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2501发布日期:2020-05-08 17:2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越来越流行,功能越来越丰富,其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如通讯功能、全球定位功能、蓝牙\wifi连接功能、2g\3g\4g\5g通话功能等等,但受限于穿戴设备的大小以及天线净空较小,天线越来越多,并且性能往往较差。另外天线受人体的影响也非常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外表面的天线结构;

所述天线结构包括:与所述设备本体铰接的辐射体。

这样,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天线结构的辐射体与设备本体铰接,所述辐射体能够相对所述设备本体运动,在信号较差的时候使天线结构与设备本体呈预设角度,增加天线高度净空,增加离与人体的距离,从根源上解决天线性能差的问题;此外,在信号较好或者不使用通讯功能时,天线结构与设备本体相贴合,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且不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本体,2、天线结构,11、卡扣结构,12、凹槽,21、辐射体,211、第一辐射体,212、第二辐射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

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外表面的天线结构2;

所述天线结构2包括:与所述设备本体1铰接的辐射体21。

该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结构2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设备本体1的外表面。所述天线结构2的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铰接。可选地,所述辐射体21可以通过固定部实现与所述设备本体1的铰接,例如:可以在所述固定部设置转轴,通过所述转轴,所述辐射体21相对所述设备本体1运动。所述辐射体21能够完全贴合在所述设备本体1表面,也能够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相分离,进而使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呈预设角度。

可选地,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较强时,表示所述天线结构2接收或者发送信号的性能较好,则所述辐射体21可以贴合在所述设备本体1表面,无需通过进一步调整增强信号;在所述通讯信号较若时,表示所述天线结构2接收或者发送信号的性能较差,需要通过调整所述天线结构2增强信号,则可以使所述辐射体21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1相分离,将所述辐射体21调整到与所述设备本体1成预设角度。可选地,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变化来寻找一个最优值,考虑天线方向图、天线效率、谐振频率等因素适应性地调节,达到最好的天线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天线结构的辐射体与设备本体铰接,所述辐射体能够相对所述设备本体运动,在信号较差的时候使天线结构与设备本体呈预设角度,增加天线高度净空,增加离与人体的距离,从根源上解决天线性能差的问题;此外,在信号较好或者不使用通讯功能时,天线结构与设备本体相贴合,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且不影响美观。

可选地,所述天线结构2还包括馈源;所述馈源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与所述辐射体21的连接处;所述馈源的一端与所述辐射体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1连接。所述馈源能够将来自馈线的射频功率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反射面辐射,使其在口径上产生合适的场分布,以形成所需的波束,同时使由反射面等边缘外漏溢的功率尽量小,以实现尽量高的增益。

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卡扣结构11;所述卡扣结构11与所述辐射体21扣合的情况下,所述辐射体21贴合在所述设备本体1外表面。

所述辐射体21通过所述卡扣结构11实现与所述设备本体1的分离或者贴合。所述卡扣结构11可以为任意形式,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卡扣结构11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的边缘,在所述辐射体21靠近所述设备本体1后,扣住所述辐射体21,实现所述辐射体21在所述设备本体1外表面的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的贴合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卡扣结构11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能够实现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贴合的任意形式实现。

在所述设备本体1与所述天线结构2相连接的位置,可以设置弹性体,在所述卡扣结构11松开时,所述弹性体带动所述辐射体21自动弹开至预设角度。

所述卡扣结构11的扣合与分离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电路驱动。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卡扣结构11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卡扣结构11与所述天线结构2分离;和/或,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产生提示信息。

该实施例中,在需要增强控制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可以仅控制所述卡扣结构11与所述设备本体分离,使所述辐射体21自然弹开,或者用户通过手动操作使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之间呈预设角度;或者,在需要增强控制信号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产生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手动分离所述卡扣结构11,或者提示用户手动操作使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之间呈预设角度;或者,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在控制所述卡扣结构11与所述设备本体1分离的同时,产生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

在所述卡扣结构11需要用户手动扣合或分离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产生提示信息。例如,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软件上设置当正在使用通讯功能而且信号低于一定值时,或者用户通话时间过长时,判断需要使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呈预设角度,则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输出提示类字体或声音、振动等提示,提醒用户松开所述卡扣结构11。

在所述卡扣结构11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扣合或分离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使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呈预设角度。例如,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使用通讯功能而且信号低于一定值时,或者用户通话时间过长时,判断需要使所述辐射体21与设备本体1呈预设角度进而增强信号,则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卡扣结构11松开,所述辐射体21弹起,并运动至预设角度。可选地,所述辐射体21与所述设备本体1之间设置弹性体,使其在卡扣结构松开时自动弹开。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辐射体21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辐射体21旋转至预设角度。

