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0710发布日期:2020-04-21 22:4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因其所具有自发光、快速回应、宽视角和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中。目前,为适应显示终端的需求,各面板厂商都在开发折叠屏、卷曲屏,这对显示屏模块的层间应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减小oled显示模块厚度。而作为oled显示最关键的模块材料-偏光片,可以消除阴极表面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提高oled产品在强光下的对比度,偏光片一般厚度为30至100微米,为降低该功能层的厚度,面板厂商尝试采用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简称cf)和黑色光阻(blackmatrix,简称bm)组合代替偏光片,其厚度小于10微米,从而减少oled显示模块整体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于解决屏体显示对比度低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区;第二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暴露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区,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交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线宽。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发光层和光取出层,所述像素限定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发光面一侧,所述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光取出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像素限定层和/或所述光取出层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和/或所述光取出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中。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靠近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发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发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与所述第一遮光层或所述第二遮光层同层设置并覆盖所述发光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第一遮光层,设置在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第二遮光层,设置在第一遮光层远离显示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交叠。本发明通过在显示基板上制备第一遮光层,减小了第一遮光层与发光区的距离,提高了对环境光的反射效果。然后在第一遮光层上设置第二遮光层,通过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多层叠加进一步增加了环境光的抗反射效果,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为了适应卷曲屏,折叠屏和轻薄屏手机的市场需求,需要降低oled模块的厚度,而作为oled显示最关键的模块材料-偏光片,其厚度为30至100微米,面板厂商采取了尝试采用彩色滤光片和黑色光阻组合代替偏光片,其厚度小于10微米,从而减少oled显示模块整体厚度。但由于环境光透过荧幕到达阴极会产生反射,彩色滤光片结合单层的黑色光阻层对环境光抗反射效果较弱,从而导致屏体显示对比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设置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具有第一开口且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然后在第一遮光层远离显示基板上的一侧设置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具有第二开口且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交叠。这样设计不仅减小了第一遮光层与发光区的距离,提高了对环境光的反射效果,还通过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多层叠加进一步增加了对环境光的抗反射效果,提高了显示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00、第一遮光层200和第二遮光层300。

显示基板100分为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显示区11包括发光区111和非发光区112;第一遮光层200设置在显示基板100的出光面一侧,具有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111;第二遮光层300设置在第一遮光层2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22,第二开口22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111,且第一开口21与第二开口22交叠。

显示基板100包括基底、源极层、漏极层、栅极层和有机绝缘层等(图中未示出),显示基板100的基底可以是硬性基板,例如玻璃基板,也可以是柔性基板,例如聚酰亚胺(pi)等。第一遮光层200和/或第二遮光层300可以是黑色光阻,也可以是其他有相同功能的材料,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第一遮光层200和/或第二遮光层300可以覆盖非显示区12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加对环境光的抗反射效果。

第一开口21与第二开口22交叠的意思是指第一开口21与第二开口22至少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其优选地方式是第一开口21与第二开口22完全重合。例如第一开口21完全暴露出发光层120,第二开口22暴露部分发光层120,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有重合。或者第一开口21暴露部分发光层120,第二开口22也暴露部分发光层120,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有重合。或者第一开口21暴露部分发光层120,第二开口22暴露全部发光层120,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有重合。或者第一开口21完全暴露出发光层120,第二开口22暴露全部发光层120,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有重合。本发明对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暴露发光层的面积不做限定。第一开口21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开口22的面积,第一开口21的面积也可以小于第二开口22的面积,第一开口21还可以与第二开口22的面积相同,本发明对于第一开口21与第二开口22的相对面积不做限定。

通过在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设置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具有第一开口且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然后在第一遮光层远离显示基板上的一侧设置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具有第二开口且暴露至少部分发光区,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交叠。这样设计不仅减小了第一遮光层与发光区的距离,提高了对环境光的反射效果,还通过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的多层叠加进一步增加了环境光的抗反射效果,提高了显示效果。

