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包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3344发布日期:2020-05-08 17:3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包胶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装置接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包胶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在对变电站、配电室、变压器台区综合柜和户表进行检修时,许多时候是不能对其停电工作的,但故障又必须排除,所以就只能带电作业。而在电气二次线施工中,我们目前应用于拆卸下来的带电的接线进行封闭式的套装,采用的是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胶,且包胶后需要进行剪切、多余胶布的粘合等后处理工序。

传统的接线的包胶方式为人工手动包胶,但是人工手动包胶存在以下问题:1、接线绝缘包裹不规范在需要进行大量接线绝缘包裹的工作中,容易出现因包裹不规范造成电缆接地,甚至引起跳闸。2、接线绝缘包裹效率低在需要进行大量接线绝缘包裹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撕扯绝缘胶布进行包裹。如果是带电隔离包裹还容易造成人员触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包胶工具,其解决了人工手动包胶存在的包裹不规范造成电缆接地,和带电隔离包裹还容易造成人员触电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接线包胶工具,包括包胶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导向件与压胶件,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切断件,所述导向件、压胶件和切断件沿接线线头的进给方向依次位于接线线头的进给路径上;

所述导向件上可覆有胶布,所述导向件,用于于导向件与接线线头接触时压迫胶布的有胶面与接线线头贴合;

所述压胶件与导向件抵接,所述压胶件,用于于压胶件与粘合有胶布的接线线头接触时带动所述导向件上的胶布包裹于接线线头的外壁;

所述切断件,用于于切断件与外壁包裹有胶布的接线线头接触时切断胶布。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压胶件上设置有压迫部,所述弧形部上可覆有胶布,所述弧形部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沿接线线头的进给方向依次位于接线线头的进给路径上,所述弧形部于第一接触点上与接线线头接触,所述压迫部于第二接触点与胶布的有胶面粘合并压迫胶布的无胶面与弧形部贴合;所述压迫部与所述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压迫部与所述第二接触点分离带动胶布包裹于接线线头的外壁。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导向件上设置有自转点,所述导向件可绕所述自转点转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向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套有圆环,所述圆环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圆环的外壁沿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若干个凸起,所述若干个凸起的头端构成所述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接线线头于第一接触点接触后,接线线头嵌陷入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压迫胶布与接线线头粘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包胶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压胶件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带动压迫部于接线线头通过压迫部后带动压迫部复位。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切断件上设置有切断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所述接触部于第三接触点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接触部带动所述切断部转动,所述切断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剪切机构还包括贴合件和第二复位件,所述贴合件上设置有夹紧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第四接触点,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接触部于所述第四接触点贴合;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切断件连接;所述切断件上的接线线头通过时,所述第二复位件带动所述接触部复位,并压迫接线线头两侧的胶布粘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剪切机构还包括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与所述贴合件连接;所述接触部于第三接触点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接触部带动所述夹紧部相对于切断件做远离动作形成进给通道;所述进给通道内的接线线头通过时,所述第三复位件带动所述夹紧部复位与所述接触部贴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弧形面,所述第四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面,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相切,所述接触部带动所述夹紧部相对于切断件做远离动作时,所述第一弧形面由第二弧形面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握持件,所述包胶机构和剪切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握持件,所述第一接触点与第三接触点均位于所述限位通道道内;且所述握持件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限位通道的尾端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腔径大于所述限位通道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通过沿接线线头的进给方向依次位于接线线头的进给路径上包胶机构和剪切机构,只需要移动接线就可以实现接线的自动包胶,和后续多余胶带的剪切粘合,包胶效率高,不会存在包裹不规范造成电缆接地的问题,且工作人员无需手动裁剪,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接线包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接线包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3在接线穿过压胶件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接线包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接线包胶工具在切断件切断胶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接线包胶工具在贴合件与切断件配合实现胶带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接线包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握持件,11-限位通道,12-容置腔,2-胶布卷,21-胶布,3-导向件,31-第一转动轴,32-凸起,4-压胶件,41-压迫部,5-接线,6-第一复位件,7-切断件,71-切断部,72-接触部,721-第三接触点,722-第四接触点,73-第一弧形面,74-第二转动轴,8-贴合件,81-夹紧部,82-第二弧形面,83-第三转动轴,9-第二复位件,10-第三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包胶装置,包括握持件1,所述握持件1上设置有承载件、导向件3和压胶件4。承载件上放置有胶布卷2,压胶件4相对于所述握持件1可转动设置,压胶件4上设置有压迫部41。导向件3上设置有弧形部,弧形部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弧形部于第一接触点上与接线5线头接触,压迫部41于第二接触点压迫胶布21的无胶面与弧形部贴合,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沿接线5线头的进给方向依次位于接线5线头的进给路径上。胶布卷2上胶布21的一端无胶面附于弧形部上,且压迫部41在第二接触点与弧形部上胶布21的有胶面粘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方案中,导向件3为固定柱,胶布21的无胶面贴合于固定柱的外壁。通过固定柱改变胶布21的出布方向,且胶布21可始终于同一位置于接线5粘合。且压胶件4为压胶板,压迫部41为压胶板上向导向件3一侧延伸的凸块,凸块与弧形部上胶布21的有胶面粘合。

