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监测螺旋式接地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9617发布日期:2019-12-06 18:2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监测螺旋式接地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式短路接地棒,特别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接地使用状态的螺旋式接地棒。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线路在停电检修时,为了避免意外送电或线路带有感应电,而引起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用短路接地棒挂在线路上,把线路直接对地短路,接地棒在使用中与线路没有挂接好,挂接位置不正确,会给现场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人身防护措施形同虚设,安全形势严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短路接地棒。

一种带监测螺旋式接地棒,包括,钩体(1)、滑块(9)、空心螺杆(3)以及绝缘操作杆(5),其特征在于:在滑块(9)的孔内安装有弹性电极组件,所述的弹性电极组件包括,弹簧(11)、电极护套(8)和电极(7),电极(7)装在电极护套(8)内,在电极护套(8)的外部装有弹簧(11),空心螺杆(3)上端旋入钩体(1)底部的螺孔后,插入滑块(9)的孔内,与弹性电极组件顶接,电极连接线穿过空心螺杆(3)及空心螺丝(10)与监测模块(4)连接,钩体连接线的端子被空心螺丝(10)锁紧固定在空心螺杆(3)的后部,并连接到监测模块(4)内部。

所述的弹簧(11)上端与电极护套(8)的沿部(16)顶接,下端与空心螺杆(3)的台阶部(19)顶接,当电极(7)头部受外力压迫时,在弹簧(11)的作用力下,电极(7)随电极护套(8)在空心螺杆(3)的运行间隙(18)内动作。

在电极护套(8)的两侧设有凸起筋(20),其凸起筋(20)插装在空心螺杆(3)上端的导向槽(22)内,使电极护套(8)在运行间隙(18)内上下移动的同时,保证电极组件与空心螺杆(3)同步转动。

所述的电极(7)与螺旋式接地棒钩体(1)上挂接的裸导线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回路,该电气连接回路经电极连接线和钩体连接线与监测模块(4)连接,通过监测模块(4)监测螺旋式接地棒的挂线状态信息。

在空心螺杆(3)的前端设有卡槽(17),连接卡片(12)卡入卡槽(17)后,通过铆钉与滑块(9)固定,使空心螺杆(3)与滑块(9)连接在一起,空心螺杆(3)的尾端插装在固定尼龙套(13)上,与空心螺杆(3)注塑在一起。

所述的固定尼龙套(13)插装在监测模块(4)的前部,并经铆钉固定,在绝缘操作杆(5)的前部外侧套装有塑胶套(14),监测模块(4)尾部的连接柄插入绝缘操作杆(5)内,通过铆钉将塑胶套(14)、绝缘操作杆(5)及监测模块(4)铆接在一起。

所述的电极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电极(7)底部的引线孔(21)内,另一端穿过空心螺杆(3)及空心螺丝(10)与监测模块(4)连接。

所述的电极(7)与螺旋接地棒的钩体(1)相互绝缘。

所述的电极(7)为黄铜电极。

所述的电极护套(8)为尼龙绝缘护套。

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准确完成螺旋式接地棒的挂线状态检测,让使用现场及远程监测中心后台的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所使用接地棒的工作状态,同时可以避免违规操作发生意外触电的伤亡事故,更加规范和健全了对接地棒的使用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护套和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螺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钩体1、螺栓2、空心螺杆3、监测模块4、绝缘操作杆5、操作手柄6、电极7、电极护套8、滑块9、空心螺丝10、弹簧11、连接片12、固定尼龙套13、塑胶套14、导轨15、沿部16、卡槽17、运行间隙18、台阶部19、凸起筋20、引线孔21、导向槽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监测螺旋式接地棒,包括,钩体1、滑块9、空心螺杆3以及绝缘操作杆5,其特征在于:在滑块9的孔内安装有弹性电极组件,所述的弹性电极组件包括,弹簧11、电极护套8和电极7,所述的电极7为黄铜电极,与螺旋接地棒的钩体1相互绝缘,电极护套8为尼龙绝缘护套。在电极护套8内装有电极7,电极护套8的外部装有弹簧11,空心螺杆3上端旋入钩体1底部的螺孔后,插入滑块9的孔内,与弹性电极组件顶接。电极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电极7底部的引线孔21内,另一端穿过空心螺杆3及空心螺丝10与监测模块4连接,钩体连接线的端子被空心螺丝10锁紧固定在空心螺杆3的后部,并连接到监测模块4内部。接地线一端经螺栓2与钩体1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弹簧11上端与电极护套8的沿部16顶接,下端与空心螺杆3的台阶部19顶接,当电极7头部受外力压迫时,在弹簧11的作用力下,电极7随电极护套8在空心螺杆3的运行间隙18内动作。

如图4、图5所示,在电极护套8的两侧设有凸起筋20,其凸起筋20插装在空心螺杆3上端的导向槽22内,使电极护套8在运行间隙18内上下移动的同时,保证电极组件与空心螺杆3同步转动。

在空心螺杆3的前端设有卡槽17,连接卡片12卡入卡槽17后,通过铆钉与滑块9固定,使空心螺杆3与滑块9连接在一起,空心螺杆3的尾端插装在固定尼龙套13上,与空心螺杆3注塑在一起。固定尼龙套13插装在监测模块4的前部,并经铆钉固定,在绝缘操作杆5的前部外侧套装有塑胶套14,监测模块4尾部的连接柄插入绝缘操作杆5内,通过铆钉将塑胶套14、绝缘操作杆5及监测模块4铆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螺旋接地棒的钩体1挂接在线路的裸导线上,通过顺时针旋转操作手柄6,使绝缘操作杆5和空心螺杆3在钩体1内螺纹的反作用力下,推动滑块9沿钩体1的导轨15向前运动,使电极7与线路裸导线接触,当电极7与线路裸导线接触后,因承受压力大于弹簧11的弹力,电极7被顶到滑块9的内部,使滑块9的锁紧面与线路裸导线接触,在弹簧11反作用力作用下,电极7与所挂接的线路裸导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以保证电极7与线路裸导线接触电阻良好,电极7与螺旋式接地棒钩体1上挂接的裸导线接触形成电气连接回路,该电气连接回路经电极连接线和钩体连接线与监测模块4连接,通过监测模块4监测螺旋式接地棒的挂线状态信息,监测模块4通过无线透传方式将检测到的挂线状态信息及为监测模块4供电电池的电量信息同时传给通信转发控制模块,由通信转发控制模块作出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后,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端计算机后台服务器中。

所述的监测模块4包括单片机、无线数传模块及供电电池,通过单片机外围硬件电路检测挂接线路信号状态和内部电池电压,将检测到的挂接线路状态和内部电池电压,通过串行通信方式传给无线数传模块的数据收发控制单片机,无线数传收发控制单片机内部程序自动完成通讯协议转换和数据收发控制,将数据通过无线发射电路发送到通信转发模块。

螺旋接地棒钩体1在挂线状态下,监测模块4会实时检测挂线状态,并定时将检测到的状态信息向通信转发控制模块发送,以供监测模块4在发生意外故障的情况时,通信转发控制模块能够以此做为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当监测模块4检测到螺旋接地棒从线路上摘除信号时,监测模块4会把摘除信号发送到通信转发控制模块后,自动断开电池电源以降低电池电量的损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