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8029发布日期:2019-11-12 22:5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连接是电工作业的一项基本工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导线连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电工作业中,导线中间接头的连接,常用的方法是用端子排压接。但由于电力生产环境的限制,两根导线头的连接不得不应用直接绞接的方法,即将两导线的接合端先各自剥除其绝缘胶层,再把裸露的金属导线相互缠结而形成连接,并利用绝缘胶带包裹在连接处,完成两电线的组合连接。比如发电厂生产现场各种气动执行机构的动力气源控制电磁阀的接线,这种直接绞接的方法应用的非常普遍。这种接线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对于软导线和硬导线的连接,该接线方法往往会出现因接线不牢靠而导致虚接的情况,可靠性差;2、绝缘胶带缠绕不良,会产生接头进水导电而产生短接现象;3、对于发电厂等机组较多的企业,大规模的使用该接线方法,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4、当遇到单个独立设备的引出线为双线芯或三线芯多股软导线时,多组导线的连接完全依靠绝缘胶带来隔离,一旦绝缘胶带发生破损,则会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有效防水的防水接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防水接线装置,包括隔离件、密封橡胶垫、外护套以及环形螺帽;所述隔离件包括固定柱,在所述固定柱的长度方向上固定设有三个与所述固定柱等长的隔板,形成三个隔离仓,且三个所述隔离仓在所述固定柱的横截面上相互隔离;

在所述隔离件上套设有所述外护套,且所述外护套的长度大于所述隔离件的长度;

在所述隔离件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密封橡胶垫,在所述密封橡胶垫上开设有三个导线孔,每个所述导线孔对应一个所述隔离仓,所述导线孔的孔径小于导线的直径;

所述外护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环形螺帽相匹配的内螺纹,并与所述环形螺帽螺接;所述外护套的另一端一体设有卡台,所述环形螺帽和所述卡台分别与设于所述隔离件两端的所述密封橡胶垫紧密贴合;

所述外护套为绝缘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柱和所述隔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护套形状、大小均匹配,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三个穿线孔,每个所述穿线孔对应一个所述隔离仓,所述穿线孔的孔径大于导线的直径。

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隔离仓内均设有接线件,所述接线件包括接线柱、压线片、紧固螺钉以及铜导片;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线柱均镶嵌于所述固定柱上,在所述铜导片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线片和所述铜导片后,与所述接线柱螺接。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隔离件一侧的所述导线孔孔径小于远离所述隔离件一侧的所述导线孔孔径。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密封橡胶垫相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在所述密封橡胶垫与所述固定板相接触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对于双股导线和三股导线的连接,将每组待连接的导线分别置于一个隔离仓内进行连接,可有效避免导线混线造成的安全事故;2、接线端完全装在外护套内部,只有进线和出线的两端与外界接触,而这两端又通过密封橡胶垫实现了良好的密封,且由于接线处可能接触到的水分一般都不会有压力,密封橡胶垫可保证良好的防水防潮功能;3、接线件可保证导线可靠连接,避免了常规的直接绞接出现接线不牢靠而导致虚接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4、体积小巧,可自由穿过电缆穿线管或包塑金属软管,满足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隔离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中:隔离件1、固定柱1.1、隔板1.2、固定板1.3、穿线孔1.4、卡台1.5、密封橡胶垫2、外护套3、环形螺帽4、导线孔5、接线件6、接线柱6.1、压线片6.2、紧固螺钉6.3、铜导片6.4、导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防水接线装置,包括隔离件1、密封橡胶垫2、外护套3以及环形螺帽4;

隔离件1包括固定柱1.1,在固定柱1.1的长度方向上固定设有三个与固定柱1.1等长的隔板1.2,形成三个隔离仓,且三个隔离仓在固定柱1.1的横截面上相互隔离;隔离件1还包括固定板1.3,固定柱1.1和隔板1.2的两端均与固定板1.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3上开设有三个穿线孔1.4,每个穿线孔1.4对应一个隔离仓,穿线孔1.4的孔径大于导线7的直径。

