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940发布日期:2019-11-27 18:3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现有的变压器,过线槽的一端设置有一斜面,第一线圈绕置于所述骨架时,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插脚上,当在绕置第二线圈的时候,所述第一线圈自骨架固定在插脚上的一段必然与第二线圈相互接触,当接通电源的时候,会发生短路事故,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中的第一过线槽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顶面;能够避免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直接接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包括骨架,依次绕置在骨架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以及安装在所述骨架中的磁芯。所述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过线槽将所述第一挡块的端面分割成多个插脚座,所述插脚座上设置有插脚;所述第一过线槽往所述骨架一端延伸;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顶面。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槽底与所述骨架的端面平齐。

优选地,多个所述插脚座的外侧设置有绕线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块的两端向上延伸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过线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线槽中设置有隔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绕线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的上端面与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顶面,因此,在所述第一线圈绕置在所述在所述骨架时,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经过所述第一过线槽后分别与对应所述插脚连接,使用隔离膜包裹所述第一线圈,此时,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均卡进到所述所述第一过线槽中,避免了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接触,即使所述第二线圈的保护层出现破损情况,也不会出现短路事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的正视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的左视图。

图4位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2-图4,一种变压器,包括骨架1,依次绕置在骨架1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骨架1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磁芯2。所述骨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两所述挡板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块3和第二挡块4,所述第一挡块3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过线槽31。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线槽3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过线槽31将所述第一挡块3分割成五个插脚座32。所述插脚座32上设置有插脚5。

所述第一过线槽31自所述第一挡块3的外侧至所述骨架1延伸;所述第一过线槽31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顶面。由于所述第一过线槽31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顶面,因此,在所述第一线圈绕置在所述在所述骨架1时,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经过所述第一过线槽31后分别与对应所述插脚5连接,使用隔离膜包裹所述第一线圈,此时,所述第一过线槽31中的第一线圈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避免了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接触,即使所述第二线圈的保护层出现破损情况,也不会出现短路事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过线槽31的槽底与所述骨架1的上端面平齐。

较佳的,所述插脚5设置有四个,沿所述中间所述插脚座32镜像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线槽31沿所述中间所述插脚座32镜像对称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插脚座32的外侧设置有绕线台321。可将所述第一线圈绕置在第一绕线凸台321上后,再穿过所述第一过线槽31,不仅对所述第一线圈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增加了所述第一线圈绕置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块3的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块33。由于在焊锡时,每个插脚上的锡点的高度不一致,因此,通过所述限位块33在该变压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时,能够避空锡点,从而增加该变压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4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过线槽41。所述第二线圈绕置在所述骨架1后,可以穿过所述第二过线槽41固定在所述插脚5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线槽41中设置有隔板411。所述隔板411能够将经过所述第二过线槽41中的两根所述第二线圈分离,防止所述第二线圈接触发生短路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绕线台42。所述第二绕线凸台42可将所述第二线圈绕置在第二绕线凸台42上,对所述第二线圈起到固定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4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柱44。所述限位柱44在该变压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时,能够避空第二线圈与所述插脚5上的锡点。从而增加该变压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44的上端面与所述隔板411的上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绕线的时候,将第一线圈的一端部缠绕在所述插脚5上,再穿过对应所述第一过线槽31绕置在所述骨架主体1上,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穿过另一所述过线槽31,将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绕置在另一所述插脚5上。使用第一隔离膜包裹第一线圈的表面。将第二线圈的一端部缠绕在所述第二挡块4上的所述插脚5上,绕过所述第二绕线凸台42后,再穿过所述第二过线槽41绕,再绕置在所述第二隔离膜上;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过线槽41,将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绕置在对应的所述插脚5上。

因为所述第一过线槽31的槽底低于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使得第一线圈的两端均卡进到所述所述第一过线槽31中,避免了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接触出现短路事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