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506发布日期:2019-11-05 23:4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式插座结构应用还不是非常成熟,插座虽然能够沿着轨道进行滑动,但因为现有的轨道式插座在沿轨道滑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插座在沿轨道滑动的过程中也会使导电接触部位发生相互磨损,长期使用后插座和轨道的连接容易出现松动;而且轨道结构容易使内部的导电线暴露,存在漏电隐患,因为轨道式插座的导电轨道布置占用一定空间,因此外部的水滴飞溅进入其中的概率更大,轨道内的导电线保护措施不到位都容易出现漏电等问题;上述问题也是导致用户不能迅速接受轨道式插座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插座组件,其结构设计合理,区别于现有的滑动轨道式插座结构,采用多工位插拔方式,能够对每个工位进行防漏电保护,长期使用后也不会出现磨损导致插座松动的问题,始终保持插座和插槽的稳定连接,方便用户使用;多工位之间的防漏电设计相互独立,在插座使用时,插槽上其他空余位置不受影响,避免外部水滴飞溅进入插槽,彻底解决漏电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插座组件,包括:

插座,所述插座设有两个导电部;

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使所述插槽内分隔成两个导电腔,两个所述导电腔内均设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与外部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所述导电腔内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导电线大体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以形成插设所述导电部的间隙;

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在所述导电腔的开口位置,且沿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面对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设有球面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隔板相连,所述导电线和所述插槽内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腔内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导电线的上方,且和所述插槽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导电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导电线相抵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部的水平尺寸大于所述间隙的尺寸,所述导电部设有和所述导电线相卡设的凹型部。

进一步的,所述凹型部的沿所述导电部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导电部的端部沿所述间隙竖直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凹型部设置在所述导电部的底端上方,使所述导电部的端部和所述导电线相卡设;当所述第一限位部受到所述导电部的挤压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沿水平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腔的开口位置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经扭簧和隔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长度任意设置,所述保护盖沿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所述插槽在不设置插座位置的所述保护盖均呈水平展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盖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保护盖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在竖直方向具有相互重合的投影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选用柔性材料,使所述插槽沿长度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合理,区别于现有的滑动轨道式插座结构,采用多工位插拔方式,能够对每个工位进行防漏电保护,长期使用后也不会出现磨损导致插座松动的问题,始终保持插座和插槽的稳定连接,方便用户使用;多工位之间的防漏电设计相互独立,在插座使用时,插槽上其他空余位置不受影响,避免外部水滴飞溅进入插槽,彻底解决漏电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2、插槽;3、保护盖;4、导电部;5、隔板;6、导电腔; 7、导电线;8、第一限位部;9、间隙;10、第二限位部;11、凹型部;12、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6所示,一种多工位插座组件,包括插座1、插槽2和保护盖3,插座1设有两个导电部4;插槽2内设有隔板5,隔板5使插槽2内分隔成两个导电腔6,两个导电腔6内均设有导电线7,导电线7与外部的火线和零线相连;导电腔6内设有第一限位部8,第一限位部8和导电线7大体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以形成插设导电部6的间隙9;保护盖3设置在导电腔6的开口位置,且沿插槽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使用时,采用多工位插拔方式,能够对每个工位进行防漏电保护,插座1的导电部4插入插槽2内部的间隙9 位置,能够保持插座1和插槽2的稳定连接,长期使用后也不会出现磨损导致插座1松动的问题,始终保持插座1和插槽2的稳定连接,方便用户使用;多工位之间的防漏电设计相互独立,在插座1使用时,插槽2上其他空余位置不受影响,避免外部水滴飞溅进入插槽2,彻底解决漏电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8面对导电线7的一端设有球面凸起,第一限位部8和隔板5相连,导电线7和插槽2内壁相连。第一限位部8的球面凸起能够对插座1的导电部6形成良好支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电腔6内设有第二限位部10,第二限位部10设置在导电线7的上方,且和插槽2的内壁相连,第二限位部10和导电线7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且第二限位部10和导电线7相抵接设置。第二限位部10的设置确保导电线7在导电腔6内位置的稳固,插座1的导电部3多次插拔不会对导电线7的位置造成偏移。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电部4的水平尺寸大于间隙9的尺寸,导电部4设有和导电线7相卡设的凹型部11。使用时,导电部3的凹型部11能够和导电线7形成稳定的卡设配合,进一步保持插座1和插槽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插座1出现松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凹型部11的沿导电部4一端延伸设置,导电部4的端部沿间隙竖直移动。导电部3的凹型部11插入间隙9后,导电线7和第一限位部8能够对导电部3形成良好卡设,使导电部3插入间隙9候保持稳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凹型部11设置在导电部4的底端上方,使导电部4 的端部和导电线7相卡设;当第一限位部8受到导电部4的挤压后,第一限位部8的沿水平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本方案中的导电部3插入间隙9后,凹型部 11能够包覆住导电线7,此时第一限位部8受到挤压后发生形变,对导电部3 的凹型部11形成挤压效果,使插座1插入后更加牢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电腔6的开口位置设有保护盖3,保护盖3经扭簧 12和隔板5相连。插座1在使用时,从导电腔6的开口位置插入,保护盖3 沿扭簧12转动打开,插座1插入后,保护盖3还能对插座1的导电部3形成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避免插座1发生松动,插座1拔出后,保护盖3在扭簧 12作用下自动恢复至水平状态,对导电腔6形成遮挡保护的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插槽2的长度任意设置,保护盖3沿插槽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插槽2在不设置插座1位置的保护盖3均呈水平展开状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保护盖3处于水平状态时,保护盖3和第二限位部10 在竖直方向具有相互重合的投影部分。可以理解的是,保护盖3和第二限位部 10相互配合,对导电线7上方形成遮挡保护,避免外部水滴飞溅。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插槽2选用柔性材料,使插槽2沿长度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方便插槽2的转向布置,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