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型矿物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8628发布日期:2019-12-13 17:2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型矿物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矿物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矿物电缆是指在火焰燃烧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一定的时间安全运行的电缆。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由铜芯、矿物质绝缘材料、铜等金属护套组成。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耐火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不燃性,这种电缆在火灾情况下不仅能够保证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供电,还不会延燃、不产生有毒烟雾。矿物电缆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场所,传统的矿物绝缘电缆在着火后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继续供电,但存在耐压等级低,制造较为复杂,安装接线效率低,增加了材料和人工成本,效率低下,并且电缆长时间掩埋于地下,使得电缆的外护套出现磨损、划破等问题,导致电缆漏电以及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型矿物绝缘电缆,其有效提高了电缆的耐火和绝缘性能,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接线效率。

一种隔离型矿物绝缘电缆,包括至少两条线芯;所述线芯的外周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壁套接有分辨套;至少两条所述线芯的外侧包裹有绕包层;所述绕包层与线芯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绕包层的外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外侧设有塑料保护层;所述隔离层与塑料保护层之间填充有泡沫防火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层的材料为硅胶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硅胶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合使得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对线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不同所述线芯的分辨套的材料为不用颜色的颜料与聚氯乙烯混合而成。不同颜料便于工作人员接线,聚氯乙烯有良好的防水绝缘作用。

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pp绳或麻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pp绳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对线芯起到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绕包层采用铝箔或聚脂薄膜绕制而成。铝箔具有绝热作用,进一步保护线芯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云母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云母是良好的耐火绝缘材料,能够提高电缆的耐火性能,发生火灾时具有不延燃的特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离型电缆线的外围设有塑胶保护套,塑胶保护套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防水性,可保护长时间埋于地下的电缆,泡沫防火材料有效隔绝热源,避免电缆在火灾中烧毁增加财物的损失,隔离层能进一步阻断火势的蔓延,绕包层便于将填充物与线芯固定在一起,有利于其他涂层的套接;分辨套采用不同的颜色便于工作人员在操作中的辨别,提高工作效率,绝缘层能够对线芯起到漏电保护,通过上述方案,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接线时的效率和电缆的耐火性能,保证了电缆的长期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线芯;2-绝缘层;3-分辨套;4-填充物;5-绕包层;6-隔离层;7-泡沫防火材料;8-塑料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型矿物绝缘电缆,包括至少两条线芯1;线芯1的外周设有绝缘层2;绝缘层2的材料为硅胶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硅胶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合使得绝缘层2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对线芯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绝缘层2的外壁套接有分辨套3;不同所述线芯1的分辨套3的材料为不用颜色的颜料与聚氯乙烯混合而成,不同颜料便于工作人员接线,聚氯乙烯有良好的防水绝缘作用;至少两条线芯1的外侧包裹有绕包层5;绕包层5采用铝箔或聚脂薄膜绕制而成,铝箔具有绝热作用,进一步保护线芯1的正常使用;绕包层5与线芯1之间设有填充物4;填充物4为pp绳或麻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pp绳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对线芯1起到保护的作用;绕包层5的外围设有隔离层6;隔离层6为云母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云母是良好的耐火绝缘材料,能够提高电缆的耐火性能,发生火灾时具有不延燃的特性;隔离层6的外侧设有塑料保护层8;隔离层6与塑料保护层8之间填充有泡沫防火材料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隔离型电缆线的外围设有塑胶保护套,塑胶保护套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防水性,可保护长时间埋于地下的电缆,泡沫防火材料7有效隔绝热源,避免电缆在火灾中烧毁增加财物的损失,隔离层6能进一步阻断火势的蔓延,绕包层5便于将填充物4与线芯1固定在一起,有利于其他涂层的套接;分辨套3采用不同的颜色便于工作人员在操作中的辨别,提高工作效率,绝缘层2能够对线芯1起到漏电保护,通过上述方案,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接线时的效率和电缆的耐火性能,保证了电缆的长期稳定工作。

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