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8942发布日期:2019-09-17 20:1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提高,电池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将电池包内的热量带走,容易引发热失控甚至着火,同时还需要保证电池包中每个电池单元的温度均匀性,因此电池包换热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目前的口琴管式换热板设计存在着与电池单元间换热面积小、以及因不同流道间流量分配不均匀引起的电池单元间的温度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其能够增强不同流道间流量分配的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结构,其包括第一换热主体以及第一前密封板;第一换热主体包括第一上板、第一下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以及NC个第一隔板;NC为正整数;第一上板、第一下板、第一左侧板以及第一右侧板围成用于收容换热介质的第一换热腔;NC个第一隔板沿横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之间,将第一换热腔沿横向分隔为NC+1个供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第一前密封板设置于第一换热主体沿纵向的第一端;第一前密封板与第一上板、第一下板以及第一右侧板在纵向的第一端密封,第一左侧板与第一前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一端间隔开且形成第一进液口;第i个第一隔板与第一前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一端间隔开,i=1,2,...,NC;第一左侧板、NC个第一隔板、第一右侧板、第一上板、第一下板与第一前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一端围成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进流区;换热介质从第一进液口经过第一进流区进入各第一流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NC个第一隔板沿横向等间距地间隔设置于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之间;在第一换热主体沿纵向的第一端处,第一左侧板沿纵向与第一前密封板间隔的距离为第一基准距离,x0表示第一基准距离,10mm≤x0≤45mm,第i个第一隔板沿纵向与第一前密封板间隔的距离为第i个第一纵向距离,xi表示第i个第一纵向距离,第i个第一隔板沿横向与第一左侧板之间的距离为第i个第一横向距离,zi表示第i个第一横向距离;第一基准距离、第i个第一纵向距离与第i个第一横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若0<zi<Nb/5,xi=(5zi/6Nb+1)*x0,

若Nb/5<zi<2Nb/5,xi=(5zi/6Nb+4/3)*x0,

若2Nb/5<zi<3Nb/5,xi=(-5zi/2Nb+2)*x0,

若3Nb/5<zi<4Nb/5,xi=(-4zi/3Nb+13/10)*x0,

若4Nb/5<zi<Nb,xi=(-7zi/6Nb+7/6)*x0;

其中,N表示第一流道的数量,N=NC+1,b表示各第一流道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还包括第一后密封板,设置于第一换热主体沿纵向的第二端并封闭第一换热腔;第i个第一隔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间隔开,第一左侧板、NC个第一隔板、第一右侧板、第一上板、第一下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围成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出流区;第一左侧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间隔开且形成第一出液口,进入各第一流道内的换热介质经由第一出流区从第一出液口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主体还包括第一集流部,第一集流部内设有第一前集流腔,第一前集流腔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第一前集流腔沿纵向朝向第一前密封板延伸且开设有沿纵向向外敞开的第一前开口,换热介质经由第一前开口沿纵向进入第一前集流腔之后沿横向进入第一进液口。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集流部沿纵向延伸,第一集流部还设有第一后集流腔,第一后集流腔与第一前集流腔间隔开且不连通,第一后集流腔与第一出液口连通,第一后集流腔沿纵向朝向第一后密封板延伸且开设有沿纵向敞开第一后开口,从第一出液口沿横向流出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一后集流腔之后沿纵向从第一后开口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集流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后集流腔与第一前集流腔之间;换热结构还包括第一前止挡件和第一后止挡件,第一前止挡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前集流腔之间,第一后止挡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后集流腔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还包括第一后密封板和第二换热主体;第一后密封板设置于第一换热主体沿纵向的第二端并封闭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主体与第一换热主体沿横向拼接;第i个第一隔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间隔开,第一左侧板、NC个第一隔板、第一右侧板、第一上板、第一下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围成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出流区;第二换热主体包括第二上板、第二下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以及ND个第二隔板;ND为正整数;第二上板、第二下板、第二左侧板以及第二右侧板围成用于收容换热介质的第二换热腔;第二左侧板沿纵向连接于第一换热主体的第一右侧板;ND个第二隔板沿横向间隔设置于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之间,将第二换热腔沿横向分隔为ND+1个供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第一前密封板还与第二上板、第二下板、第二左侧板以及第二右侧板在纵向的第一端密封,第一后密封板还与第二上板、第二下板以及第二右侧板在纵向的第二端密封,第一右侧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间隔开,第二左侧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间隔开且形成第二进液口,第一出流区与第二进液口连通;第j个第二隔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间隔开,j=1,2,...,ND,第二左侧板、ND个第二隔板、第二右侧板、第二上板、第二下板与第一后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二端围成沿横向延伸的第二进流区;来自第一出流区的换热介质从第二进液口经过第二进流区进入各第二流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ND个第二隔板沿横向等间距地间隔设置于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之间;在第二换热主体沿纵向的第二端处,第二左侧板沿纵向与第一后密封板间隔的距离为第二基准距离,y0表示第二基准距离,10mm≤y0≤45mm,第j个第二隔板沿纵向与第一后密封板间隔的距离为第j个第二纵向距离,yj表示第j个第二纵向距离,第j个第二隔板沿横向与第二左侧板之间的距离为第j个第二横向距离,hj表示第j个第二横向距离;第二基准距离、第j个第二纵向距离与第j个第二横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若0<hj<Mw/5,yj=(-5hj/3Mw+1)*y0,

