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USB接口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0295发布日期:2019-08-07 01:3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USB接口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USB接口的电池。



背景技术:

USB充电电池是新型电池。这种电池将世界通用标准的USB插头融入中央电池组格式。

目前公开号为CN2074100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USB充电电池,USB充电电池包括可充电的电池本体、充放电处理模块以及USB接口;充放电处理模块的第一端固定在电池本体的第一端上,充放电处理模块内具有第一PCB板;USB接口穿过充放电处理模块的第二端上USB开孔而固定在第一PCB板上,第一PCB板电性连接USB接口以获取第一PCB板上工作电路的工作电源,工作电路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电性连接至电池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一PCB板上的USB接口直接安装于上盖体上,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形成空间直接放置第一PCB板上的USB接口,不利于第一PCB板上的USB接口安装简易且安装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USB接口的电池,其具有将USB连接件件安装于PCM板上稳固且简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USB接口的电池,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顶部设置有电池正极,所述电池正极远离电芯本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PCM板,所述PCM板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镍带与第二镍带,所述第一镍带连接所述电芯本体的的负极,所述第二镍带连接所述电芯本体的正极,所述PCM板上设置有电路器件,所述PCM板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PCM板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而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套设有钢壳,所述钢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钢壳上设置有盖合第一通孔的PET垫,所述PCM板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PCM板上设置有卡入所述放置孔的USB连接件,所述钢壳上开设有与所述USB连接件相同的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PCM板的表面上套设于所述USB连接件的第一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CM板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而成的空间内,同时PCM板放置于电芯本体正极端以实现电池的正极保护,USB连接件插入PCM板上的放置孔,然后第一定位件将PCM板上的USB连接件限制住,以使USB固定于PCM 板上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USB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USB连接件插入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固定槽槽口处凸出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抵触于所述凸块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SB连接件插入固定槽内,且通过卡块抵触于固定槽槽口处的凸块上,进一步限制USB连接件安装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稳固,从而使USB连接件安装紧密且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凸块方向的第一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面的设置以便于卡块能够沿USB连接件抵触于凸块上简易,从而使定位块与凸块连接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CM板靠近所述USB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支架上凸出设置有插入所述卡孔的插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件插入卡孔内,以将第一支架与PCM板连接紧密,从而使第一支架与PCM板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件上设置有朝卡孔方向的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件倒角的设置能够使插件插入卡孔内简易,从而使插件插入卡孔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ET垫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钢壳上开设有连通第一通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钢壳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插入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从而使第二支架、钢壳以及PET垫连接紧密且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为圆弧矩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为圆弧矩形块以便于定位块插入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简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SB连接件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USB连接上设置有伸出所述固定孔与所述PCM板固定连接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伸出固定孔与PCM板固定连接,以使USB连接件安装于PCM 板上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USB连接件的端部形状为阶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端部为阶梯状以使固定架与USB连接件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固定件与USB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SB连接件的端口为充放电同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SB连接件的端口为充电输入端口与放电输出端口,实现同口多功能,不仅节省端口且能够使电池充放电简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PCM板放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而成的空间内,USB连接件插入PCM板上的放置孔,然后第一定位件将PCM板上的USB连接件限制住,以使USB固定于PCM 板上稳固;

2.固定件伸出固定孔与PCM板固定连接,以使USB连接件安装于PCM 板上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芯本体;2、电池正极;3、第一支架;31、固定槽;32、凸块;33、插件;34、第二通孔;35、第三通孔;4、PCM板;41、放置孔;42、卡孔;5、第一镍带;6、第二镍带;7、第二支架;71、第一定位件;711、卡块;72、定位块;73、第四通孔;74、第五通孔;8、钢壳;81、第一通孔;82、连接孔;83、第二定位孔;9、PET垫;91、第一定位孔;92、第六通孔;10、USB连接件;101、固定孔;102、固定件;11、保护套;12、定位住;13、定位孔;14、青稞纸;15、正极柱;16、电路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USB接口的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电芯本体1的底部设置钢片,电芯本体1本体上套设有保护套11,保护套11为PVC材料以保护电芯本体1本体漏电,电芯本体1远离钢片的一端凸出设置有电池正极2,电池正极2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4,且第二通孔34的形状为椭圆形,且第一支架3上设置有插入第二通孔34的第一镍带5,第一镍带5连接电芯本体1的负极,第一镍带5为倒“L”形插入第二通孔34内,且另一端抵触于第一支架3表面上,从而使第一镍带5安装稳定。第一支架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35,且第一支架3上设置有插入第三通孔35的第二镍带6,第二镍带6伸入第三通孔连接电芯本体的正极端。第二镍带6的形状为“S”形,以便于第二镍带6的“S”形插入第三通孔35以使第二镍带6安装稳固。第一支架3端部开设有固定槽31,第一支架3上设置有PCM板4,PCM板4设置于第一支架3上以隔绝电芯本体1的正极与电芯本体1的负极发生短路,从而实现电池正极保护,不仅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且使电池与保护装置安装简易。

