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具有该辐射单元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2170发布日期:2019-09-06 20:2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具有该辐射单元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具有该辐射单元的天线。



背景技术:

多网并存的大局面下,留给运营商布署的天面资源越来越有限,多频段共面组阵成为各运营商的共同选择,各天线供应商也都朝着多频段共面、实现天线的小型化的方向进行技术迭代。

但是在多频段共面组阵下,多个频段辐射单元之间通常会互相干扰,且反射边界通常多而复杂,这导致±45°极化的辐射单元最终出来的极化特性恶化严重,以多频共面的三扇区天馈系统为例,覆盖区域内(-60°至+60°)难以获得良好的极化分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具有该辐射单元的天线,旨在减少不同频段之间的互耦以提升方向图的交叉极化鉴别率,尤其适用于多频共轴组阵的环境下,在覆盖区域内能获得较高的极化分集效果,具有较好的可批量生产性及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装配在反射板上以构成天线,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巴伦座、第一振子、第二振子和馈电芯,所述馈电芯装配在所述巴伦座内,所述第一振子和所述第二振子均固定在所述巴伦座上且所述第一振子和所述第二振子之间传输的电磁波产生正交极化,所述第一振子包括两个以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线呈对称设置的辐射臂,所述第二振子包括两个以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线呈对称设置的辐射臂,各所述辐射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巴伦座,所述第一振子的两个辐射臂的板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该竖直平面平行于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振子的两个辐射臂的板面位于另一个竖直平面内且该竖直平面平行于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辐射臂之间夹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臂的自由端具有耳部,所述耳部突出于所述辐射臂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耳部突出于所述辐射臂的上下两侧的部分为直角三角形状,且该部分的斜边朝向所述巴伦座。

进一步地,所述巴伦座包括四个连接柱和底板,四个连接柱和底板之间一体成型,各所述连接柱呈方形阵列排布在所述底板上,相邻的所述连接柱之间具有间隙,各所述连接柱内均具有中空通道,每一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辐射臂。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芯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柱的中空通道穿过后连接在与该连接柱以巴伦座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对侧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导电片从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穿过的连接柱相邻的所述连接柱的中空通道穿过后与该连接柱以所述巴伦座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对侧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和若干天线辐射单元,所述天线辐射单元装配在所述反射板的反射板面一侧且间隔设置,所述天线辐射单元为如上所述方案中的任意一种天线辐射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天线辐射单元及具有该辐射单元的天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在天线上采用的天线辐射单元的辐射臂仅在极化所在的方向上延伸,在电流分布上不会产生非极化方向的分量,这在多频段共面组阵时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极化特性的恶化,降低了不同频段之间的互耦,从而提升方向图的交叉极化鉴别率,尤其适用于多频共轴组阵的环境下,在覆盖区域内能获得较高的极化分集效果,具有较好的可批量生产性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辐射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辐射单元中巴伦座和辐射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辐射单元中馈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巴伦座;11、底板;12、连接柱;111、间隙;121、加强肋;122、触点;2、第一振子;3、第二振子;4、馈电芯;41、第一导电片;42、第二导电片;5、辐射臂;51、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天线(未示出)包括反射板和若干天线辐射单元,天线辐射单元装配在反射板的反射板面一侧且间隔设置,其中,天线辐射单元包括:巴伦座1、第一振子2、第二振子3和馈电芯4,馈电芯4装配在巴伦座1内,第一振子2和第二振子3均固定在巴伦座1上且第一振子2和第二振子3之间传输的电磁波产生正交极化,第一振子2包括两个以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线呈对称设置的辐射臂5,第二振子3包括两个以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线呈对称设置的辐射臂5,各辐射臂5的一端连接巴伦座1,第一振子2的两个辐射臂5的板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该竖直平面平行于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第二振子3的两个辐射臂5的板面位于另一个竖直平面内且该竖直平面平行于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

在天线上采用的天线辐射单元的辐射臂5仅在极化所在的方向上延伸,在电流分布上不会产生非极化方向的分量,这在多频段共面组阵时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极化特性的恶化,降低了不同频段之间的互耦,从而提升方向图的交叉极化鉴别率,尤其适用于多频共轴组阵的环境下,在覆盖区域内能获得较高的极化分集效果,具有较好的可批量生产性及经济效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巴伦座1包括四个连接柱12和底板11,四个连接柱12和底板11之间一体成型,各连接柱12呈方形阵列排布在底板11上,相邻的连接柱12之间具有间隙111,各连接柱12内均具有中空通道,连接柱12上中空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每个连接柱12的外壁上均具有两个加强肋121,加强肋121沿着连接柱12的延伸方向布置且加强肋121的底端与底板11连接,加强肋121可以使连接柱12与底板11之间更加牢固。

每一连接柱12的外壁上均连接有一个辐射臂5,相邻的连接柱12上的辐射臂5之间夹角为90°,在方形阵列的同一对角线上的两个连接柱12上的辐射臂5分别组成第一振子2和第二振子3,第一振子2和第二振子3呈±45°极化。在本实施例中,巴伦座1和辐射臂5一体压铸成型,辐射臂5为板状,辐射臂5的板面平行于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辐射臂5沿连接柱12径向延伸出的方向即为对应的振子极化时电流的流动方向,因此在电流分布上不会产生非极化方向的分量,使得交叉极化特性更优。辐射臂5的自由端具有耳部51,耳部51突出于辐射臂5的上下两个侧面,在本实施例中,耳部51突出于辐射臂5的侧面的部分为直角三角形状,且斜边靠向连接柱12,在其他实施例中,耳部51突出于辐射臂5的侧面的部分也可以为矩形、半圆形、梯形等。

馈电芯4包括第一导电片41和第二导电片42,第一导电片41从其中一个连接柱12的中空通道穿过后连接在与该连接柱12以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对侧连接柱12上,第二导电片42从与第一导电片41穿过的连接柱12相邻的连接柱12的中空通道穿过后与该连接柱12以巴伦座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对侧连接柱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41和第二导电片42隔离,四个连接柱12外壁的顶端均开设有缺口,并且互为对侧的连接柱12的缺口相对,被第一导电片41或第二导电片42穿过的连接柱12底端朝下延伸并突出于底板11的底面,未被第一导电片41或第二导电片42穿过的连接柱12上的缺口处均设置有两个触点122,两个触点122突出于缺口的底壁,两个触点122用于与从相应的对侧的连接柱12上的第一导电片41或第二导电片42的末端电连接,在本实施中,为了使第一导电片41和第二导电片42不接触,在第一导电片41和第二导电片42的交叉处相应地设置有下凹结构或上凸结构,从而使第一导电片41和第二导电片42错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