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435发布日期:2019-11-27 18:4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路用连接器,尤指一种具双重防水效果的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设备于需要连接电源或信号等各种电路时,常见是于电线两端分别固定有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再通过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快速插接而形成电性连结;然而,该连接器处为整体电路相对容易因为水浸或受潮而发生故障的部位,又许多电子设备是使用于室外、潮湿或温差变化大的环境中,该连接器对于防水功能的要求非常高,许多业者开发出具备防水性功能的连接器,该防水连接器常见是于外壳与外盖的连接处加装有垫片或垫圈,借此阻隔该连接处所形成的间隙,使连接器的外部与内部形成基本的阻隔防水效果,但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该垫片或垫圈皆是先置入于该连接器的内部,并将外盖以锁设方式组装于该外壳上,令该外盖能配合该外壳夹紧该垫片或垫圈,但于锁设该外盖时经常因为施力点与非施力点所产生的挤压力不同,导致该垫片或垫圈并非平整地夹设于该连接器内,不平整所产生的间隙将降低该连接器的防水效果,再者,就算于组装后经过测试符合其连接器所要求的防水性,该垫片或垫圈在长时间使用后或热胀冷缩时,皆仍可能因为弹性疲劳或收缩等因素导致该垫片或垫圈失去防水功能,此为已知连接器长期存在有防水效果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有:

一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于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一端子;以及

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于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端子,且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互接形成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的电性导通,又该第二连接件于其另一面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插置固定有第二端子,又该第二连接件于该容置空间的外围环设有一边框,且该边框于其两相对边处对称皆设有一扣合槽,又该第二连接件于该容置空间处依序置入有一防水垫与一盖板,且该盖板的两端皆凸设有一扣合块,并由该扣合块卡合该扣合槽而形成定位,另该第二连接件的该边框与该盖板的相接处以一热融胶层形成间隙的填封。

进一步地,其中两个该扣合槽皆贯穿至该边框的外壁面,且该边框的外壁面以二热融胶部填封该扣合槽。

进一步地,其中该边框处间隔剖设有复数个缺槽,且该第二端子一体延伸有一连接片,而该连接片由该缺槽处穿出,又该盖板的边缘凸设有复数个抵压块,且该抵压块配合容设于全部该缺槽内,并由该抵压块对该连接片形成抵压固定。