该实施例中,所述辐射体21的转动可以由用户手动操作实现,也可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实现。例如,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正在使用通讯功能而且信号低于一定值时,或者用户通话时间过长时,所述控制器判断到需要增强信号,则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辐射体21转动至预设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角度为大于零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在检测到通讯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提示当前的通讯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在电子设备使用通讯功能,且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检测到通讯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信息,用以通知所述控制器当前的通讯信号强度较低,需要增强信号,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卡扣结构松开,或者产生提示信息,或者控制所述辐射体旋转至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计时器在检测到通讯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提示当前的通讯时长达到预设时长。

所述计时器在检测到通讯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提示当前的通讯时长较长,为了减小对人体的辐射,需要增强信号,以使所述控制器控制卡扣结构松开,或者产生提示信息,或者控制所述辐射体旋转至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天线结构2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辐射体21为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上盖。

以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如图2所示,所述辐射体21为所述手表的上盖,表盖能够翻起,作为天线结构的辐射体。以所述表盖的翻起由控制器控制为例,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用户正在使用手表的通讯功能时,若通讯信号小于一定值则需要翻起表盖以增加信号强度,则可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卡扣结构11松开,并控制表盖翻起至预设角度。或者,所述表盖的翻起由用户手动操作,则控制器可以在检测到通讯信号小于一定值时输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松开卡扣结构,表盖翻开。

可选地,该实施例还适用于降辐射,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用户正在使用手表的通讯功能时,若用户通话时间较长,也可以控制表盖翻起或者输出提示信息,避免辐射功率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较大,通过将手表的上盖翻起,能够极大降低手表辐射功率对人体的伤害。

该实施例中,表盖翻开时,因为天线结构的辐射体比常规天线距离远至少一倍,天线性能至少提升一倍以上,极大改善天线性能;当不需要使用通讯功能或者外界信号强度足够时,为了省事且美观,表盖保持合上状态,复用了设备的外观结构件,翻起来的辐射体不会对用户带来不便及感观上的影响,合起来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天线结构2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的侧围表面。可选地,所述天线结构2可以以装饰物的形式的凸出的安装在所述侧围表面,也可以嵌设在所述侧围表面的凹槽内,不影响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外观。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1的侧围表面设置有凹槽12,所述辐射体21设置在所述凹槽12内。

以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天线结构2设置在所手表的表体周边,可以通过卡扣结构11扣合,使辐射体21贴合在凹槽12内。所述辐射体21可以为具有信号接收和发射功能的金属材料,在贴合时,所述辐射体21收藏于凹槽内,通过所述卡扣结构11扣合固定。以所述辐射体21的运动由控制器控制为例,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用户正在使用手表的通讯功能时,若通讯信号小于一定值则需要增加信号强度,则可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卡扣结构11松开,并控制所述辐射体21转动至预设角度。或者,所述辐射体21的运动由用户手动操作,则控制器可以在检测到通讯信号小于一定值时输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松开卡扣结构,辐射体21弹开至预设角度。

可选地,该实施例还适用于降辐射,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用户正在使用手表的通讯功能时,若用户通话时间较长,也可以控制所述辐射体21运动至预设角度或者输出提示信息,避免辐射功率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较大。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体21可以包括第一辐射体211和第二辐射体212;所述第一辐射体21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212围绕所述设备本体1侧围表面设置。如图5所示,所述辐射体21可以为两部分,可以由控制器分别控制运动,作为单独的天线,也可以由所述控制器共同控制,作为同一个天线。

该实施例中,侧围表面辐射体与手表分离时,辐射体比常规天线距离远至少一倍,能够极大改善天线性能;当不需要使用通讯功能或者外界信号强度足够时,为了省事且美观,所述辐射体贴合在侧面的凹槽内,复用了设备的外观结构件,不会应用用户使用,也不会占用设备额外的空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天线结构的辐射体与设备本体铰接,所述辐射体能够相对所述设备本体运动,在信号较差的时候使天线结构与设备本体呈预设角度,增加天线高度净空,增加离与人体的距离,从根源上解决天线性能差的问题;此外,在信号较好或者不使用通讯功能时,天线结构与设备本体相贴合,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且不影响美观,同时所述天线结构还可以对所述可穿戴设备起到装饰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限定,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眼镜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