PCM板4上开设有放置孔41,PCM板4上设置嵌入放置孔41内的USB连接件10,USB连接件10为双向导通连接口,且USB连接件10能够实现充放电同端口,以便于电池充电与放电同口节省端口,且电池的充放电简易,USB连接件10底部插入固定槽31上且USB连接件10的开口与固定槽31槽口相通。第一支架3上凸出设置有插件33,PCM板4靠近USB连接件10处开设有放置孔41,且插件33插入放置孔41以将PCM板4固定于第一支架3上。USB连接件10端部开设有固定孔101,USB连接件10上设置有伸出固定孔101与PCM板4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02,固定件102与USB连接件10内壁固定连接,且固定件102靠近USB连接件10内壁的形状为阶梯状,从而增大固定件102与USB连接件1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固定件102与USB连接件10连接更加稳固。

PCM板4安装有第二支架7,第二支架7靠近PCM板4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件71,且第一定位件71卡入USB连接件10上,且第一支架3上凸出设置有凸块32,凸块32设置有两块且分别位于固定槽31槽口两端,通过第一支架3上的五块与第二支架7的第一定位件71形成的空间恰好容置于USB连接件10,以使USB连接件10安装稳固。第一定位件71上一体设置有抵触于凸块32端部的卡块711,且卡块711上设置有朝向凸块32方向的第一引导面,以便于第一定位件71插入USB连接然后抵触于凸块32简易,且USB连接件10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面相同方向的第二引导面,从而使第一定位件71将USB连接件10限制住,使USB连接件10安装于PCM板4上稳固。

PCM板4上凸出设置有正极柱15,第二支架7上开设有正极柱15伸出的第四通孔73,PCM板4上设置有电路器件16,第二支架7上开设有PCM板4上的电路器件16伸出的第五通孔74,第二支架7远离PCM板4的一面上凸出设置有定位块72,且第二支架7上方设置有套设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7的钢壳8,且钢壳8侧壁上开设有与USB连接件10开口相同形状的第一通孔81,第一通孔81与USB连接件10的开口相同,以便于USB连接件10充放电直接插入即可。钢壳8顶部开设有连接孔82,钢壳8靠近连接孔82处开设有连通连接孔82的第二定位孔83,且钢壳8内设置有PET垫9,PET垫9上开设有正极柱15伸出的第六通孔92,且PET垫9上开设有定位块72伸出的第一定位孔91,从而使第一支架3、PET垫9以及钢壳8连接紧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镍带5插入第二通孔34,且第二镍带6插入第三通孔35以将第一镍带5与第二镍带6安装于第一支架3上,且第一支架3上的插件33伸出PCM板4上的卡孔42(图中未标出)以将PCM板4固定于第一支架3,PCM板4固定安装于电池正极2以实现正极保护,防止电池正极2短路,第二支架7上的卡块711沿USB连接件10上第二引导面抵触于凸块32,从而限制USB连接件10安装于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7上稳固,同时固定件102将USB连接件10固定安装于PCM板4上,进一步使USB连接件10安装于PCM板4上稳固,且正极柱15伸出第四通孔73与第六通孔92,同时定位块72伸出第一定位孔91与第二定位孔83,从而将第二支架7、钢壳8以及PET垫9连接稳固,从而使整个电池的连接紧密且简易。

实施例二: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支架3端部凸出设置有定位柱12,PCM板4上设置有对应于定位柱12的定位孔13,且定位柱12伸出定位孔13,且电池正极2与第一支架3之间设置青稞纸14,从而隔绝电池正极2与第一支架3连接,防止电芯本体1(如图1所示)端部与第一支架3连接造成漏电。定位柱12伸出定位孔13以将第一支架3与PCM板4连接稳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