在隔离件1上套设有外护套3,外护套3为绝缘材质,且外护套3的长度大于隔离件1的长度,固定板1.3与外护套3形状、大小均匹配,确保隔离件1可以顺利套设于外护套3内;

在隔离件1的两端均设有密封橡胶垫2,在密封橡胶垫2上开设有三个导线孔5,每个导线孔5对应一个隔离仓,导线孔5的孔径小于导线7的直径;由于密封橡胶垫2上的导线孔5的直径小于导线7的直径,所以密封橡胶垫2上的导线孔5对导线7的绝缘层产生挤压,从而很好地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靠近隔离件1一侧的导线孔5孔径小于远离隔离件1一侧的导线孔5的孔径,便于导线7穿过。

固定板1.3与密封橡胶垫2相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在密封橡胶垫2与固定板1.3相接触的一侧设有凸起,卡槽与凸起过盈配合,可使固定板1.3与密封橡胶垫2相对固定,可防止在旋拧环形螺帽4的时候使固定板1.3与密封橡胶垫2相互错位而造成导线7发生弯折。

外护套3的一端设有与环形螺帽4相匹配的内螺纹,并与环形螺帽4螺接;外护套3的另一端一体设有卡台1.5,卡台1.5和环形螺帽4分别与设于隔离件1两端的密封橡胶垫2紧密贴合;固定板1.3可进一步确保环形螺帽4和卡台1.5分别与两个密封橡胶垫2紧密贴合,保证密封效果。

在每个隔离仓内均设有接线件6,接线件6包括接线柱6.1、压线片6.2、紧固螺钉6.3以及铜导片6.4;每个隔离仓内的接线件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线柱6.1均镶嵌于固定柱1.1上,在铜导片6.4上开设有两个通孔,紧固螺钉6.3依次穿过压线片6.2和铜导片6.4后,与接线柱6.1螺接。将待连接的一根导线7的导线头套设在一个接线件6的铜导片6.4与压线片6.2之间的紧固螺钉6.3上,将待连接的另一根导线7的导线头套设在另一个接线件6的铜导片6.4与压线片6.2之间的紧固螺钉6.3上,分别通过旋拧紧固螺钉6.3压迫压线片6.2,使导线7压死在压线片6.2与铜导片6.4之间,通过铜导片6.4实现两根导线7的电连接。且每个隔离仓内接线件6的位置相互错开,确保三个隔离仓内的接线柱6.1不在固定柱1.1的同一位置,可减小固定柱1.1的直径,进而减小本实施例的体积。

使用说明:

在使用本实施例进行接线时,首先将一根待连接的导线7依次穿过一个环形螺帽4、一个密封橡胶垫2上的导线孔5和隔离件1一端的固定板1.3上的穿线孔1.4,再将另一根待连接的导线7从设有卡台1.5的外护套3的一端穿进,再从外护套3的另一端穿出,之后依次穿过另一个密封橡胶垫2上的导线孔5和隔离件1另一端的固定板1.3上的穿线孔1.4,且两根导线7同时进入同一隔离仓内;将待连接的两根导线7的导线头弯折成圆环状、钩状等,以便于将其套设在紧固螺钉6.3上;将待连接的一根导线7的导线头套设在一个接线件6的铜导片6.4与压线片6.2之间的紧固螺钉6.3上,将待连接的另一根导线7的导线头套设在另一个接线件6的铜导片6.4与压线片6.2之间的紧固螺钉6.3上,分别通过旋拧紧固螺钉6.3压迫压线片6.2,使导线7压死在压线片6.2与铜导片6.4之间,最终通过铜导片6.4实现两根导线7的电连接;之后将外护套3套设于隔离件1和两个密封橡胶垫2上,并通过旋拧环形螺帽4,使环形螺帽4与外护套3的螺接,并使环形螺帽4与密封橡胶垫2紧密贴合,同时,压迫卡台1.5与另一个密封橡胶垫2也紧密贴合,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双股导线和三股导线的连接,将每组待连接的导线7分别置于一个隔离仓内进行连接,可有效避免导线混线造成的安全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