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590发布日期:2019-10-19 03:1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身边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因此许多环保能源、清洁能源的合理使用逐渐本重视,安排在日程。传统燃油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其尾气排放问题一直为大众所关注,尾气的排放导致大量的污染,而纯电动能源汽车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环境问题,纯电动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能够清洁环保的巨大优势,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纯电动能源汽车的研发,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扶植纯电动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现今纯电动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成本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纯电动能源汽车中主要是依靠蓄电池充电进行运转,蓄电池充电装置主要是低压直流电,其中DC/DC是将高压直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的装置,DC/DC的输出对应的蓄电池。

当今DC/DC的输出接线座主要考虑经济的原因,采用螺纹柱连接形式的接线座,而不用价格更高防护效果更好的快插连接器,市场上的螺纹柱连接方式的接线座普遍在DC/DC接线座的接线柱侧面设置偷料凹槽,此设计导致偷料凹槽内容易形成积水,存在漏电风险,可以使蓄电池短路甚至爆炸。因此,将螺纹柱连接形式的接线座设有排水功能,可以避免积水导致漏电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凹槽设置在底面,同时线束连接端子端面设计为斜面,并且将车身底板密封面高度提高,减少液体与密封面的接触概率,避免线束连接端子端面产生积水现象,减少接线座漏电风险,降低短路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座结构,包括基座、隔板、接插件、电极柱和线束连接端子;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凹槽,所述接插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电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基座地面;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面,所述隔板用于形成隔室;所述线束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接插件上,所述线束连接端子装配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隔室包括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室内,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均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柱为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连接端子装配面倾斜角度为3°。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连接端子装配面朝向所述第一隔室开口处倾斜。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保护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底板6和密封件7,其还包括所述的接线座结构,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车身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底板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凹槽设置在底面,避免线束连接端子端面产生积水现象,减少因接线座漏电而导致的短路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线束连接端子端面设计为斜面,有效排水,减少线束连接端子端面产生积水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结构及电动汽车,提高车身底板密封面高度,减少液体与密封面的接触概率,降低接线座漏电风险,避免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座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座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凹槽,2-隔板,3-接插件,31-固定件,32-接线件,4-电极柱,5-线束连接端子,6-车身底板,61-第一凸台,62-第二凸台,7-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座结构,包括基座1、隔板2、接插件3、电极柱4 和线束连接端子5。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基座1呈长方形,所示基座1两端分别设有耳朵,所述耳朵用于所述接线座安装;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凹槽13,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均设有凸台结构,所述基底1底面设有所述凹槽13,所述基底1顶面设有所述隔板2。

具体地,所述基座1为绝缘材料。

如图1所示,所述隔板2形成隔室,所述隔室包括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并排排列,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二隔室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隔室的开口设置在同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1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室内,所述第二安装孔12 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室内。

如图1所示,所述接插件3包括固定件31和接线件32,所述固定件31呈圆柱状,所述接线件32呈圆柱状,所述固定件31直径大于所述接线件32直径,所述接插件3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所述固定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 11下端,所述接线件3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上端,所述接线件32为正极。

如图1所示,所述电极柱4呈圆柱状,所述电极柱4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 12,所述电极柱4为负极。

如图1所示,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设置在所述接线件32上,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隔室开口处。

具体地,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为斜面,当液体渗透至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时,由于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倾斜的原因,液体向低处流动,由于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隔室开口处,液体从所述第一隔室开口处流出。

具体地,所述凹槽13设置在所述基座1底面,所述凹槽13与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设置在不同侧,当所述凹槽13产生积水时,不会够影响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内电线,避免产生漏电现象。

本实施了提供了一种接线座结构,凹槽设置在底面,同时线束连接端子端装配面为斜面,避免线束连接端子装配面产生积水现象,减少接线座漏电风险,降低短路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底板6、O型密封圈7和接线座结构,所述接线座结构设置在所述车身底板6上,所述接线座结构包括基座1、隔板2、接插件3、电极柱4和线束连接端子5。

具体地,所述基座1呈长方形,所示基座1两端分别设有耳朵,所述耳朵用于所述接线座安装;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凹槽 13,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均设有凸台结构,所述基底1底面设有所述凹槽13,所述基底1顶面设有所述隔板2。

具体地,所述基座1为绝缘材料。

具体地,所述隔板2形成隔室,所述隔室包括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并排排列,所述第一隔室和所述第二隔室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二隔室的开口与所述第一隔室的开口设置在同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1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室内,所述第二安装孔12 设置在所述第二隔室内。

具体地,所述接插件3包括固定件31和接线件32,所述固定件31呈圆柱状,所述接线件32呈圆柱状,所述固定件31直径大于所述接线件32直径,所述接插件3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所述固定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 下端,所述接线件3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上端,所述接线件32为正极。

具体地,所述电极柱4呈圆柱状,所述电极柱4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12,所述电极柱4为负极。

具体地,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设置在所述接线件32上,所述线束连接端子 5装配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孔11开口处。

具体地,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为斜面,当液体渗透至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时,由于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倾斜的原因,液体向低处流动,由于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装配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隔室开口处,液体从所述第一隔室开口处流出。

具体地,所述凹槽13设置在所述基座1底面,所述凹槽13与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设置在不同侧,当所述凹槽13产生积水时,不会够影响所述线束连接端子5内电线,避免产生漏电现象。

如图3所示,所述车身底板6包括第一凸台61和第二凸台62,所述第一凸台6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对应,所述第一凸台61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固定件 31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61内,所述第二凸台62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对应,所述第二凸台62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电极柱4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62内。

具体地,所述O型密封圈7用于所述第一凸台6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之间的密封。

具体地,当液体渗透时,所述第一凸台61与所述第二凸台62的高度较高,减少了液体与O型密封圈的接触,降低了O型密封圈的泄漏概率,减少接线座漏电风险,降低短路现象。

本实施了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接线座结构,凹槽设置在接线座底面,同时线束连接端子端面设计为斜面,并且将车身底板密封面高度提高,减少液体与密封面的接触概率,避免线束连接端子端面产生积水现象,减少接线座漏电风险,降低短路现象。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