若Mw/5<hj<2Mw/5,yj=(-5hj/6Mw+5/6)*y0,

若2Md/5<hj<3Md/5,yj=(-5hj/4Mw+1)*y0,

若3Md/5<hj<4Md/5,yj=(-2hj/3Mw+13/20)*y0,

若4Md/5<hj<Md,yj=(-7hj/12Mw+7/12)*y0;

其中,M表示第二流道的数量,M=ND+1,w表示各第二流道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j个第二隔板与第一前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一端间隔开,第二左侧板、ND个第二隔板、第二右侧板、第二上板、第二下板与第一前密封板围成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出流区;第二右侧板与第一前密封板在纵向的第一端间隔开且形成第二出液口,进入各第二流道内的换热介质经由第二出流区从第二出液口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换热主体沿纵向的第二端处,ND个第二隔板与第一前密封板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换热主体还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第二集流部,第二集流部内设有第二前集流腔,第二前集流腔与第二出液口连通,第二前集流腔沿纵向朝向第一前密封板延伸且开设有沿纵向向外敞开的第二前开口,换热介质经由第二出液口沿横向进入第二前集流腔之后从第二前开口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还包括第二前止挡件,设置于第二前集流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从第一进液口进入的换热介质流向第一进流区,换热介质除了沿横向继续向前流动外,还在各个方向上作随机的脉动形成小漩涡而使流动不稳定,第一进流区能够影响换热介质流动的稳定性,降低换热介质进入第一流道时的冲击力,并且在经过第一进流区后进入各第一流道的流量更均匀,从而增强不同第一流道间流量分配的均匀性,提高换热结构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换热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换热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图3的换热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第一前密封板和第二前密封板未示出。

图6是图4的换热结构的前视图,其中第一前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未示出。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第一前密封板和第二前密封板未示出。

图8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的电池包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换热结构 261第二前集流腔

1第一换热主体 261a第二前开口

11第一上板 C2第二换热腔

12第一下板 F2第二流道

13第一左侧板 I2第二进液口

14第一右侧板 A2第二进流区

15第一隔板 S2第二出流区

16第一集流部 O2第二出液口

161第一前集流腔 3A第一前密封板

161a第一前开口 31A第一前通孔

162第一后集流腔 32A第二前通孔

162a第一后开口 3B第一后密封板

163第一连接部 31B第一后通孔

C1第一换热腔 4A第一前止挡件

F1第一流道 4B第一后止挡件

I1第一进液口 4C第二前止挡件

A1第一进流区 D1进水管

S1第一出流区 D2出水管

O1第一出液口 L纵向

2第二换热主体 T横向

21第二上板 E1第一端

22第二下板 E2第二端

23第二左侧板 G加强筋

24第二右侧板 P电池包

25第二隔板 P1电池模组

26第二集流部 P2箱体

P21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100包括第一换热主体1以及第一前密封板3A,换热结构100还可包括第一后密封板3B、第二换热主体2、第一前止挡件4A、第一后止挡件4B以及第二前止挡件4C。第一前密封板3A设置于第一换热主体1沿纵向L的第一端E1,第一后密封板3B设置于第一换热主体1沿纵向L的第二端E2,第二换热主体2与第一换热主体1沿横向T拼接。

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换热主体1包括第一上板11、第一下板12、第一左侧板13、第一右侧板14以及NC个第一隔板15。其中,NC为正整数。第一换热主体1还可包括第一集流部16。第一换热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型材,具体可由铝型材挤压成型而制成,第一上板11、第一下板12、第一左侧板13、第一右侧板14、NC个第一隔板15以及第一集流部16是一体成型的第一换热主体1的组成部分。

