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581发布日期:2019-11-05 23:4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以电源为动力的新型绿色环保产品,已经受到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锂离子电池以其寿命超长、性价比高、可快速充电及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之一。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到高的防水防尘要求,如超声波焊,打胶等工艺的处理,但是这对锂电池组的售后检测带来极大的困难。

目前,市场上针对待检测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大多数都是采取拆解外壳后再利用检测工具检测,这不仅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对锂电池组外壳造成损坏、还会造成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能够减少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维修检测时的难度,不用拆开锂电池外壳就能对锂电池组进行快速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插口、检测插头和用于将检测到的电池信息转换为可视数据的信号处理器,所述检测插头连接信号处理器,所述检测插口固定在锂电池外壳上,所述检测插头可插拔设置在检测插口上,锂电池组内设有用于电池内部管理的保护板,所述检测插口连接在保护板内部电路上,所述信号处理器通过检测插头插设在检测插口上从保护板采集锂电池的电池信息。

锂电池组检测时,检测员将检测插头插入检测插口中,将信号处理器与锂电池组内部的保护板连接,通过保护板获取电池组内部的电池信息,信号处理器最终将采集到的电池信息转换为向检测员显示的数字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能够最大化提取锂电池组的电池信息,且不破坏锂电池组外壳结构,保证锂电池组外壳以及锂电池组内部的结构完整。

二、检测员直接将检测插头插入锂电池组上的检测插口中就能对锂电池组进行电池信息检测,使得锂电池检测更加快速便捷,提高电池的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用于发送锂电池组内部的电池信息的检测触点,所述检测触点连接保护板内部电路,所述插口插针通过检测触点连接保护板。

优选的,所述检测插口上设有用于采集电池信息的插口插针,所述插口插针贯穿设置在检测插口上,插口插针的一端连接采集触点,插口插针的另一端裸露在检测插口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检测插头上设有插头插针,检测时,所述检测插头插设在检测插口内,所述插头插针的一端连接插口插针裸露在检测插口的一端,插头插针的另一端连接信号处理器。插口插针和插头插针相互配合导通电池信号,方便信号的传输和锂电池组电池信息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检测触点包括用于采集电池信息的A采集点和B采集点,还包括用于接地输出的接地采集点。

优选的,所述检测插口上设有三个插口插针,三个所述插口插针分别连接A采集点、B采集点和接地采集点。

优选的,所述检测插口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检测插头上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凹槽和限位凸块的形状相同;检测插头插设在检测插口中时,限位凸块位于限位凹槽中,保证检测插头和检测插口的连接稳固性。

优选的,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连接检测插头和信号处理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检测插口和检测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插口;11、插口插针;12、限位凹槽;2、检测插头;21、插头插针;22、信号线;23、限位凸块;3、信号处理器;4、外壳;5、保护板;51、检测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锂电池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插口1、检测插头2和用于将检测到的电池信息转换为可视数据的信号处理器3,锂电池组内设有用于电池内部管理的保护板5。信号处理器3通过检测插口1和检测插头2从保护板5上采集锂电池组内部的电池信息。保护板5上设有用于发送锂电池组内部的电池信息的检测触点51,检测触点51连接保护板5上的内部电路,在本实施例中,锂电池组为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组,保护板5指的是用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内部的带有电池管理系统的BMS板。通过从BMS板对电池信息进行采集,本实施例能够采集的电池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组总电压信号、电池组单串电压信号以及电池组电压差信号。

为了方便锂电池组的检测,检测插口1固定在锂电池组外壳4上,检测插头2可插拔设置在检测插口1上,需要检测时,将检测插头2插入检测插口1中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将检测插头2从检测插口1中拔出。整个过程不会对锂电池组外壳4和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一插一拔就能完整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快捷,便于检测装置的固定。

如图2所示为锂电池组外壳4上检测插口1和检测插头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检测插头2和检测插口1的连接和电池信息的传输稳定,检测插口1和检测插头2内部设置有插针。检测插口1中设置有插口插针11,插口插针11贯穿设置在检测插口1上,插口插针11的一端位于锂电池组内部,另一端裸露在检测插口1外部,插口插针11位于锂电池组内部的一端与相应保护板5上的检测触点51接触。

检测插头2上设有插头插针21,插头插针21的一端裸露在检测插头2的外侧,另一端在检测插头2的内部,通过信号线22与信号处理器3连接。为了保证检测插头2和检测插口1能够稳固连接,检测插口1上设有限位凹槽12,检测插头2设有插头插针2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块23,限位凹槽12和限位凸块23的形状相同,检测插头2插设在检测插口1中时,限位凸块23位于限位凹槽12中。进行锂电池组检测时,检测插头2插设在检测插口1内, 通过限位凹槽12和限位凸块23相互卡合固定。此时,插头插针21连接插口插针11裸露在检测插口1的一端,将整个测量电路打通。整个电力的采集过程和步骤为:S1:保护板5内部电路采集锂电池组的电池信息,并通过检测触点51发送电池信息;S2:检测插头2插入检测插口1中,插口插针11与插头插针21连接,传递电池信息;S3:信号处理器3接收电池信息,并将电池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器3采用AD转化技术,采集到锂电池组的电池信息后,将电路中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3采用锂电池检测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将数字信号进行小时,且能够分次采集,避免数据重复。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板5上设有三个检测触点51,分别为用于采集电池信息的A采集点与B采集点,和用于接地输出的接地采集点。如图2所示,为了对三个检测触点51的采集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插口插针11、插头插针21以及相应的信号线22也有三条,分别与A采集点、B采集点和接地采集点一一对应。A采集点、B采集点以及接地采集点连接锂电池组内部锂电池BMS引出的接线端子。A采集点控制信号为VMEN-电压监控信号,VMEN上外接上拉电阻,当低电平信号输入到VMEN引脚上时,信号处理器3监测电压输出;当VMEN输出低电平中断信号时,信号处理器3的检测采集对象发生变化,每一个脉冲信号监测一次单芯电压。B采集点的控制信号为VMON-输出单电芯电压的一半,接地采集点为GND-信号输出地。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