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及层叠母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5399发布日期:2020-03-24 20: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及层叠母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及层叠母排。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新型开关器件(例如碳化硅,氮化镓半导体器件)的出现及应用,使电力电子往更高频率更大功率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然而使用更高的工作频率,对元器件的选用也有更高的要求。当频率较高时,元件一些基本概念已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认识。频率较低时,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如电阻、电容、电感、导线等都看成理想状态,即所谓参数元件,在集中参数电路中,我们都是理想化地考虑电感电阻电容。而分布参数的概念则不同,电阻、电容、电感、导线不是纯粹的,而是电阻、电容、电感的复合体,阻抗往往用复数形式来表示,z=r+jx,其中,实数部分r就是电阻。虚数部分是由容抗、感抗组成。容抗xc=1/ωc,感抗xl=ωl,角频率ω=2*π*f,所以,感抗或容抗值的大小不仅与电感或电容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他们所在回路中的工作频率有关,在高频时候,影响到整个回路阻抗的往往是杂散电感的大小。

传统的薄膜电容,无论是作为直流支撑还是高频谐振的用途,在高频率的应用下,特别是数十到数百khz这个范围,由于其等效串联电感的存在,存在感抗偏大,电流走向不均匀,从而导致产品集中发热。产品长期工作在高温度范围内,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热击穿的失效比率大大增高,极大影响产品寿命和可靠性,使产品无法应用于该高频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电容器在高频工作时,感抗偏大导致发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其在高频下工作时感抗低,不易使电容发热,从而使得热击穿失效比率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层叠母排。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芯体,所述芯体两端分别连接上电极、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呈法兰型,所述芯体内部设有贯穿的空腔,所述下电极的引出端从所述空腔内伸出与所述上电极同向,且所述下电极引出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上电极的高度;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所述芯体之间、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之间的空腔分别使用灌封料填充;

所述灌封料为阻燃环氧树脂;

所述下电极的引出端外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壳体由铝或者铜制成。

一种层叠母排,其包括片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母排、中间绝缘板和下母排,所述上母排、中间绝缘板和下母排连接体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其还包括上述所述穿芯式电容器,所述穿芯式电容器的上电极与所述上母排连接,所述穿芯式电容器的下电极穿过所述安装孔、且其凸出部位上旋有铜螺母,所述铜螺母与所述下母排连接。

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由于下电极从芯体中心的空腔处自下而上穿出,则流经下电极的电流与环状芯体内的电流方向相反,故磁力相抵消,从而获得极低的自感量,因而高频工作时不易发热,从而使得热击穿失效比率降低。

又由于片状层叠母排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将上述所述穿芯式电容器安装于该层叠母排上,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减少电容器杂散电感电流、均流效果明显,极大降低发热,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电容器机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容器内部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层叠母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层叠母排上并联第一种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层叠母排上并联第二种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体;11、空腔;2、电极;21、上电极;22、下电极;3、灌封料;4、壳体;5、层叠母排;6、铜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发明穿芯式电容器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柱形芯体1,芯体1外部设有筒型壳体4,壳体4可以采用铝或者铜。芯体1的中心处设有上下贯通的空腔11。下电极22呈柱形,其外部设有螺纹,下端连接片状铜片,下电极22的下端通过该铜片与芯体1的下端连接,下电极22的上端从芯体1的空腔11中伸出并凸出于该芯体1。上电极21呈法兰状,上电极21的下端与芯体1的上端连接,其上端高于于壳体4的高度并低于下电极22的伸出高度。壳体4与芯体1之间的空腔使用灌封料3填充粘结,该灌封料3为阻燃环氧树脂材料。上电极21与下电极22之间的空腔使用灌封料3填充粘结,灌封料3为阻燃环氧树脂材料,通过灌封料3与铜或者铝壳体4配合将电容器内部热量导出,有效提高电容器的整体散热功率。

如图3所示,按照上述电容器的设计,则流经芯体1空腔11内的下电极22的电流与芯体1的电流方向相反,故磁力线抵消,获得极低的自感量,故而自谐振频率低,同时有效防止高频信号从输入端直接耦合到输出端,使其可以在高频频率为1ghz的范围内正常工作。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穿芯式电容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种结构的区别在于,第二种电容器的壳体4为方形。

如图5所示,一种层叠母排5,包括母排本体,该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母排51、中间绝缘板52和下母排53,穿过上母排51、中间绝缘板52和下母排53连接体设有贯穿的安装孔。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两种结构的电容器分别并联布置在该层叠母排5上,具体为分别将电容器的下电极21穿过层叠母排5上的安装孔,其伸出端上通过螺纹连接铜螺母6,从而使得电容器的上电极21、下电极22分别与上母排51和下母排52连接,采用该种层叠母排5,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减少电容器杂散电感电流均流效果明显,极大降低发热,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