隔303,第三间隔303与矩形缝隙连通以使得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三金属枝节103。

当然,第三缝隙203的形状可以是u型,u型的第三缝隙203可以直接在金属边框110的第二侧边113上形成第三金属枝节10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缝隙20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缝隙203的形状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金属枝节103的形成方式也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三间隔303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使得金属边框110和中板130完全连接。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三缝隙203可以填充与金属边框11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三金属枝节103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信号源,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三信号源将无线信号馈入第三金属枝节103内,以使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传输无线信号。第三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4g信号、5g信号、wif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三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三馈入端和第三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三馈入端馈入第三金属枝节103内然后从第三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三金属枝节103传输无线信号。第三馈入端和第三接地端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三金属枝节103实际传输的无线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调谐电路403,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连接一个第三调谐电路403,第三调谐电路403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三金属枝节103可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进而,通过第三调谐电路403改变第三金属枝节103的输入阻抗,可以使第三金属枝节103切换至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调谐电路403可以包括多条通路,以传输4g信号为例,4g信号的频段范围包括低频、中频以及高频。请参阅图8,图8为图7中所示的第三调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调谐电路403可以包括第一通路4031、第二通路4032和第三通路4033,当第一通路4031导通时,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传输4g的低频信号;当第二通路4032导通时,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传输4g的中频信号;当第三通路4033导通时,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传输4g的高频信号,使得第三金属枝节103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4g信号的中、低、高频段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金属枝节103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三调谐电路403,通过多个第三调谐电路403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例如可以传输4g信号的低频无线信号、中频无线信号、高频无线信号的传输;再例如可以传输n78、n79以及n41频段的5g信号;再例如可以传输l1、l2和l5频段的gps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第三调谐电路403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第三调谐电路403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三金属枝节103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多种频段的无线信号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多个第三金属枝节103,多个第三金属枝节103可以间隔设置在金属边框110的第二侧边113上。多个第三金属枝节103也可以用于传输4g信号、5g信号、wif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种。当多个第三金属枝节103用于传输相同频段的信号时,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后盖120上也可设置天线,请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后盖120上可以形成有第四金属枝节104。由于后盖120与金属边框110之间存在高度差,进而,第四金属枝节104与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二金属枝节102、第三金属枝节103之间的距离较远,第四金属枝节104与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二金属枝节102、第三金属枝节103之间的干扰较小。

为了便于理解第四金属枝节104的结构,请结合图9并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后盖120上可以设置第四缝隙204,第四缝隙204在后盖120上可以形成第四金属枝节104,第四金属枝节104也可以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其中,第四缝隙204的形状可以是l型,此时,l型缝隙形成的金属部分与金属边框110依然连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四金属枝节104,可以在后盖120上靠近中板130的地方设置一个第四间隔304,第四间隔304与l型缝隙连通以使得该金属部分可以形成第四金属枝节104。

当然,第四缝隙204的形状可以是u型,u型缝隙可以直接在后盖120上形成第四金属枝节104。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缝隙204的形状也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缝隙204的形状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金属枝节104的形成方式也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四间隔304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使得金属边框110和后盖120完全连接。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四缝隙204可以填充与金属边框11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四金属枝节104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四信号源,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四信号源将无线信号馈入第四金属枝节104内,以使第四金属枝节104可以传输无线信号。第四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4g信号、5g信号、wif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四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四馈入端和第四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四馈入端馈入第四金属枝节104内然后从第四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四金属枝节104传输无线信号。第四馈入端和第四接地端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四金属枝节104实际传输的无线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四调谐电路404,第四金属枝节104可以连接一个第四调谐电路404,第四调谐电路404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四金属枝节104可以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四金属枝节104可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进而,通过第四调谐电路404改变第四金属枝节104的接地点的位置,可以使第四金属枝节104切换至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调谐电路404可以包括多条通路,以传输4g信号为例,4g信号的频段范围包括低频、中频以及高频,通过第四调谐电路404改变第四金属枝节104接地点的位置使得第四调谐电路404可以包括三条通路,使得第四金属枝节104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4g信号的中、低、高频段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金属枝节104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四调谐电路404,通过多个第四调谐电路404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例如可以传输4g信号的低频无线信号、中频无线信号、高频无线信号的传输;再例如可以传输n78、n79以及n41频段的5g信号;再例如可以传输l1、l2和l5频段的gps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第四调谐电路404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第四调谐电路404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四金属枝节104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多种频段的无线信号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多个第四金属枝节104,多个第四金属枝节104可以间隔设置在后盖120上。多个第四金属枝节104也可以用于传输4g信号、5g信号、wif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种。当多个第四金属枝节104用于传输相同频段的信号时,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继续参考图9和图10,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在金属边框110的第一侧边112上设置一个第一金属枝节101和一个第二金属枝节102,在第二侧边113上设置一个第三金属枝节103,同时在后盖120上设置两个第四金属枝节104。进而,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同时设置有五个金属枝节,且五个金属枝节之间的隔离度均较大。当五个金属枝节辐射同频段的信号时,五个金属枝节也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金属边框110、后盖120上还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第一金属枝节101、第二金属枝节102、第三金属枝节103和第四金属枝节104,本申请实施例对金属枝节的数量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穿戴部160可以设置有天线辐射体105,请参考图10,天线辐射体105可以用于传输5g非毫米波信号或5g毫米波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天线辐射体105可以为毫米波天线,示例性的,毫米波天线可以为贴片型天线,多个贴片型天线形成毫米波贴片阵列天线。对于由多个贴片型天线形成的贴片阵列天线,可以根据对5g无线信号收发的需求改变贴片型天线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示例性的,毫米波天线还可以为缝隙型天线。多个缝隙型天线形成毫米波缝隙阵列天线。可以根据对5g无线信号收发的需求改变缝隙型天线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

根据3gppts38.103(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的规定5g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通常叫它毫米波(mmwave)。3gpprelease15版本规范了目前5g毫米波频段: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

对于手机天线设计而言,从1g到5g的sub-6ghz,基本上是量的增长,例如:频段数量与天线数量的增长,即对天线设计的细化和优化,然而毫米波段的天线设计,对手机天线而言,则是质的跳跃,例如:毫米波阵列天线,虽然天线阵列有不同的设计架构与方向,但现今手机毫米波天线阵列较为主流与合适的方向一般是基于相控阵(phasedantennaarray)的方式,而相控阵毫米波天线阵列实现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即:天线阵列位于系统主板上(antennaonboard,简称aob)、天线阵列位于芯片的封装内(antennainpackage,简称aip)、以及天线阵列与射频芯片形成一模组(antennainmodule,简称aim),虽此三者各有优势之处,但目前更多的是以aip或者aim的方式实现,为了更好的波束赋性以达到前述的更广的空间覆盖,一般会以辐射波束互补的天线种类(如贴片阵列天线或缝隙阵列天线)进行设计,并基于天线馈点的适当设计,以达到双极化(垂直与水平极化)的覆盖,以增加无线通信连接能力,且将射频芯片倒置焊接,以让天线馈电走线尽量缩短,以减少高频传输带来的高路损,而使得毫米波天线阵列有更高的辐射增益,达到较好的辐射功率与覆盖强度。天线通常采用贴片阵列天线或者缝隙阵列天线形式。

上述穿戴部160的材质包括金属,也可以包括塑胶,穿戴部16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上述毫米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通过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隔排布,有效地增强了天线辐射体105的传输性能,通过在穿戴部160设置毫米波天线,可以满足5g毫米波频段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四信号源,第四信号源与天线辐射体105电连接,第四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wifi信号、gps信号、4g信号、5g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