进一步地,其中该热融胶层延伸有一辅助胶层,且该辅助胶层填封于该缺槽与该抵压块之间的整个表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盖板的外周缘内凹形成有一填料槽,并由该填料槽提高该边框、该盖板与该热融胶层之间的黏合面积。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二连接件于该边框的内周缘处凸设有一挡环,且该防水垫夹合于该盖板与该挡环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二连接件形成有复数个隔板,且各该隔板之间装设有该第二端子,又该第二连接件于该些隔板之间另设置有一底板,并由该隔板与该底板构成该第二端子处的一l字形开口,且该第一端子通过该l字形开口呈多角度地插入连接该第二端子。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连接件结合有一密封件,且该密封件开设有复数个穿孔,且该穿孔穿设有该第一端子,又该密封件呈直角状地形成有一侧边板,而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互接时令该密封件配合该侧边板抵压于该第二连接件的l字形开口。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二端子平行地设有二板片,并由二个该板片间隔形成有一插入端,又该板片皆开设有一镂空口,且该板片的镂空口于邻近该插入端的一侧边缘皆连接有一朝内凸设的弧形部,并由两个该弧形部间隔形成有最短距离的一夹持间距,又该弧形部于该插入端的相反方向皆延伸有一呈平板状的夹持片,两个该夹持片之间的间隙由该弧形部端向其自由端逐渐缩小,并由两个该夹持片间隔形成有最短距离的一调整间距,该弧形部未用以导电连接时该调整间距小于该夹持间距。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端子呈长方形板状地形成有一尖部与一根部,且该第一端子的根部厚度大于该弧形部的夹持间距,且该第一端子的尖部由该导电端子的插入端插入两个该弧形部之间以令该弧形部受推挤而向外弹性变形,且该弧形部的夹持间距构成该第一端子的根部的最紧夹持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连接器,该第二连接件于设有该第二端子的另一面以该边框围设有该容置空间,并于该边框处开设有该扣合槽,又该防水垫与盖板依序置入于该容置空间,令该盖板的扣合块扣合于该扣合槽,让该防水垫平整夹设于该第二端子与该盖板之间,借此构成第一道的防水阻隔效果,又于该盖板与该边框的连接处固定有该热融胶层,借此于该第二连接件处稳定结合该盖板,并兼具以该热融胶层构成第二道的防水阻隔效果,以利用双层阻挡有效提高其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连接器,该热融胶层填满于该盖板的填料层并黏合该第二连接件的边框,借此通过该填料槽提高该边框、该盖板与该热融胶层之间的黏合面积,进而提高其固定强度与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连接器,该第二连接件的边框处开设有复数个该缺槽,让该第二端子的连接片能由该缺槽穿出,又该盖板的抵压块穿设于该缺槽处,并抵压该连接片形成对该第二端子的夹合固定,又该热融胶层固定于该边框与该盖板的连接端,并由该热融胶层延伸至该抵压块与该缺槽之间的整个表面,借此提高该边框与该盖板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连接器,该第二端子的两个该弧形部间隔形成有最短距离的夹持间距,又该弧形部于该插入端的相反方向皆延伸有一呈平板状的夹持片,两个该夹持片之间的间隙由该弧形部端向其自由端逐渐缩小,并由两个该夹持片间隔形成有最短距离的调整间距,该弧形部未用以导电连接时该调整间距小于该夹持间距,又于该弧形部用以导电连接时该调整间距等于或大于该夹持间距,并通过该夹持片的扩张量补偿该弧形部所不足的夹持力,该第一端子根部挤压两个该弧形部,并于该弧形部的夹持间距构成于该第一端子的根部的最紧夹持位置,而该最紧夹持位置将相对远离该第一端子的尖部,即该第一端子的根部远离该尖部的一端至该尖部的距离形成防脱落距离,进而有效地降低该第二端子与该第一端子受震动而跳脱分离的情况,以提高其导电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作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未黏合辅助胶层前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黏合辅助胶层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视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端子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电连接的作动示意图。

其中:

第一连接件-10;第一端子-11;密封件-12;穿孔-121;侧边板-122;

第二连接件-20;第二端子-21;隔板-211;底板-212;l字形开口-213;锁接部-214;连接片-215;板片-2101;插入端-2102;镂空口-2103;弧形部-2104;夹持片-2105;垫片-22;容置空间-23;边框-24;扣合槽-241;挡环-242;缺槽-243;防水垫-25;盖板-26;扣合块-261;抵压块-262;填料槽-263;热融胶层-27;辅助胶层-271;热融胶部-272;

