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交联辐照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2083发布日期:2019-09-29 16:5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低压交联辐照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联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交联辐照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聚氯乙烯电力电缆由于自身的固有原因,导体长期最高工作温度不能太高,只能在70℃以下,制约了电力电缆的功率和适用范围。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307458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低压辐照交联电力电缆,包括2-5根绝缘线芯,所述的绝缘线芯是由导体和辐照交联绝缘层构成,在绝缘线芯外由里及外设有绕包衬层和护套层,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绝缘线芯中的导体截面为圆形。优点是:绝缘线芯中的导体为圆形结构,使绝缘线芯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辐照牵引时可以随意旋转,使绝缘线芯可以均匀接受辐照剂量,达到交联均匀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通过将导体设置成圆形以保证绝缘线芯能够均匀地接收辐照,以保证交联均匀,但是普通塑料绝缘电缆阻燃性较差,加入阻燃剂后,电绝缘性降低,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雾,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的生命都有极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良好的阻燃性能、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同时具有抗冲击性的低压交联辐照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压交联辐照电缆,包括多个导体、分别套设于多个导体外侧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绝缘套和套设于绝缘套外侧的保护套,每个所述第一绝缘套的外侧均套设有阻燃包带,所述第一绝缘套与保护套之间套设有由低烟无卤材料制成的第二绝缘套,第二绝缘套与保护套之间套设有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层,多个导体沿着第二绝缘套的轴线的外环面上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体的外侧设置第一绝缘套与第二绝缘套以保证导体的绝缘性能,同时第一绝缘套与第二绝缘套具有阻燃、并且燃烧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第二绝缘套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烟雾,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第二绝缘套的外侧设置聚乙烯泡沫层来提高电缆在使用时的抗冲击性与耐腐蚀性,以保证电缆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第一绝缘套之间均设有多个杆状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杆状填料来保证相邻两个第一绝缘套之间的紧密性,第一绝缘套内的导体在使用时不会偏移,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状填料的外侧设有扇形填料,所所述扇形填料具有弹性,所述扇形填料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杆状填料插设于连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扇状填料从而将相邻两个第一绝缘套之间的空间填充的更加密实,以进一步提升导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形填料的外环面由多个连接柱相互连接而成,每个所述连接柱的横截面均为正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柱设置成正六边形的柱体以保证扇形填料能够与周围的侧壁紧密贴合,并且正六边形能够保证扇形填料与周围接触时的摩擦力更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绝缘套的中心位置处同轴设置有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绝缘套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导向杆来与周围的多个第一绝缘套的外侧紧密接触,以进一步对多个第一绝缘套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包括金属层和套设于金属层外侧的由玄武岩纤维布构成的隔热阻燃层,所述金属层由多个金属铜丝的侧壁相互紧贴并环绕成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金属层来对每个第一绝缘层内的导体的信号进行屏蔽,以保证导体的信号不会散发到外界与影响导体信号的强度,而后设置隔热阻燃层来进一步提升电缆的阻燃性能,并防止电缆内部的热量散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还包括套设于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层外侧的铝带铠装套,所述铝带铠装套的外侧套设有橡胶保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绝缘套的外侧设置铠装绝缘套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并提升电缆的抗腐蚀能力,通过在铝带铠装套的外侧设置橡胶保护套来提高电缆的减振性能,抗磨损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铝带铠装套的外环面为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铝带铠装套设置成波浪形来加强电缆的抗翻折性能,强度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绝缘套与第二绝缘套均设置成阻燃与环保的材料并且在第二绝缘套与保护套之间设置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以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燃烧时不会有有毒气体产生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第一绝缘套之间均设置杆状材料来保证多个导体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状填料的外侧设置扇形填料来保证相邻两个第一绝缘套之间的空间填充的更加密实,以进一步提升导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铝带铠装层与橡胶套爆炸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第一绝缘套;21、阻燃包带;3、第二绝缘套;4、保护套;41、金属层;42、隔热阻燃层;43、铝带铠装套;44、橡胶套;5、扇形填料;51、填料块;52、连接柱;6、杆状填料;7、导向杆;8、交联聚乙烯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低压交联辐照电联,包括导体1、第一绝缘套2、第二绝缘套3和保护套4。第一绝缘套2共有三个,导体1共有三组并分设于三个第一绝缘套2内,第一绝缘套2由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与耐腐蚀性能,并且燃烧时不会产生氯化氢等有毒气体,更加环保。

第一绝缘套2的外侧套设有阻燃包带21,其由涤纶短纤维材料并且浸渍无卤低烟胶黏剂而制成,这样在电缆发生短路时,电缆不会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保护套4包括设于阻燃包带21外侧的金属层41、隔热阻燃层42以及设于第二绝缘层外侧的铝带铠装套43,金属层41由多根铜丝环套绝缘包带的外表面均匀布设而成,隔热阻燃层42呈圆柱形并套设于金属层41的外侧,阻燃隔热层由玄武岩纤维布材料制成。通过设置金属层41来对每个第一绝缘层内的导体1的信号进行屏蔽,以保证导体1的信号不会散发到外界与影响导体1信号的强度,而后设置隔热阻燃层42来进一步提升电缆的阻燃性能,并防止电缆内部的热量散发。

相邻两个隔热阻燃层42之间均设有扇形填料5,扇形填料5的内侧由实心的扇形的填料块51和设于填料块51外侧的多个连接柱52组成,多个连接柱52均为沿着第二绝缘套3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多个连接柱5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并且连接柱52的一侧与填料块5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隔热阻燃层42或第二绝缘套3紧贴。

每个填料块51内均开设有两个圆形的连接孔,连接孔为长条孔并且内部均开设有杆状填料6,连接柱52与填料块51均由橡胶制成,杆状填料6由硬质的塑料制成,这样连接柱52能够与周围的隔热阻燃层42和第二绝缘套3的侧壁紧贴,以保证扇形填料5与周围接触时的摩擦力更大,并且扇形填料5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吸收振动,故而抗冲击性能更强,导向杆7插入到连接孔内以加强扇形填料5的强度,同时将相邻两个隔热阻燃层42之间的空间填充的更加密实,以进一步提升导体1的稳定性。三个隔热阻燃层42之间的位置处插设有导向杆7,导向杆7与第二绝缘套3同轴设置并且与三个隔热阻燃层42的侧壁相互紧贴,通过在第二绝缘套3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导向杆7来与周围的多个第一绝缘套2的外侧紧密接触,以进一步对多个第一绝缘套2进行限位。

第二绝缘套3套设于三个隔热阻燃层42的外侧,三个第一绝缘套2沿着第二绝缘套3的轴线的外环面方向均匀设置,第二绝缘套3由绝缘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低烟无卤电缆,绝缘聚乙烯材料绝缘性能好,并且同样具有良好的抗阻燃形,并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烟雾,更加环保。

第二绝缘套3的外侧套设有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层8,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层8,能够提高在使用时的抗冲击性与耐腐蚀性,以保证电缆的寿命。铝带铠装套43位于辐照交联聚乙烯泡沫层8的外侧,铝带铠装套43的外环面为沿其轴线方向呈波浪形排布,并且铝带铠装套43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44,橡胶套44的外环面同样为铝带铠装套43相适配的波浪形。通过在第二绝缘套3的外侧设置铠装绝缘套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并提升电缆的抗腐蚀能力,通过在铝带铠装套43的外侧设置橡胶保护套4来提高电缆的减振性能,抗磨损性能。通过将铝带铠装套43与橡胶套44设置成波浪形来加强电缆的抗翻折性能,强度更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