参照图1至图7,第一上板11、第一下板12、第一左侧板13以及第一右侧板14围成用于收容换热介质的第一换热腔C1,NC个第一隔板15沿横向T间隔设置于第一左侧板13和第一右侧板14之间,将第一换热腔C1沿横向T分隔为NC+1个供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F1,第一前密封板3A与第一上板11、第一下板12以及第一右侧板14在纵向L的第一端E1密封,第一左侧板13与第一前密封板3A在纵向L的第一端E1间隔开且形成第一进液口I1,第i个第一隔板15与第一前密封板3A在纵向L的第一端E1间隔开,i=1,2,...,NC,第一左侧板13、NC个第一隔板15、第一右侧板14、第一上板11、第一下板12与第一前密封板3A在纵向L的第一端E1围成沿横向T延伸的第一进流区A1,换热介质从第一进液口I1经过第一进流区A1进入各第一流道F1内。从第一进液口I1进入的换热介质流向第一进流区A1,换热介质除了沿横向T继续向前流动外,还在各个方向上作随机的脉动形成小漩涡而使流动不稳定,第一进流区A1能够影响换热介质流动的稳定性,降低换热介质进入第一流道F1时的冲击力,并且在经过第一进流区A1后进入各第一流道F1的流量更均匀,从而增强不同第一流道F1间流量分配的均匀性,提高换热结构100的换热效率。如果换热介质沿轴向L直接进入各第一流道F1,换热介质的直接冲击作用和小漩涡的形成,使换热介质流进各第一流道F1的流量明显不均匀。

第一进流区A1的形状影响各第一流道F1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对第一进流区A1的形状进行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各第一流道F1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参照图1和图3,NC个第一隔板15沿横向T等间距地间隔设置于第一左侧板13和第一右侧板14之间,在第一换热主体1沿纵向L的第一端E1处,第一左侧板13沿纵向L与第一前密封板3A间隔的距离为第一基准距离,x0表示第一基准距离,10mm≤x0≤45mm,第i个第一隔板15沿纵向L与第一前密封板3A间隔的距离为第i个第一纵向距离,xi表示第i个第一纵向距离,第i个第一隔板15沿横向T与第一左侧板13之间的距离为第i个第一横向距离,zi表示第i个第一横向距离;第一基准距离、第i个第一纵向距离与第i个第一横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若0<zi<Nb/5,xi=(5zi/6Nb+1)*x0,

若Nb/5<zi<2Nb/5,xi=(5zi/6Nb+4/3)*x0,

若2Nb/5<zi<3Nb/5,xi=(-5zi/2Nb+2)*x0,

若3Nb/5<zi<4Nb/5,xi=(-4zi/3Nb+13/10)*x0,

若4Nb/5<zi<Nb,xi=(-7zi/6Nb+7/6)*x0;

其中,N表示第一流道F1的数量,N=NC+1,b表示各第一流道F1的宽度。其中,计算得出的xi的数值可上下波动20%。形成的第一进流区A1的形状为如图1和图3所示的扇形,从第一左侧板13侧起,第一隔板15沿纵向L与第一前密封板3A间隔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具体地,第一隔板15沿横向T与第一左侧板13之间的距离大于0且小于Nb/5时,第一隔板15沿纵向L与第一前密封板3A间隔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隔板15沿横向T与第一左侧板13之间的距离大于Nb/5且小于Nb时,第一隔板15沿纵向L与第一前密封板3A间隔的距离逐渐减小。这样的形状设计使各第一流道F1的流量分配更均匀,各第一流道F1的流量分配与换热面积直接相关,流量分配越均匀,换热结构100的换热面积越大,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第一进流区A1的形状设计不限于图1和图3所示的扇形,只要能够提高第一流道F1的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均可。

第一集流部16的设置一方面作为换热介质流入流出的集流和缓冲区域,另一方面作为换热结构100的边框增加结构强度,如图1、图3至图7所示,第一集流部16内设有第一前集流腔161,第一前集流腔161与第一进液口I1连通,第一前集流腔161沿纵向L朝向第一前密封板3A延伸且开设有沿纵向L向外敞开的第一前开口161a,换热介质经由第一前开口161a沿纵向L进入第一前集流腔161之后沿横向T进入第一进液口I1。第一前集流腔161与第一进液口I1形成L形入流,降低换热介质流入换热结构100时的冲击力并且起到集流的作用。进一步地,第一前密封板3A还封闭第一前集流腔161,且第一前密封板3A上设置有第一前通孔31A,第一前通孔31A与第一前开口161a沿纵向L相面对。通过进水管D1连接于第一前通孔31A,从外部向换热结构100通入换热介质。

