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858发布日期:2019-11-05 23:42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压线端子,多数采用螺钉头对导线进行直接压线,这种压线方式容易损伤导线,特别是一些软导线,同时这种压线方式在连接一些细导线时,容易压偏导线,导致接触不良。还有一些压线端子是通过缩小导电片与压线框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电线的连接,其形状包括平底结构、弧形底结构和V形底结构,该固定结构虽然均能实现避免压坏导线的目的,但都有其明显的缺点,平底结构的压线端子对于一些同时需要对粗细不同的导线进行连接的压线端子,容易出现部分导线连接不牢的情况,而弧形度结构及V形底结构的压线端子容易出现多股导线被挤散分离的情况,被挤散的导线还是存在连接不牢固和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导线被损坏,又能有效地连接相同或者不同的导线,避免连接不牢固或者接触不良情况的一种压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线端子,包括压线框和螺钉,压线框的一侧设有与螺钉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的插入端设有与螺钉可分离的导电片,所述压线框远离螺钉的内侧壁底端呈梯形,所述导电片远离螺钉的一侧设有与压线框的内侧壁底端相契合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是通过导电片来实现压线连接,故而可以有效的保证导线在连接过程中不会被损坏,同时因为内侧壁底端呈梯形,梯形的短边为平底结构,可以避免在压线过程中将导线挤散,保证了导线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导电片的底部可以限制导线在过渡挤压情况下的扩散,进行避免了过渡挤压的情况,而在梯形的短边与斜边的连接处和斜边位置,因为挤压的力是从螺钉向压线框底部方向的,导电片防过渡挤压的力是压线框底部向螺钉方向上,在两个力共同作用下,大大增加了不同线径或者相同线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不同线径的导线进行固定连接,不会像平底结构的压线端子一样,无法对不同线径的导线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台的侧边与内侧壁底端的梯形斜边相平行,通过所述改进,在内侧壁底端的短边已经完成主要的压线量后,再进行固定性挤压时,多余的导线会顺着斜边挤散,因为凸台的侧边与内侧壁底端的梯形斜边相平行,被挤散的导线会被斜边与凸台的侧边之间的间隙所挤压,实现二次固定,若凸台的侧边与内侧壁底端的梯形斜边不平行,在挤散的导线数量比较少时,挤散的导线不容易充满间隙,从而导致只有几根处于最小距离处的导线受到挤压,其它导线没有受到挤压,无法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台的端面与凸台的侧边的连接处设有倒圆,通过所述改进,不仅可以避免在压线过程中,连接处的尖角损坏导线的情况,可有效得提供了导线在挤散过程中缓冲区,使压线结果更紧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螺钉的插入端的螺纹上设有压痕,通过所述改进,在压线端子未完成装配时,螺钉若没有完全拧到底,在运输过程中,螺钉是处于松动的状态,易脱落,若螺钉拧到底,在装配的时候,又需要将螺钉拧出,即为了防止脱落,需要多做一次无效的螺纹连接固定,而通过压痕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增加压痕处的外螺纹与螺纹孔上的内螺纹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未拧紧的情况下螺钉脱落的情况,同时在压痕彻底拧进压线框后,不会影响其它螺纹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螺纹孔上设有内螺纹柱,通过所述改进,可以用于增加螺纹牙数,保证螺纹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未压线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线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压线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压线框,1.1、螺纹孔,2、螺钉,2.1、压痕,3、导电片,3.1、凸台,3.2、倒圆,4、内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压线框1和螺钉2,压线框1的一侧设有与螺钉2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1,所述螺钉2的插入端设有与螺钉2可分离的导电片3,所述压线框1远离螺钉2的内侧壁底端呈梯形,所述导电片3远离螺钉2的一侧设有与压线框1的内侧壁底端相契合的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侧边与内侧壁底端的梯形斜边相平行,所述凸台3.1的端面与凸台3.1的侧边的连接处设有倒圆3.2,所述螺钉2的插入端的螺纹上设有压痕2.1,所述螺纹孔1.1上设有内螺纹柱4。

在生产过程中,压痕2.1是通过模具冲压形成的,螺钉2上的因为压痕2.1的设计,使得螺钉2在拧进螺纹孔1.1时摩擦力会比较大,可以有效的避免螺钉2未完全拧入压线框1时出现松动的情况,但也因为摩擦力较大,会使得拧入深度难以把握,需要配合专用的限深治具来限制螺钉2拧入深度,恰好使螺钉2的压痕2.1在螺钉2再拧入半圈或者更小圈数的时候,实现压痕2.1脱离螺纹孔1.1,实现螺钉2的正常螺纹与螺纹孔1.1进行连接,若开始就将螺钉2的压痕2.1完全拧入压线框1内,在运输过程中,螺钉2虽然不会脱离压线框1,但还是会因为螺纹连接的存在的间隙出现螺钉2跳动的情况,容易使螺纹损坏。

如图2所示,因为螺纹孔1.1是通过压线框1的侧壁加工而成的,而一些压线框1的壁厚较薄,使得螺牙数量较少,不利于螺纹连接,为实现螺牙数量的最大化,会使用进行细螺纹加工,但因为压痕2.1的设计,细螺纹在大摩擦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损坏,故而增加内螺纹柱4的设计,保证产品的实用性。

如图3所示,导电片3在压线完成后,保证了梯形短边的导线连接的牢固性,斜边位置也可以对挤散出来的导线进行二次固定,不像弧形结构和V形结构的导电片3一样仍然存在连接的不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