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2598发布日期:2019-09-06 20:3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的过程中,三项管线在开皮时存在困难,只能依靠工具刀以及工具钳的配合开皮,不仅费时费力,也存在割伤及夹伤的风险。且开好皮的三项管线,还存在成股困难的问题,以往的传统方法只能依靠工具钳拧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可以解决管线开皮及拧股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管线的外侧包覆有管线皮,所述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包括:

一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中空且上部有一开口,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通孔,三个管线从对应的通孔穿入所述筒体并从所述开口处穿出,通过转动所述筒体并配合向所述筒体外同时拉拽三个管线以使所述筒体内的管线拧股,且随着所述管线进入所述筒体内,对应的通孔处的内壁与所述管线外侧包覆的管线皮相接触而剥离所述管线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一筒体上开设通孔并使管线穿入,从而仅靠转动筒体并配合向所述筒体外同时拉拽三个管线即可使管线拧股,且通过筒体对应的通孔处的内壁与管线外侧的管线皮相接处而剥离管线皮。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将开皮和拧股的操作合并,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地开设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三个管线从其中的任意三个通孔穿入所述筒体。

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筒体为圆筒。

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连接有一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持杆与所述筒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面贴合于所述筒体的底面,所述连接件的底面贴合于所述手持杆的顶面,且所述连接件从顶面至底面的直径逐渐减小,使得所述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形成一漏斗状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中筒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可将开皮和拧股的操作合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省时省力的特点,解决了管线开皮及拧股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管线90的外侧包覆有管线皮。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包括:一筒体11、一连接件12以及一手持杆13。其中,筒体11为圆筒,而手持杆13为圆杆,且手持杆13的直径小于筒体11的直径。连接件12设于手持杆13与筒体11之间,连接件12的顶面直径等于筒体11的直径,连接件12的顶面贴合于筒体11的底面,连接件12的底面直径等于手持杆13的直径,连接件12的底面贴合于手持杆13的顶面,且连接件12为倒置的圆台,其直径从顶面至底面逐渐减小,使得该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形成一漏斗状的结构。优选地,筒体12的侧壁厚度为2mm,其材质为拉丝不锈钢。

如图2所示,筒体11内部中空且上部有一开口111,该开口111与筒体11内部的空间连通。筒体11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通孔14,三个管线90从对应的通孔14穿入筒体11并从开口111处穿出。较佳地,管线90穿出开口111的部分长度大于等于15cm。

通过握住手持部转动筒体11并配合向筒体11外同时拉拽三个管线90,以使筒体内的管线90拧股,继续转动筒体11带动筒体11外部的管线90进入筒体11内。而此时,由于管线90与筒体11内壁的夹角较小,使得筒体11对应的通孔处的内壁与管线外侧包覆的管线皮相接触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随着管线90进入筒体11内,通过摩擦力使得管线90上的管线皮被撕开,实现剥离管线皮。进一步转动筒体11即可使更多剥离了管线皮的管线90进入筒体11内并拧股。以此将开皮和拧股的操作合并,使作业更为省时省力。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通孔14靠近筒体11的上部设置。通孔1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地开设于筒体11的侧壁,三个管线90从其中的任意三个通孔14穿入筒体11。

本实用新型三相管线开皮拧股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在一筒体上开设通孔并使管线穿入,从而仅靠转动筒体并配合向所述筒体外同时拉拽三个管线即可使管线拧股,且通过筒体对应的通孔处的内壁与管线外侧的管线皮相接处而剥离管线皮。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将开皮和拧股的操作合并,省时省力。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