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6152发布日期:2019-08-23 22:1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窗帘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窗帘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窗帘开关大都安装在靠近窗口的墙壁上,常通过电线与窗帘电机电连接,使用时,拨动窗帘开关面板上的按键即可控制窗帘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窗帘的打开或关闭。现有的窗帘开关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使得该窗帘开关的两个按键同时拨动至接通状态,从而该窗帘开关容易引发误操作,甚至容易引发安全隐患,且该窗帘开关存在结构设计复杂、成本高、性能不可靠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的窗帘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窗帘开关,包括底座、两个按板、两个分别与按板联动设置的开关钮子、罩盖在两个开关钮子上的压板、两个分别与各开关钮子联动设置的动触桥、两个与各动触桥相配合的静触头、与两个动触桥相连接的导电片,所述的压板上对应两个按板处活动设置有一个拨动杆,所述的拨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呈V型的联动部,所述的联动部包括第一拨动脚、第二拨动脚,所述的第一拨动脚、第二拨动脚分别朝向两个按板方向延伸且抵触在两个按板的内壁上,且构成拨动杆与两个按板的联动配合。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在两个按板之间设置有拨动杆,该拨动杆与两个按板联动配合,从而该拨动杆可避免两个按板同时拨动至接通位置,从而提高了该窗帘开关工作的可靠性,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可有效避免误操作,且该窗帘开关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特别地,所述的拨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卡接部,该卡接部上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与弧形卡槽设置有卡接孔,该卡接孔内设置有与弧形卡槽相配合的转轴,所述的卡接部穿插在卡接孔内,所述的弧形卡槽卡合在转轴上且构成拨动杆与压板的转动连接配合。拨动杆采用卡接配合的方式连接,便于拨动杆与压板的装配,且拨动杆可绕转轴自由转动,避免拨动杆与两个按板卡死,保证了按板按压顺畅,有利于提升产品质感。

特别地,所述的导电片上对应两个动触桥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抵触部,所述的两个抵触部分别抵触在两个动触桥的下端面上,且导电片上设置有一个折弯连接片,该折弯连接片的一端连接在进线接线端子上。在导电片上设置有与两个动触桥电连接的抵触部,该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拨动杆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电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窗帘开关,包括底座10、两个按板11、两个分别与按板11联动设置的开关钮子12、罩盖在两个开关钮子12上的压板13、两个分别与各开关钮子12联动设置的动触桥14、两个与各动触桥14相配合的静触头15、与两个动触桥14相连接的导电片16,所述的压板13上对应两个按板11处活动设置有一个拨动杆17,所述的拨动杆17的上端设置有呈V型的联动部171,所述的联动部171包括第一拨动脚172、第二拨动脚173,所述的第一拨动脚172、第二拨动脚173分别朝向两个按板11方向延伸且抵触在两个按板11的内壁上,且构成拨动杆17与两个按板11的联动配合。

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拨动杆17的下端设置有卡接部174,该卡接部174上设置有弧形卡槽175,所述的压板13上设置有与弧形卡槽175设置有卡接孔131,该卡接孔131内设置有与弧形卡槽175相配合的转轴132,所述的卡接部174穿插在卡接孔131内,所述的弧形卡槽175卡合在转轴132上且构成拨动杆17与压板13的转动连接配合。拨动杆采用卡接配合的方式连接,便于拨动杆与压板的装配,且拨动杆可绕转轴自由转动,避免拨动杆与两个按板卡死,保证了按板按压顺畅,有利于提升产品质感。所述的导电片16上对应两个动触桥14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抵触部161,所述的两个抵触部161分别抵触在两个动触桥14的下端面上,且导电片16上设置有一个折弯连接片162,该折弯连接片162的一端连接在进线接线端子18上。在导电片上设置有与两个动触桥电连接的抵触部,该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两个按板之间设置有拨动杆,该拨动杆与两个按板联动配合,从而该拨动杆可避免两个按板同时拨动至接通位置,从而提高了该窗帘开关工作的可靠性,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可有效避免误操作,且该窗帘开关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