夹持间距-m1;调整间距-m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特点能更明显易懂,兹配合以下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相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先请由图1、图2与图3所示,一种防水连接器,其包括有:一第一连接件10与一第二连接件20,一第一连接件10于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一端子11,该第一连接件10结合有一密封件12,且该密封件12开设有复数个穿孔121,并由该穿孔121提供该第一端子11的穿设,又该密封件12呈直角状形成有一侧边板122,一第二连接件20于一面设有复数个第二端子21,且该第一端子11与该第二端子21互接形成该第一连接件10与该第二连接件20的电性导通,该第二连接件20形成有复数个隔板211,且该隔板211之间用于装设该第二端子21,又该第二连接件20于该些隔板211之间另设置有一底板212,并由该隔板211与该底板212构成该第二端子21处的一l字形开口213,使该第一端子11能利用该l字形开口213呈多角度地插入连接该第二端子21,同时该第一端子11与该第二端子21互接时让该密封件12配合该侧边板122抵压于该第二连接件20的该l字形开口213,又该第二连接件20外缘凸设有二锁接部214,且该第二连接件20由该第二端子21处套设有一垫片22,并由该垫片22抵靠于该锁接部214,能于该第二连接件20以该锁接部214对外连结时配合该垫片22形成防水效果。其中,该第二连接件20于设有该第二端子21的另一面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3,容置空间23提供该第二端子21的插置固定,又该第二连接件20于该容置空间23的外围环设有一边框24,且该边框24于两相对边处对称皆设有一扣合槽241,以及该第二连接件20于该边框24的内周缘处凸设有一挡环242,又该第二连接件20于该容置空间23处依序置入有一防水垫25与一盖板26,该防水垫25夹合于该盖板26与该挡环242之间,且该盖板26的两端皆凸设有一扣合块261,并由该扣合块261卡合该扣合槽241而形成定位效果,两个该扣合槽241皆贯穿至该边框24的外壁面,且该边框24的外壁面以二热融胶部272填封该扣合槽241,进而形成该扣合槽241与该扣合块261之间的防水阻隔;又该边框24处间隔剖设有复数个缺槽243,且该第二端子21一体延伸有一连接片215,而该连接片215由该缺槽243处穿出,该盖板26边缘凸设有复数个抵压块262,抵压块262配合容设于全部该缺槽243内,并由该抵压块262对该连接片215形成抵压固定,另该第二连接件20的该边框24与该盖板26的相接处以一热融胶层27形成间隙的填封,且该盖板26外周缘内凹形成有一填料槽263,并由该填料槽263提高该边框24、该盖板26与该热融胶层27之间的黏合面积,借此提高其黏合强度;又该热融胶层27延伸有一辅助胶层271,且该辅助胶层271填封于该缺槽243与该抵压块262之间的整个表面,借此提高该边框24与该盖板26之间的密封效果,并能形成该防水垫25与该热融胶层27的双层防水效果。

其结构的组合,再请由图1连续至图6所示,该第二连接件20于一面平行并列地凸设有该些隔板211,并于该隔板211与该底板212构成有该l字形开口213,又该第二连接件20的另一面以该边框24围设有该容置空间23,且该容置空间23相通该l字形开口213,让该第二端子21能由该容置空间23端置入该第二连接件20内,使该第二端子21固定于该隔板211之间,同时该第二端子21的连接片215由该边框24的缺槽243穿出该第二连接件20,又该防水垫25置入于该容置空间23,令该防水垫25抵触位于该容置空间23内部的挡环242,再将盖板26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3,并由该盖板26的扣合块261呈倒勾状扣合于该边框24的扣合槽241,让该盖板26遮蔽该容置空间23并抵压该防水垫25,同时该盖板26的抵压块262置入于该缺槽243,并以该抵压块262紧压于该第二端子21的连接片215,最后将热融胶层27黏合于该边框24与该盖板26的填料槽263处,即能于该边框24与该盖板26的连接间隙处构成框状的热融胶层27,借此兼具固定该盖板26与防水效果,再进一步延伸该热融胶层27至该抵压块262与该缺槽243位置而形成有该辅助胶层271,进而填补该抵压块262、该缺槽243与该连接片215所形成的间隙,最后更能选择于该扣合槽241处填满该热融胶部272,以及该锁接部214设置有该垫片22,即能完成该第二连接件20的组合,而该第一连接件10以该第一端子11穿设该密封件12的穿孔121,使该密封件12的侧边板122能与该第一端子11同向凸设,由于该第一端子11与该第二端子21分别连接有外部电路。

当实际使用时,再请参阅图3、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端子11能利用该l字形开口213呈多角度地插入该第二连接件20,使该第一端子11与该第二端子21能呈闸刀式构成电性连接,同时该密封件12与该侧边板122呈直角状抵压于该第二连接件20的该l字形开口213,借此于电性连接处形成防水密封的功效,并兼具有可多角度抽插的闸刀式电性连接功能。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一)该第二连接件20于设有该第二端子21的另一面以该边框24围设有该容置空间23,并于该边框24处开设有该扣合槽241,又该防水垫25与盖板26依序置入于该容置空间23,令该盖板26的扣合块261扣合于该扣合槽241,让该防水垫25平整夹设于该第二端子21与该盖板26之间,借此构成第一道的防水阻隔效果,又于该盖板26与该边框24的连接处固定有该热融胶层27,借此于该第二连接件20处稳定结合该盖板26,并兼具以该热融胶层27构成第二道的防水阻隔效果,以利用双层阻挡有效提高其防水性;

