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5266发布日期:2019-07-31 21: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一种可容纳电荷的元器件,其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通过自身容器内电子的不断转移来实现旁路、耦合、滤波、储能等各种功能,它不仅在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在机械制造领域里也被广泛的使用。

现有市场上的电容器主要通过插片来实现对外连接,插片包括单片式和双片式的,双插片式电容器大多都是直接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形式固连,其存在的主要缺点为:当固连之后,插片与电容器盖体之间不可拆装,缺乏使用的灵活性,当通过铆接的形式固定时,插片容易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稳固、方便拆装的新型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于外壳体上部的壳盖,所述的外壳体内部设置有电容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插件组件,每个所述的插件组件包括两个插片以及连接两个插片的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上开设有连接孔,每个所述的插片的下端具有伸入到壳盖上的插脚,所述的插脚与电容器芯之间连接有导电线,所述的连接片通过连接孔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的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将插件组件整体与壳盖进行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该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于外壳体上部的壳盖,所述的外壳体内部设置有电容器芯,壳盖上设置有插件组件,为了使插件组件中的插片连接更加稳定,每个插片的下端具有延伸至壳盖内的插脚,连接相邻插片的连接片通过连接螺栓再次固定,提高插件组件整体的牢固度。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中,每个所述的插脚下端开设有内容槽,所述的内容槽内设置有连接基板,所述的连接基板用于导通插片与导电线。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中,所述的连接基板与导电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焊接的材料为锡。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中,所述的壳盖上开设有供连接片嵌入的连接槽,使得连接片在嵌入之后,整个平面平整,且在所述的连接槽内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固定孔与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内设置有与连接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电容器中,所述的装配孔位于固定孔的上端,且装配孔的孔径与连接孔的孔径同等大小,所述的固定孔的孔径小于装配孔的孔径,使得两者之间形成有供螺栓弹簧放置的台阶,当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时,连接螺栓的头端部会抵靠于螺栓弹簧上,连接螺栓下端的本体部分会穿过装配孔,进入到固定孔内进行螺纹啮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电容器相对于传统的电容器,采用插件组件来替代插片,且在连接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具有连接稳固、方便拆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电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电容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新型电容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电容器的局部结构连接图。

图5是本新型电容器中插脚的结构图。

图中,1、外壳体;2、壳盖;3、电容器芯;4、插件组件;5、插片;6、连接片;7、连接孔;8、插脚;9、导电线;10、连接螺栓;11、内容槽;12、连接基板;13、连接槽;14、固定孔;15、装配孔;16、螺栓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体1以及设置于外壳体1上部的壳盖2,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容器芯3,壳盖2上设置有若干个插件组件4,每个插件组件4包括两个插片5以及连接两个插片5的连接片6,连接片6上开设有连接孔7,每个插片5的下端具有伸入到壳盖2上的插脚8,插脚8与电容器芯3之间连接有导电线9,连接片6通过连接孔7设置有连接螺栓10,连接螺栓10穿过连接孔7,将插件组件4整体与壳盖2进行固连。

每个插脚8下端开设有内容槽11,内容槽11内设置有连接基板12,连接基板12用于导通插片5与导电线9。提高插片5与导电线9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细说,连接基板12与导电线9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且焊接的材料为锡。

壳盖2上开设有供连接片6嵌入的连接槽13,使得连接片6在嵌入之后,整个平面平整,且在连接槽13内开设有与连接孔7相配合的固定孔14与装配孔15,装配孔15内设置有与连接螺栓10相配合的螺栓弹簧16。

装配孔15位于固定孔14的上端,且装配孔15的孔径与连接孔7的孔径同等大小,固定孔14的孔径小于装配孔15的孔径,使得两者之间形成有供螺栓弹簧16放置的台阶,当连接螺栓10进行连接时,连接螺栓10的头端部会抵靠于螺栓弹簧16上,连接螺栓10下端的本体部分会穿过装配孔15,进入到固定孔14内进行螺纹啮合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壳体1、壳盖2、电容器芯3、插件组件4、插片5、连接片6、连接孔7、插脚8、导电线9、连接螺栓10、内容槽11、连接基板12、连接槽13、固定孔14、装配孔15、螺栓弹簧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