参照图1至图7,设置第一后密封板3B与第一换热主体1、第一前密封板3A配合形成封闭的换热回路。第一后密封板3B封闭第一换热腔C1,第i个第一隔板15与第一后密封板3B在纵向L的第二端E2间隔开,第一左侧板13、NC个第一隔板15、第一右侧板14、第一上板11、第一下板12与第一后密封板3B围成沿横向T延伸的第一出流区S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左侧板13与第一后密封板3B在纵向L的第二端E2间隔开且形成第一出液口O1,进入各第一流道F1内的换热介质经由第一出流区S1从第一出液口O1流出。从第一进液口I1流入的换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进流区A1、第一流道F1以及第一出流区S1,最后从第一出液口O1流出,从而形成换热回路。在第一换热主体1沿纵向L的第二端E2处,NC个第一隔板15与第一后密封板3B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当然,NC个第一隔板15与第一后密封板3B之间间隔的距离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集流部16还设有第一后集流腔162,第一后集流腔162与第一前集流腔161间隔开且不连通,第一后集流腔162与第一出液口O1连通,第一后集流腔162沿纵向L朝向第一后密封板3B延伸且开设有沿纵向L敞开第一后开口162a,从第一出液口O1沿横向T流出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一后集流腔162之后沿纵向L从第一后开口162a流出。第一后集流腔162作为换热介质流出时的集流和缓冲区域。进一步地,第一后密封板3B还封闭第一后集流腔162,且第一后密封板3B上设置有第一后通孔31B,第一后通孔31B与第一后开口162a相面对。通过出水管D2连接于第一后通孔31B,换热介质流出换热结构100后从出水管D2流出。第一集流部16还设置沿纵向L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63,第一连接部163连接于第一后集流腔162与第一前集流腔161之间,第一前止挡件4A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63和第一前集流腔161之间,第一后止挡件4B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63和第一后集流腔162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第一换热主体1的成型工艺,第一集流部16的第一前集流腔161、第一后集流腔162以及第一连接部163可能为一体成型结构,共同形成一空腔,第一前止挡件4A用于阻挡第一前集流腔161与第一连接部163的连通,第一后止挡件4B用于阻挡第一后集流腔162与第一连接部163的连通。也可以设计第一连接部163为实心结构将第一后集流腔162与第一前集流腔161间隔开而不连通。

如图3至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换热主体2与第一换热主体1、第一前密封板3A以及第一后密封板3B配合形成换热回路。第二换热主体2与第一换热主体1可通过拼焊连接。第二换热主体2包括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第二左侧板23、第二右侧板24以及ND个第二隔板25。其中,ND为正整数。第二换热主体2还可包括沿纵向L延伸的第二集流部26。与第一换热主体1一样,第二换热主体2也可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型材,具体可由铝型材挤压成型而制成,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第二左侧板23、第二右侧板24、ND个第二隔板25以及第二集流部26是一体成型的第二换热主体2的组成部分。

参照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第二左侧板23以及第二右侧板24围成用于收容换热介质的第二换热腔C2,第二左侧板23沿纵向L连接于第一换热主体1的第一右侧板14,ND个第二隔板25沿横向T间隔设置于第二左侧板23和第二右侧板24之间,将第二换热腔C2沿横向T分隔为ND+1个供换热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F2,第一前密封板3A还与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第二左侧板23以及第二右侧板24在纵向L的第一端E1密封,第一后密封板3B还与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以及第二右侧板24在纵向L的第二端E2密封,第一右侧板14与第一后密封板3B在纵向L的第二端E2间隔开,第二左侧板23与第一后密封板3B在纵向L的第二端E2间隔开且形成第二进液口I2,第一出流区S1与第二进液口I2连通。第j个第二隔板25与第一后密封板3B在纵向L的第二端E2间隔开,j=1,2,...,ND,第二左侧板23、ND个第二隔板25、第二右侧板24、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与第一后密封板3B在纵向L的第二端E2围成沿横向T延伸的第二进流区A2,来自第一出流区S1的换热介质从第二进液口I2经过第二进流区A2进入各第二流道F2内。