参照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500,封装层500设置在显示基板100出光面一侧,第一遮光层200设置在封装层500远离显示基板100一侧。封装层500例如可以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无机层、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等(图中未示出)。封装层500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水和氧气进入到发光层120影响显示效果。封装层500还可以作为基体,在其上制备第一遮光层200、触控层600,有机膜层700和/或第二遮光层300等,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时间。同时降低了显示屏的厚度,解决了触控模块外挂绑定的一系列问题。其中第一遮光层200和第二遮光层300可以设置在非发光区112,解决环境光的反射引起显示对比度的降低的问题。第一遮光层200和第二遮光层300可以设置在非发光区112和非显示区12中。不仅解决了环境光的反射引起显示对比度的降低的问题,还解决了显示屏边缘锯齿现象。第一遮光层200可以设置在非发光区112,第二遮光层300可以设置在非发光区112和非显示区12,不仅解决了环境光的反射引起显示对比度的降低的问题,还解决了显示屏边缘锯齿现象。第一遮光层200可以设置在的非发光区112和非显示区12,第二遮光层300可以设置在的非发光区112,不仅解决了环境光的反射引起显示对比度的降低的问题,还解决了显示屏边缘锯齿现象。

参照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600,触控层600设置于第一遮光层200和第二遮光层300之间。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遮光层200、有机膜层700、触控层600和第二遮光层300。

继续参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滤光层400,滤光层400设置在触控层6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并覆盖发光区111。其中滤光层400设置在触控层600上,并且与第二遮光层300同层设置。滤光层400可以是彩色滤光片,包括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和蓝色滤光片;其原理是透过本颜色的光,反射其他颜色的光,使人眼可以接收到饱和的某个颜色光线。滤光层400也可以是其有相同功能的材料。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遮光层300在显示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光层200在显示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第一开口21完全暴露出发光层120,第二开口22完全暴露发光层120,第一遮光层200的第一开口21的投影落入到第二遮光层300的第二开口22的投影中,即第二遮光层300的第二开口22的面积大于第一遮光层200的第一开口21的面积。

参照图2所示,第一遮光层200的线宽w1大于第二遮光层300的线宽w2,第一遮光层200设置在封装层500上,使得发光层120与第一遮光层200的距离缩短,增大了发光角度,还有利于发光层120出来的光不会被第一遮光层200遮挡,而第一遮光层200的线宽w1大于第二遮光层300的线宽w2,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发光层120出来的光在穿过第一遮光层200后,不会被第二遮光层300遮挡。如图2所示,滤光层400与第二遮光层300同层设置,滤光层400在第二开口中且覆盖发光层120。而且滤光层400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口的面积,增大了发光层120的光发出范围的角度,有利于保持大视角显示效果。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第一遮光层200的线宽w1可以等于第二遮光层300的线宽w2。第一遮光层200的线宽w1也可以小于第二遮光层300的线宽w2。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二遮光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光层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不仅保证了发光层的像素利用率,增加显示对比度,还提高了对环境光的反射效果,改善了显示效果。

参照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110、发光层120和光取出层130,像素限定层110设置在显示基板100的发光面一侧,发光层12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光取出层130设置在发光层12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第一遮光层200与像素限定层110和/或光取出层130同层设置,或者第一遮光层20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10和/或光取出层13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发光层120可以由一种的材料组成,例如量子点发光材料。发光层120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种主体材料,以及至少包含一种掺杂材料。如图3所示,第一遮光层200可以设置在光取出层130中,也可以设置在像素定义层110中,这样设计可以减小屏体的厚度,满足手机轻、薄的生产需求。本发明对于第一遮光层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4所示,滤光层400设置在触控层600靠近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并覆盖发光区111,即滤光层400设置在封装层500远离显示基板100的一侧,并且与第一遮光层200同层设置。滤光层400还可以设置在封装层500的第一无机层、第一有机层或第二无机层等中(图中未示出),滤光层400与第一无机层或第一有机层或第二无机层同层制备,可以减小屏体的厚度,满足手机轻、薄的生产需求。本发明对于滤光层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600,设置于显示基板100的出光面一侧,第一遮光层200设置于触控层600中。由于触控层600包含感应电极层(图中未示出)、绝缘层(图中未示出)和驱动电极层(图中未示出)等,而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通常是由导电材料制备,第一遮光层200不可以放入其中,所以将第一遮光层200设置在触控层600的绝缘层中,不仅可以减小第一遮光层200与发光层120的距离,增大像素单元发光的角度,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感应电极层和/或驱动电极层反射的光,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对于第一遮光层200的位置不限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在任意可以实现其功能的膜层中,例如可以是像素定义层110或光取出层130中(如图3),也可以是本实例的有机胶800中,第一遮光层200可以与像素定义层或或光取出层或绝缘层同层制备,也采用相同的工艺设备,可以减小屏体厚度,满足生产需求。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