接线5线头位移进给,直到第一接触点,弧形部与接线5线头发生碰撞时,胶布21的有胶面与接线5线头粘合。接线5线头继续进给,直到压迫部41与接线5线头发生碰撞时,压迫部41远离第二接触点,带动胶布21与弧形部分离并包裹于接线5线头的外壁。在包裹完毕后,只需要对胶布21进行裁剪,即可完成接线5的包胶。

在对变电站、配电室、变压器台区综合柜和户表进行检修时,许多时候是不能对其停电工作的,但故障又必须排除,所以就只能带电作业。而在电气二次线施工中,目前应用于拆卸下来的带电的接线5进行封闭式的套装,采用的是用绝缘胶布21进行包胶。但是人工手动包胶存在包裹不规范造成电缆接地,甚至引起跳闸,且需要不断撕扯绝缘胶布21进行包裹,如果是带电隔离包裹还容易造成人员触电的问题。而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有导向件3和压胶件4来实现只需要移动接线5就可以实现接线5的自动包胶,包胶效率高,且不会存在包裹不规范造成电缆接地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的手在包胶过程握着握持件1,不存在触电的风险,且便于携带。

本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复位件6,第一复位件6与压胶件4连接,第一复位件6于接线5线头通过压迫部41后带动压迫部41复位。具体的,第一复位件6包括拉簧,压迫部41设于压胶件4的头端,拉簧与压迫部41的尾端连接。如图2所示,接线5压迫压迫部41下降,压迫部41下降带动压胶件4的尾端上升。而压胶件4的尾端上升带动拉簧发生形变,在接线5通过压胶件4后,拉簧复位带动压迫建的尾端下降,压迫部41重新上升至与弧形部上胶布21的有胶面粘合,便于后续接线5的包胶。

同时,为了保证接线5可以依次经过向件的弧形部与压胶件4的压迫部41。本实施例中,握持件1上设置有限位通道11,导向件3的弧形部与压胶件4的压迫部41沿接线5线头的进给方向依次位于限位通道11内。且为了便于接线5与握持件1的分离,握持件1上设置有容置腔12,容置腔12与限位通道11的尾端连通,容置腔12的腔径大于限位通道11的宽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3上设置有自转点,导向件3可绕自转点转动,弧形部与接线5线头发生碰撞时带动导向件3转动带动胶布卷2持续出布,便于胶布卷2的出布。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3包括第一转动轴31,第一转动轴31上套有圆环,圆环可绕第一转动轴31转动。