在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从第一进液口I1流入的换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进流区A1、第一流道F1、第一出流区S1、第二进液口I2、第二进流区A2、第二流道F2后流出,从而形成换热回路。整个换热回路呈U形设计,这样流经第一换热主体1和第二换热主体2的换热介质流量相当,保证换热结构3的换热介质流量分配均匀的同时能够增大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具体地,第j个第二隔板25与第一前密封板3A在纵向L的第一端E1间隔开,第二左侧板23、ND个第二隔板25、第二右侧板24、第二上板21、第二下板22与第一前密封板3A围成沿横向T延伸的第二出流区S2,第二右侧板24与第一前密封板3A在纵向L的第一端E1间隔开且形成第二出液口O2,进入各第二流道F2内的换热介质经由第二出流区S2从第二出液口O2流出。在第二换热主体2沿纵向L的第二端E2处,ND个第二隔板25与第一前密封板3A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当然,NC个第一隔板15与第一前密封板3A之间间隔的距离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与第一进流区A1类似,第二进流区A2的形状影响各第二流道F2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对第二进流区A2的形状进行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各第二流道F2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如图3所示,ND个第二隔板25沿横向T等间距地间隔设置于第二左侧板23和第二右侧板24之间,在第二换热主体2沿纵向L的第二端E2处,第二左侧板23沿纵向L与第一后密封板3B间隔的距离为第二基准距离,y0表示第二基准距离,10mm≤y0≤45mm,第j个第二隔板25沿纵向L与第一后密封板3B间隔的距离为第j个第二纵向距离,yj表示第j个第二纵向距离,第j个第二隔板25沿横向T与第二左侧板23之间的距离为第j个第二横向距离,hj表示第j个第二横向距离;第二基准距离、第j个第二纵向距离与第j个第二横向距离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若0<hj<Mw/5,yj=(-5hj/3Mw+1)*y0,

若Mw/5<hj<2Mw/5,yj=(-5hj/6Mw+5/6)*y0,

若2Md/5<hj<3Md/5,yj=(-5hj/4Mw+1)*y0,

若3Md/5<hj<4Md/5,yj=(-2hj/3Mw+13/20)*y0,

若4Md/5<hj<Md,yj=(-7hj/12Mw+7/12)*y0;

其中,M表示第二流道F2的数量,M=ND+1,w表示各第二流道F2的宽度。其中,计算得出的yj的数值可上下波动20%。形成的第二进流区A2的形状为如图3所示的扇形,从第二左侧板23侧起,第二隔板25沿纵向L与第一后密封板3B间隔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二进流区A2的形状设计不限于图3所示的扇形,只要能够提高第二流道F2的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均可。

在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集流部16的功能类似,第二集流部26的设置一方面作为换热介质流出的集流和缓冲区域,另一方面作为换热结构100的边框增加结构强度。第二集流部26内设有第二前集流腔261,第二前集流腔261与第二出液口O2连通,第二前集流腔261沿纵向L朝向第一前密封板3A延伸且开设有沿纵向L向外敞开的第二前开口261a,换热介质经由第二出液口O2沿横向T进入第二前集流腔261之后从第二前开口261a流出。第二前集流腔261作为换热介质流出时的集流和缓冲区域。进一步地,第一前密封板3A还封闭第二前集流腔261,且第一前密封板3A上设置有第二前通孔32A,第二前通孔32A与第二前开口261a沿纵向L相面对。通过出水管D2连接于第二前通孔32A,换热介质流出换热结构100后从出水管D2流出。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集流部26可沿纵向L延伸至第一后密封板3B,第二前止挡件6C设置于第二前集流腔261中,来控制第二前集流腔261的容积。第二集流部26也可如图7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需要第二前止挡件6C。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集流部16和第二集流部26内可成型有加强筋G,以进一步增加换热结构100的结构强度。第一前止挡件4A、第一后止挡件4B和第二前止挡件6C可为堵胶。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100可用于电池包P的热交换,电池包P包括电池模组P1和箱体P2,箱体P2包括设置于电池模组P1的底部的换热结构100以及与换热结构100配合的横梁P21,用于收容电池模组P1。换热结构100既可以用作底板支撑电池模组P1,还可以作为与箱体P2集成的热交换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100用于电池包P的热交换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换热结构100与电池模组P1间的换热效率,提供换热效率,从而使电池温度控制在合适的区间内,并且换热结构100中不同流道(第一流道F1、第二流道F2)流量分配的均匀性高,减小因换热不均引起的电池模组P1间的温度差。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