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744发布日期:2020-01-03 10:1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冷却器主要应用在电池热管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冷媒液汽状态变化,直接给冷却液降温,通过冷却液吸收电池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目前冷却器的结构比较单一,其内部流道结构也比较单一,都是单程式,冷媒和工作流体流程较短,冷媒不能把有效的制冷量传给冷却液一侧,换热效果差。还有一些电池冷却器通过在内腔增加换热板片数量的方式来提高换热效果,但是增加板片数量与换热量不能达成正比,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

由于现有电池冷却器在现有的体积与重量下热功率较低,而现阶段新能源电动车主要是往轻量化方向发展,车上所使用的零部件在保证安全与性能前提下,体积越小、重量越轻越好,目前的电池冷却器显然无法满足新能源车的生产要求。

在申请号为cn201820749269.3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冷却器壳体一侧上端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另一侧下端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通过导热片将冷却器壳体分隔为若干交替布置的冷媒导流腔和冷却液导流腔,导热片设有与冷媒进口、冷媒出口、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位置相对的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和通孔四,冷媒导流腔与通孔一、通孔二连通,与通孔三、通孔四之间设有冷却液隔断部件,冷媒导流腔位于通孔一和通孔二之间设冷媒导流部件,冷却液导流腔与通孔三、通孔四连通,与通孔一、通孔二之间设有冷媒隔断部件,冷却液导流腔位于通孔三和通孔四之间设冷却液导流部件。

上述实用新型虽然增加了冷媒和冷却液在冷却器内停留时间,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媒和冷却液在u型循环过程中,冷媒和冷却液在u型开口处位置的流动较快,在u型底部位置的冷媒和冷却液流动缓慢,容易造成散热不均匀的情况,影响散热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器,其通过交替设置的第一阻流件和第二阻流件组合形成的阻流通道,使得冷却液在散热板内能够均匀且充分的流动,解决了上述实用新型散热板内散热不均的技术问题,增强散热能力,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冷散热器,其包括壳体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冷却机构包括:

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压板平行设置,该顶板与所述压板连通设置;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平行设置;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压板平行设置,所述压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依次排序设置;以及

散热板,任意相邻所述散热板均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压板和所述顶板均连通设置,该散热板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该散热板中部设置有第一阻流件和第二阻流件,所述第一阻流件与所述第二阻流件组合形成阻流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下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

作为改进,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出水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散热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通孔和与所述出水口位置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阻流件和所述第二阻流件设置于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阻流件和所述第二阻流件沿所述散热板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其阻流通道相互贯通。

作为改进,所述阻流通道内设置有阻流单元,所述阻流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阻流通道内。

作为改进,所述阻流单元呈半圆形凸台状。

作为改进,所述阻流单元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上;以及

叶片,所述叶片沿所述固定件的圆周表面阵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交替设置的第一阻流件和第二阻流件组合形成的阻流通道,使得冷却液在散热板内能够均匀且充分的流动,增强散热能力,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阵列设置多组第一阻流件和第二阻流件,增加了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阻流单元通过设置成半圆形凸台状,降低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整体流速,从而增加了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4)本实用新型阻流单元通过设置成叶片的形式,使得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整体流速进一步的降低,增加冷却液在阻流通道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增加冷却液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液冷散热器,其包括壳体和冷却机构2,所述冷却机构2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

压板21,所述压板21上开设有进水口211和出水口212,所述进水口211设置于所述压板21的下部,所述出水口212设置于所述压板21的上部,该进水口211与进水管9连接设置,所述出水口212与出水管10连接设置;

顶板22,所述顶板22与所述压板21平行设置;

底板23,所述底板23与所述压板21平行设置;

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与所述压板21平行设置,所述压板21、所述顶板22、所述底板23和所述支撑板24依次排序设置,所述支撑板24通过减震垫3和螺钉4与所述底板23固定连接设置;以及

散热板25,任意相邻所述散热板25均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板25与所述压板21和所述顶板22均连通设置,该散热板25位于所述顶板22与所述底板23之间,该散热板25中部设置有第一阻流件251和第二阻流件252,所述第一阻流件251与所述第二阻流件252组合形成阻流通道6。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22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2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21和与所述出水口21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22。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25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2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通孔253和与所述出水口212位置相对应的第四通孔254,所述第一阻流件251和所述第二阻流件252设置于第三通孔253和所述第四通孔25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阻流件251和所述第二阻流件252沿所述散热板25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其阻流通道6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阻流通道6内设置有阻流单元61,所述阻流单元61均匀分布在所述阻流通道6内。

在本实施例中,交替设置的第一阻流件和第二阻流件组合形成的阻流通道,使得冷却液在散热板内能够均匀且充分的流动,增强散热能力,同时,通过阵列设置多组第一阻流件和第二阻流件,增加了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示,所述阻流单元61呈半圆形凸台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阻流单元通过设置成半圆形凸台状,降低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整体流速,从而增加了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所示,所述阻流单元61包括:

固定件611,所述固定件611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5上;以及

叶片612,所述叶片612沿所述固定件611的圆周表面阵列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阻流单元和散热板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方式,其阻流单元通过设置成叶片的形式,同时,阻流单元均匀分布在阻流通道内,使得冷却液在散热板内的整体流速进一步的降低,进一步增加冷却液在阻流通道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工作过程:

冷却液经进水口211从压板21的下部进入散热板25内,在散热板25内沿着阻流通道6从散热板25的下部流向散热板25的上部,再从压板21上部的出水口212流出,同时在阻流通道6内增设阻流单元61,增加了冷却液在散热板25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