且为了保持接线5线头与导向件3上的胶布21的有胶面粘合稳固。圆环的外壁沿圆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若干个凸起32。胶布21附于各个凸起32上形成弧形部,弧形部与接线5线头发生碰撞时,接线5线头陷入相邻两个凸起32之间的凹槽,凹槽的槽壁压迫胶布21与接线5线头粘合,实现接线5线头与导向件3上的胶布21的稳固粘合。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方案中采用齿轮作为导向件3,凸起32即为齿轮上的齿牙。当接线5线头与胶布21接触时,接线5线头陷入相邻两次齿牙之间,齿牙的外壁迫使胶布21与接线5线头粘合。

另外,在本方案中,压迫部41与齿轮的外圆面相切。容易理解的,若是压迫部41与齿轮的外圆面不保存相切,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齿轮带动压迫部41远离齿轮,而齿轮远离压迫部41的过程中,压迫部41拉扯胶布21。随后拉簧带动压迫部41复位,再次粘合上齿轮上的胶布21,就会出现胶布21层叠粘合的情况。

实施例3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包胶工具,包括握持件1,握持件1上设置有剪切机构,其中剪切机构包括切断件7、贴合件8和第二复位件9。在完成接线线头的包胶后,容易理解的,还需要对包胶后线头两侧多余的胶布进行裁剪粘合。传统的方式均采用人工裁剪粘合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在本方案中,切断件7上设置有切断部71和接触部72,接触部72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721和第四接触点722,且切断件7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74,切断件7可相对于该第二转动轴74。贴合件8上设置有夹紧部,夹紧部与接触部72于第四接触点722贴合。且第二复位件9与切断件7连接。当触部于第三接触点721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接触部72带动切断部71和接触部72相对于转动轴转动,在切断部71转动的过程中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21。在接线线头通过切断件7完成胶布21的切断后,第二复位件9带动接触部72复位至与夹紧部贴合,并压迫接线线头两侧的胶布21粘合,完成接线与胶布21的包饶贴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接触部72包括切断件7上朝贴合件8方向延伸的凸起32,第三接触点721位于凸起32的一侧侧壁,第四接触点722位于凸起32的端头。切断部71包括切断刀刃。第二复位件9包括第二拉簧,第二拉簧与切断件7连接。接触部72于第三接触点721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接线线头压迫凸起32转动,带动整个切断件7转动,使得第二拉簧压缩。同时,切断刀刃转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21。而在接线线头通过切断件7完成胶布21的切断后,第二拉簧回复至初始状态带动切断件7复位,即带动接触部72复位至与夹紧部贴合并压迫接线线头两侧的胶布21粘合。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有切断件7与贴合件8,工作人员只需要沿切断件7上的第三接触点721所在的方向按压包胶后的接线线头,就可以完成多余胶布21的切断与贴合,操作时间短,且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同时,为了保证接线线头在进给过程中可以接触到第三接触点721。本实施例中,握持件1上设置有限位通道11,第三接触点721位于限位通道11道内。只要接线线头于该限位通道11道内进给,就必定可以接触到第三接触点721,继而完成后续的切断与贴合。且本实施例中,握持件1上还设置有容置腔12,容置腔12与进给通道的尾端连通,容置腔12的腔径大于限位通道11的宽度,便于接线线头与握持件1的分离。

实施例4

请参阅图6-9,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复位件10,第三复位件10与贴合件8连接。且贴合件8上设置有第三转动轴83,贴合件8可绕第三转动轴83自转。具体的,第三复位件10包括第三拉簧,第三拉簧与贴合件8连接。当接触部72于第三接触点721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接线线头压迫凸起32转动,带动整个切断件7转动,使得第二拉簧压缩。且切断刀刃转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21。同时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相对于切断件7做远离动作,形成进给通道。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相对于切断件7做远离动作的同时,第三拉簧压缩。而在接线线头通过切断件7完成胶布21的切断,并从进给通道内的通过后,第二拉簧回复至初始状态带动切断件7复位,即带动接触部72复位,同时第三拉簧回复至初始状态并带动夹紧部复位,夹紧部带动一侧胶布21向接线线头方向移动,接触部72带动另一侧胶布21向接线线头方向移动,两侧胶布21最终粘合,实完成接线线头的包胶后处理。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方案中切断件7上凸起32的端头为第一弧形面73,夹紧部包括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73与第二弧形面相切。当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相对于切断件7做远离动作时,第一弧形面73由第二弧形面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通过第一弧形面73与第二弧形面相切,在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运动的过程中,减少接触部72与夹紧部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握持件1上还设置有剪切机构,其中剪切机构包括切断件7、贴合件8、第二复位件9和第三复位件10。

