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散热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8919发布日期:2019-09-17 20:1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集成式散热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大力发展,其复杂的运行工况对动力电池的高放电倍率有迫切的需求,而高倍率放电又会使电池产生大量的热,只有有效的将热量导出才能保证电池的有效寿命,同时还需要保证导热的一套热管理装置不能占用车辆的太多空间,且要减少电耗。

目前行业内大多采用强冷与弱冷搭配的使用方式来给电池系统降温,这就需要一套换热器(空调制冷)和一套散热器(自然风冷),在整车布置时需要占用很大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旨在解决目前对电池系统降温的降温设备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散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换热器、散热器和送风机构;其中,换热器和散热器分别连接于送风机构的两侧,送风机构分别向换热器和换热器独立送风。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送风机构包括:框架,换热器和散热器分别连接于框架的两侧。双面风扇机构,双面风扇机构与框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双面风扇机构包括:双轴电机、挡风板和两个风扇;其中,两个风扇分别与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相连接;挡风板设置于两个风扇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挡风板设置有第一穿设孔,双轴电机穿设于第一穿设孔且与挡风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每个风扇均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开设有第二穿设孔,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穿设于对应的第二穿设孔且与对应的连接板相连接;多个扇叶,各扇叶沿连接板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框架包括:筒体和两个端板;其中,筒体的壁面设置有镂空结构,双面风扇机构连接于筒体内;两个端板均开设有通孔,两个端板分别连接于筒体的两端,并且,各通孔与双面风扇机构的两侧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镂空结构为多个,并且,各镂空结构沿筒体的壁面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两个端板均开设有连接孔,换热器和散热器通过连接孔分别与两个端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集成式散热装置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中,当该集成式散热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由于换热器和散热器共用一个送风机构,因此可避免换热器和散热器单独配备送风设备而造成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送风机构向两侧送风是互相独立的,因此送风机构在实现将换热器和散热器集成为一体的同时,还可保证正常送风。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集成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该车辆具有集成式散热装置,由于换热器和散热器共用一个送风机构,因此可避免换热器和散热器单独配备送风设备而造成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送风机构向两侧送风是互相独立的,因此送风机构在实现将换热器和散热器集成为一体的同时,还可保证正常送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散热装置中,送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散热装置中,未安装风扇的送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散热装置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集成式散热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散热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换热器2、散热器3和送风机构1。其中,换热器2和散热器3分别连接于送风机构1的两侧,即换热器2和散热器3通过送风机构1 集成为一体。送风机构1为双面出风,从而可以分别向位于其两侧的换热器2 和散热器3送风,且向两侧送风是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具体实施时,换热器 2为板式换热器。

本实施例中,当该集成式散热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由于换热器2和散热器3共用一个送风机构1,因此可避免换热器2和散热器3单独配备送风设备而造成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送风机构1向两侧送风是互相独立的,因此送风机构1在实现将换热器2和散热器3集成为一体的同时,还可保证正常送风。

参见图2和图3,送风机构1包括:框架11和双面风扇机构12。其中,换热器2和散热器3分别连接于框架11的两侧,双面风扇机构12与框架11 相连接,框架11为双面风扇机构12提供支撑点。

双面风扇机构12包括:双轴电机121、挡风板122和两个风扇123。其中,两个风扇123分别与双轴电机121的两个输出轴124相连接,挡风板122设置于两个风扇123之间且与框架11相连接,从而将两个风扇123分隔开,以防止两个风扇123的进风互相影响。具体实施时,双轴电机121与框架11螺栓连接或铸造为一体。

挡风板12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穿设孔(图中未标示),双轴电机121 穿设于第一穿设孔且与挡风板122相连接,以实现挡风板122设置于两个风扇 123之间。

参见图4,每个风扇123均包括:连接板125和多个扇叶127。其中,连接板12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穿设孔126,双轴电机121的输出轴124分别穿设于对应的第二穿设孔126且与对应的连接板125相连接。多个扇叶127沿连接板125的周向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框架11包括:筒体111和两个端板112。其中,筒体111 的壁面开设有镂空结构113,镂空结构113作为风扇123的进风口,实现风扇 123的散热。双面风扇机构12的挡风板122的周边与筒体111的内壁相连接。两个端板112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通孔114,且两个端板112分别连接于筒体111的两端,两个通孔114分别与双面风扇机构12的两个风扇123一一对应,以使两个风扇123裸露,从而实现向换热器2和散热器3送风。具体实施时,镂空结构113为多个,各镂空结构113沿筒体111的壁面的周向设置,以提高风扇123的散热效率。每个端板112均开设有连接孔115,换热器2和散热器 3通过连接孔115分别与两个端板112相连接。

综上,本实施例中,

车辆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集成式散热装置,其中,集成式散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参见集成式散热装置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该车辆具有集成式散热装置,由于换热器2和散热器3共用一个送风机构 1,因此可避免换热器2和散热器3单独配备送风设备而造成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送风机构1向两侧送风是互相独立的,因此送风机构1在实现将换热器2和散热器3集成为一体的同时,还可保证正常送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