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4446发布日期:2019-10-22 21:1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



背景技术:

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通信设备中,从而向通信设备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目前,按键的按键触感是通过轴体与扭簧或卡簧的配合使用实现的,而现有的按键触感部件设计中,按压件的底面为平面且顶面为斜面,导台的顶面为斜面;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轴体上的按压件挤压扭簧使其沿着导台的斜面向下移动产生段落感,并通过扭簧的弹性性能驱动其复位与容置腔的壁面碰撞响声形成按键触感,但该按键触发方式,按压件与扭簧是同时上下移动的,该运动方式产生的运动误差大,导致按键触感触发时,按键未完成输入,或按键输入完成时,按键触感功能未触发,从而无法确保按键触感与按键输入的一致性,也容易让用户误认为按键已经损坏,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在加工过程中,需分别在壳体与轴体上加工相应的发声结构部分,加工步骤繁琐,同时分别在壳体与轴体上加工形成的发声结构部分,需能够配合进行使用,对加工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按键触感与按键输入一致性以及发声结构一体式的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包括壳体、用于开关输入的轴体以及用于驱动轴体复位的复位件,还包括开设于壳体的容置腔、设于容置腔的弹性件以及设于轴体且用于按压弹性件的按压件,该按压件包括用于按压弹性件使其导向移动的第一导向部、当弹性件复位时用于使其导向移动与容置腔内壁碰撞产生响声的第二导向部以及设于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凸起部,该凸起部与第一导向部之间设有延缓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于容置腔与第一导向部之间,所述容置腔设有用于固定弹性件另一端的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按压件还包括滑动部,且滑动部、第一导向部、凸起部以及第二导向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按压件还包括用于防止弹性件复位过量的第一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按压件还包括用于防止弹性件运动过量的第二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用于限制弹性件初始位置的第三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用于供灯体光线透出的透光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部的外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外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端面为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延缓部为向凸起部内侧凹陷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在轴体下移时,弹性件依次经过第一导向部、延缓部、凸起部以及第二导向部后与容置腔内壁碰撞产生响声形成按键触感,以确保弹性件与容置腔发生碰撞的同时,轴体恰好与输入元件形成信号输入,即按键触感与按键输入同时产生,实现了按键输入与按键手感的一致性,同时在轴体下移过程中,按压件沿竖直方向运动,而弹性件沿水平方式运动,这样的运动方式运动误差小,使按键输入与按键手感的一致性更容易得到保证,可靠性强,此外采用一体式的发声结构设计,以避免现有的需分别在壳体与轴体上加工相应发声结构部分的复杂工序,加工更加的便捷,同时加工形成的发声结构结构更加的稳定,使用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中隐藏上壳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中隐藏上壳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中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带有一体式发声结构的按键,包括壳体1、用于开关输入的轴体2以及用于驱动轴体2复位的复位件3,还包括开设于壳体1的容置腔4、设于容置腔4的弹性件5以及设于轴体2且用于按压弹性件5的按压件6,该按压件6包括用于按压弹性件5使其导向移动的第一导向部60、当弹性件5复位时用于使其导向移动与容置腔4内壁碰撞产生响声的第二导向部61以及设于第一导向部60与第二导向部61之间的凸起部62,该凸起部62与第一导向部60之间设有延缓部63。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5为扭簧或卡簧;优选的,所述复位件3为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以及轴体2的底部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部60与第二导向部61既可为斜面,也可为弧形面,所述第一导向部60的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导向部61的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凸起部62的端面为弧形面;优选的,所述延缓部63为向凸起部62内侧凹陷的凹槽,且凹槽的两端分别与凸起部62以及第一导向部60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按压轴体2使其向下移动,同时按压件6对扭簧进行按压并驱动其向下移动,此时由于第一导向部60的设计,在按压件6下移的过程中,扭簧逐渐沿着第一导向部60的表面进行移动,此时轴体2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扭簧的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当扭簧从第一导向部60完全移出时,此时扭簧位于第一导向部60与凸起部62之间的延缓部63,并对扭簧的运动起到阻挡的作用,随着轴体2的继续下移,扭簧从延缓部63移出并进入凸起部62,且由于凸起部62为弧形面,扭簧从凸起部62底部逐渐移动至凸起部62中部时,此时扭簧位于凸起部62外径最长的位置,随即通过扭簧弹性的作用驱动其沿着第二导向部61的表面逐渐进行上移,当扭簧上移至第二导向部61的最高点时会与容置腔4的内壁发生碰撞产生响声,从而形成了按键触感,而此过程中恰好实现了按键的输入,按键输入完成后,复位件3会驱动轴体2向上进行复位,此时扭簧会沿着按压件6复位至初始的位置,即在轴体2进行复位时,扭簧也同时进行复位,以确保下一次按键按压时按键触感功能与按键输入功能的稳定使用。

