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贴片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8177发布日期:2019-07-06 10:3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贴片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功率贴片电感。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止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中没有电流通过,则它阻止电流流过它;如果有电流流过它,则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电感器在电子线路中应用广泛,为实现振荡、调谐、耦合、滤波、延迟、偏转的主要电子元件之一。

功率贴片电感,是用绝缘导线(如漆包线、纱包线、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芯上缠绕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属于常用的电感元件。功率贴片电感的作用可以通直流阻交流,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功率贴片电感在电路中的任何电流,会产生磁场,磁场的磁通量又作用于电路上。现有功率贴片电感的电极易损坏,经高温回流焊或长期使用后焊点易脱落,造成开路或隐性开路的现象,导致功率贴片电感使用寿命减少,因此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功率贴片电感电极易损坏、焊点易脱落,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功率贴片电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功率贴片电感,包括绕线部,绕线部中间设置有磁芯,绕线部外侧均匀缠绕有漆包线,绕线部上端固定有第一凸缘,绕线部下端固定有第二凸缘,漆包线均匀分布在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之间,第二凸缘两侧均固定有引脚,引脚分别与漆包线两端电性连接,引脚表面中间固定有焊点,焊点表面覆盖有一层焊锡膏。

更进一步地,第二凸缘上设置有凹槽。

更进一步地,绕线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材料均为绝缘塑料。

更进一步地,磁芯外固定有塑料套,塑料套与绕线部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漆包线外设置有一层石墨散热片。

更进一步地,第二凸缘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产品引脚点焊后增加锡膏,锡膏覆盖焊点焊盘处,增强焊点的牢固性,所以可以防止产品经高温回流焊或长期使用后焊点脱落造成开路或隐性开路的现象,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功率贴片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功率贴片电感的正视半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功率贴片电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功率贴片电感的仰视图。

图中:1-绕线部;2-漆包线;3-第一凸缘;4-第二凸缘;5-引脚;6-焊点;7-焊锡膏;8-磁芯;9-塑料套;10-石墨散热片;1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功率贴片电感,包括绕线部1,绕线部1中间设置有磁芯8,磁芯8位置可调节,磁芯8用于改变产品电感,绕线部1外侧均匀缠绕有漆包线2,漆包线2可以产生电感,绕线部1上端固定有第一凸缘3,绕线部1下端固定有第二凸缘4,第一凸缘3和第二凸缘4用于限制漆包线2的位置,漆包线2均匀分布在第一凸缘3与第二凸缘4之间,第二凸缘4两侧均固定有引脚5,引脚5分别与漆包线2两端电性连接,引脚5表面中间固定有焊点6,焊点6表面覆盖有一层焊锡膏7,引脚5点焊后增加点锡膏工艺,焊锡膏7覆盖焊点6焊盘处,焊锡膏7经高温后熔化,增强焊点6的牢固性。

第二凸缘4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固定引脚5,增加引脚5的使用寿命。

绕线部1、第一凸缘3和第二凸缘4的材料均为绝缘塑料。

磁芯8外固定有塑料套9,塑料套9与绕线部1通过螺接,,通过旋转塑料套9可以调整磁芯8在绕线部1中的长度,进而调整产品电感。

漆包线2外设置有一层石墨散热片10,石墨散热片10用于增强产品散热能力,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第二凸缘4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11,定位销11用于安装时产品的定位,提高产品安装精度。

由于产品引脚点焊后增加点锡膏工艺,锡膏覆盖焊点焊盘处,锡膏经高温后熔化,增强焊点的牢固性,所以可以防止产品经高温回流焊或长期使用后焊点脱落造成开路或隐性开路的现象,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