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0751发布日期:2019-09-24 23:4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POS机、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需要频繁的对这些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充电。现有的部分移动智能终端(如POS机)在充电时是直接将终端插设在与该终端相适配的插座上,终端上充电端子与插座上具有弹性的探头接触,从而对终端进行充电,充电端子呈杆状且直接固定设置在终端的外壳内,终端在长期的使用中容易使充电端子松动,导致充电端子与探头接触不良,进而影响充电;还有一部分移动智能终端(如手机)是直接与数据线连接,数据线的端部插入智能终端侧边的开口,数据线端部的探头与终端内的充电端子连接,从而进行充电,终端侧边的开口容易进入杂质,而且数据线的端部插设在开口内,容易发生折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包括终端外壳和若干探针,每个所述探针固定设在所述终端外壳内,所述终端外壳底部设有底座,每个所述探针的底端插入所述底座中,且所述探针底端的端面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平齐,所述探针端部的侧壁固定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探针一体设计,并且所述凸起的表面与所述探针的侧壁设有粘贴层,所述凸起与所述探针通过所述粘贴层固定嵌入在所述底座中。

可选的,所述凸起呈环状且套设在所述探针的外壁。

可选的,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凸起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可选的,每个所述凸起包括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对称设在所述探针的侧壁,所述凸块设在所述探针上远离相邻所述探针的侧壁上,所述凸块固定嵌入在所述底座内部。

可选的,所述探针的数量为4~8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外壳在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底座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边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的两个侧面对称固定设有滑块,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可选的,所述终端外壳上还设有侧键、按键盘以及显示屏。

可选的,还包括卡座,所述卡座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底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终端外壳插设在所述卡座内。

可选的,所述卡座由弹性材质构成,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对称的第一撑开板和第二撑开板,所述第一撑开板和所述第二撑开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分别设有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在终端外壳上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探针,同时在探针的端部侧壁设有凸起,凸起与探针为一体设计,探针的端部连同凸起通过粘贴层固定嵌入在底座内,即使探针与底座之间发生松动,由于凸起还嵌入在底座内,且凸起不会沿探针的长度方向发生滑移,从而使探针的位置也不会沿长度方向发生偏移,可防止探针的位置在频繁的充电中发生偏移,导致探针与充电触点接触不良进而影响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中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左视图,图c为俯视图。

其中:1、终端外壳;2、探针;3、底座;4、凸起;5、第一凸起;6、第二凸起;7、挡板;8、滑轨;9、滑槽;10、凸块;11、侧键;12、按键盘;13、显示屏;14、第一固定板;15、底板;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撑开板;18、第二撑开板;19、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包括终端外壳1和若干探针2,每个探针2固定设在终端外壳1内,终端外壳1底部设有底座3,每个探针2的底端插入底座3中,且探针2底端的端面与底座3的下表面平齐,探针2端部侧壁固定设有凸起4,凸起4与探针2一体设计,并且凸起4的表面与探针2的侧壁设有粘贴层,凸起4与探针2通过粘贴层固定嵌入在底座3中。

本实施例1中,探针2伸出底座3且与底座3的下表面平齐,探针2的端部侧壁设有凸起4,凸起4与探针2一体设计,探针2的端部以及凸起4通过粘贴层固定嵌入在底座3内。移动智能终端在充电时需要使探针2与充电插座上具有弹性的充电触点连接,本实施例1设置的凸起4以及探针2固定嵌入在底座3内,即使粘贴层失效,探针2与底座3之间发生松动,凸起4嵌入在底座3内,凸起4不会沿探针2的长度方向发生滑移,也能防止探针2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探针2与充电触点之间接触不良影响充电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该实施例2进一步限定了凸起4呈环状且套设在探针2的外壁。凸起4包括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第一凸起5的底面与底座3的下表面平齐,第二凸起6的顶面不高于底座3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2将凸起4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同时镶嵌在底座3内,可进一步增加探针2嵌入底座3的稳定性;且第一凸起5的底面与底座3的下表面平齐,凸起4与探针2为一体设计,且为相同的材质,充电触点与探针2或第一凸起5接触均能达到充电的效果,增加了与充电触点的接触面积,如探针2松动后位置发生偏移,充电触点也可以通过与凸起4接触接通电路,防止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第二凸起6的顶面不高于底座3的上表面,即将第二凸起6设在底座3内,可节省终端外壳1内部的空间。

实施例3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该实施例3进一步限定了每个凸起4包括两个凸块10,两个凸块10对称设在探针2的侧壁,凸块10设在探针2上远离相邻探针2的侧壁上,凸块10固定嵌入在底座3内部。探针2的数量为4~8个。终端外壳1在底部设有凹槽,底座3设在凹槽内,凹槽边缘设有挡板7,挡板7相对的两个侧面对称固定设有滑块8,凹槽的侧壁设有滑槽9,滑块8可沿滑槽9滑动。

常规的移动智能终端在底部都设有一排探针2,探针2与充电触点连接从而进行充电,各个探针2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距离防止短路,终端的体积有限,在设置探针2时需要节省空间,因此探针2之间的距离需要尽可能的小。

本实施例3中,在每个探针2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凸块10,凸块10设在探针2上远离相邻探针2的侧壁上,相邻探针2之间最近的距离即为侧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缩小相邻探针2之间的距离、节省空间,同时不影响凸块10防止探针2松动后位置发生偏移的作用。

在终端外壳1的底部设置挡板7,可防止智能终端在使用中使探针2产生过多的磨损。挡板7可沿滑槽9滑动,当需要充电时,滑动挡板7,露出探针2,使探针2能够与充电插座上的充电触点接触;当需要使用智能终端时,滑动挡板7,利用挡板7遮挡探针2,进而防止磨损。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该实施例4进一步限定了终端外壳1还设有侧键11、按键盘12以及显示屏13。

本实施例4中,智能终端上还设有侧键、按键盘以及显示屏,以满足使用时的各种需求。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充电端子组件,该实施例5进一步限定了还包括卡座,卡座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4、底板15和第二固定板16,终端外壳1插设在卡座内。卡座由弹性材质构成,底板15与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6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对称的第一撑开板17和第二撑开板18,第一撑开板17和第二撑开板18与底板15之间还分别设有肋板19。

移动智能终端在充电时需要与充电装置连接,本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的卡座,卡座整体可选用弹性橡胶材质。当需要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充电时,使用卡座,同时掰动第一撑开板17和第二撑开板18,使卡座的开口变大,将移动智能终端插入卡座内,使终端外壳1的底座3与底板15连接,松开第一撑开板17和第二撑开板18,使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6分别与终端外壳1的两侧面贴合,卡座夹紧终端外壳1,从而将移动智能终端固定在卡座上;当需要取下移动智能终端时,也只需同时掰动第一撑开板17和第二撑开板18,使终端外壳1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6分离,即可取下移动智能终端。其中设置的肋板19可防止在掰动撑开板时,因撑开板自身的弹性形变,导致卡座的开口无法变大。优选的,第一固定板15和第一撑开板17为一体设计,第二固定板16与第二撑开板18为一体设计。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