在轴体2下移时,弹性件5依次经过第一导向部60、延缓部63、凸起部62以及第二导向部61后与容置腔4内壁碰撞产生响声形成按键触感,以确保弹性件5与容置腔4发生碰撞的同时,轴体2恰好与输入元件形成信号输入,即按键触感与按键输入同时产生,实现了按键输入与按键手感的一致性,同时在轴体2下移过程中,按压件6沿竖直方向运动,而弹性件5沿水平方式运动,这样的运动方式运动误差小,使按键输入与按键手感的一致性更容易得到保证,可靠性强,此外采用一体式的发声结构设计,避免了需分别在壳体1以及按压件6加工相对应发声结构的复杂工序,减少了加工工序,加工更加的便捷,同时加工形成的发声结构结构更加的稳定,使用稳定性更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设于容置腔4与第一导向部60之间,所述容置腔4设有用于固定弹性件5另一端的固定座40。在实际应用中,按压件6按压弹性件5时,弹性件5会以固定安装于固定座40的部位为支点倾斜的向下移动,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6还包括滑动部64,且滑动部64、第一导向部60、凸起部62以及第二导向部61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滑动部64为竖直的平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6还包括用于防止弹性件5复位过量的第一限位部65。当弹性件5复位时,第一限位部65用于限制弹性件5的复位行程,以避免由于弹性件5的复位过量,导致按键触感结构失效的现象发生,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6还包括用于防止弹性件5运动过量的第二限位部66。当弹性件5从第一导向部60移出时,第二限位部66用于防止弹性件5移出行程过大而导致弹性件5从按压件6移出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按键触感结构失效或弹性件5与容置腔4内壁碰撞声音较小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在实际加工时,第一限位部65与第二限位部66为一体加工成型或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装配形成,且第一限位部65与第二限位部66整体结构的截面形状为L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4的内壁设有用于限制弹性件5初始位置的第三限位部41。当弹性件5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三限位部41用于限制弹性件5移动,以避免弹性件5在未按压轴体2时弹性件5发生移动,导致按键触感结构失效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开设有用于供灯体光线透出的透光区7。优选的,透光区7为开设于按键壳体1的透光槽,若PCB板上焊接有LED灯时,LED灯发出的光线会从透光区7发出,并照射在按键键帽的字符上以提醒用户目前按键属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60的外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弹性件5沿着第一导向部60的表面逐渐移出,以确保按键触感功能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部61的外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弹性件5沿着第二导向部61的表面逐渐移动,最后与容置腔4的内壁发生碰撞产生响声,从而形成按键触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62的端面为弧形面。在实际应用中,弹性件5从延缓部63移出时位于弧形面的底部,随着按压件6的下移,弹性件5会随之移动至弧形面的中,此时弹性件5位于弧形面外径最长的位置,随即通过弹性件5弹性的作用驱动其沿着第二导向部61的表面逐渐进行上移,最后与容置腔4的内壁发生碰撞产生响声,从而形成按键触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延缓部63为向凸起部62内侧凹陷的凹槽。在实际应用中,弹性件5从第一导向部60移出时,会迅速进入凹槽内,对弹性件5的移动形成一定的阻隔,此时利用阻隔的时间使弹性件5最后与容置腔4内壁发生碰撞时,轴体2恰好与输入元件配合使用完成输入,从而实现了按键触感与按键输入的一致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