(二)该热融胶层27填满于该盖板26的填料层263并黏合该第二连接件20的边框24,借此通过该填料槽263提高该边框24、该盖板26与该热融胶层27之间的黏合面积,进而提高其固定强度与防水效果;

(三)该第二连接件20的边框24处开设有复数个该缺槽243,让该第二端子21的连接片215能由该缺槽243穿出,又该盖板26的抵压块262穿设于该缺槽243处,并抵压该连接片215形成对该第二端子21的夹合固定,又该热融胶层27固定于该边框24与该盖板26的连接端,并由该热融胶层27延伸至该抵压块262与该缺槽243之间的整个表面,借此提高该边框24与该盖板26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功效,再请由图8、图9所示,该第二端子21平行设有二板片2101,并由二个该板片2101间隔形成有一插入端2102,又该板片2101皆开设有一镂空口2103,且该板片2101的镂空口2103于邻近该插入端2102的一侧边缘皆连接有一朝内凸设的弧形部2104,并由两个该弧形部2104间隔形成有最短距离的一夹持间距m1,又该弧形部2104于该插入端2102的相反方向皆延伸有一呈平板状的夹持片2105,两个该夹持片2105之间的间隙由该弧形部2104端向其自由端逐渐缩小,并由两个该夹持片2105间隔形成有最短距离的一调整间距m2,该弧形部2104未用以导电连接时该调整间距m2小于该夹持间距m1,又于该弧形部2104用以导电连接时该调整间距m2等于或大于该夹持间距m1,并通过该夹持片2105的扩张量补偿该弧形部2104所不足的夹持力,又该第一端子11呈长方形板状形成有一尖部111与一根部112,且该第一端子11的根部112厚度大于该弧形部2104的夹持间距m1,且该第一端子11的尖部111由该第二端子21的插入端2102插入两个该弧形部2104之间,让该弧形部2104受推挤而向外弹性变形,使该弧形部2104的夹持间距m1构成于该第一端子11的根部112的最紧夹持位置,同时该弧形部2104的变形亦会连动该夹持片2105形成有向外扩张的角度调整,使该夹持片2105的调整间距m2扩张至大于该夹持间距m1,令该夹持片2105角度调整后能适度的接触该第一端子11,借此形成最佳的导电接触面积。

再进一步说明其功效,续请由图8、9所示,当该第二端子21因每批材料的弹性系数不同、加工误差、多次插接所形成的弹性疲乏或不当操作等情况时,将会造成该弧形部2104对该第一端子11的夹紧力减弱时,该第一端子11的插设将只能形成该弧形部2104的微量的弹性变形,此时两个该夹持片2105的扩张量将因为弧形部2104的变形量减少而缩小,让该夹持片2105的调整间距m2微大于或等于该夹持间距m1,进而增加该夹持片2105与该第一端子11的接触面积,俾以在容许范围内获得相同的导电连接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同时兼具有以下功效,该第二端子21的板片2101具固定支撑的使用功能,且该第二端子21的弧形部2104邻近于该插入端2102,并朝向远离该插入端2102的方向延伸有该夹持片2105,于该第一端子11插入两个该弧形部2104之间时,让该第一端子11根部112挤压两个该弧形部2104,并于该弧形部2104的夹持间距m1构成于该第一端子11的根部112的最紧夹持位置,而该最紧夹持位置将相对远离该第一端子11的尖部111,即该第一端子11的根部112远离该尖部111的一端至该尖部111的距离形成防脱落距离,进而有效的降低该第二端子21与该第一端子11受震动而跳脱分离的情况,俾以提高其导电使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保护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