在本方案中,切断件7上设置有切断部71和接触部72,接触部72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721和第四接触点722,且切断件7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74,切断件7可相对于该第二转动轴74。贴合件8上设置有夹紧部81,夹紧部81与接触部72于第四接触点722贴合。且第二复位件9与切断件7连接。第三复位件10与贴合件8连接,且贴合件8上设置有第三转动轴83,贴合件8可绕第三转动轴83自转。

首先将接线5线头对准握持件上的限位通道11,按压接线5线头实现位移进给,直到第一接触点。导向件3的弧形部与接线5线头发生碰撞时,接线5线头陷入相邻两个凸起32之间的凹槽,凹槽的槽壁压迫胶布21与接线5线头粘合,实现接线5线头与导向件3上的胶布21的稳固粘合。本方案中采用齿轮作为导向件3,凸起32即为齿轮上的齿牙。当接线5线头与胶布21接触时,接线5线头陷入相邻两次齿牙之间,齿牙的外壁迫使胶布21与接线5线头粘合。

接线5线头继续进给,直到压迫部41与接线5线头发生碰撞时,压迫部41远离第二接触点,带动胶布21与弧形部分离并包裹于接线5线头的外壁。

随后接线5线头再次继续进给,当接触部72于切断件7上朝贴合件8方向延伸的凸起32上的第三接触点721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接触部72带动切断部71和接触部72相对于转动轴转动,在切断部71转动的过程中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21。在接线线头通过切断件7完成胶布21的切断后,第二复位件9带动接触部72复位至与夹紧部81贴合,并压迫接线线头两侧的胶布21粘合,完成接线与胶布21的包饶贴合。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接触部72包括第三接触点721位于凸起32的一侧侧壁,第四接触点722位于凸起32的端头。切断部71包括切断刀刃。第二复位件9包括第二拉簧,第二拉簧与切断件7连接。且第三复位件10包括第三拉簧,第三拉簧与贴合件8连接。当接触部72于第三接触点721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接线线头压迫凸起32转动,带动整个切断件7转动,使得第二拉簧压缩。且切断刀刃转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21。同时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81相对于切断件7做远离动作,形成进给通道。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81相对于切断件7做远离动作的同时,第三拉簧压缩。而在接线线头通过切断件7完成胶布21的切断,并从进给通道内的通过后,第二拉簧回复至初始状态带动切断件7复位,即带动接触部72复位,同时第三拉簧回复至初始状态并带动夹紧部81复位,夹紧部81带动一侧胶布21向接线线头方向移动,接触部72带动另一侧胶布21向接线线头方向移动,两侧胶布21最终粘合,实完成接线线头的包胶后处理。

且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方案中切断件7上凸起32的端头为第一弧形面73,夹紧部81包括第二弧形面82,第一弧形面73与第二弧形面82相切。当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81相对于切断件7做远离动作时,第一弧形面73由第二弧形面82的一侧滑动至另一侧。通过第一弧形面73与第二弧形面82相切,在接触部72带动夹紧部81运动的过程中,减少接触部72与夹紧部81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复位件6、第二复位件9和第三复位件10均为拉簧,但是容易理解的,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复位件,例如弹簧,或手推顶杆。且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在压胶件4、切断件7与贴合件8转动过程中,拉簧的状态为压缩状态,但是也可以是在压胶件4、切断件7与贴合件8转动过程中,拉簧的状态为拉伸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