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214发布日期:2019-12-03 18:0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支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天线作为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为了使天线能够有效地向空间某特定方向辐射电磁波或能够有效地接收空间某特定方向来的电磁波,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天线底座将天线固定于支撑物上,使其能够稳定地朝向某一方向。然而,由于天线架设场所的不同,例如房车、游轮等,或者电磁波发射或接收方向,我们时不时要调整天线的安装角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接收特定方向的信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解决天线安装后难以调试安装角度的问题,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小,适于安装到各种类型支撑物上,也适用于各类天线的安装,适用范围广。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用于将天线安装到支撑物上,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固定座上的圆柱状或圆筒状连接柱,所述天线转动连接于连接柱上并通过固定座与支撑物的连接安装于支撑物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圆柱状或圆筒状的连接柱为天线提供转动连接的支撑结构,只要使天线相对支架转动便能够完成调整天线安装角度的动作,结构简单,有利于支架的小型化发展。

为使本实用新型天线安装支架的适用范围更广,所述连接柱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件,所述天线通过转动连接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天线本身不需要特别设计能够与本实用新型天线安装支架相匹配的转动连接结构,大大提高支架的普适性。

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相对夹设于连接柱两侧的上夹块和下夹块,以及连接上夹块与下夹块使其夹紧连接柱的紧固件,所述天线与上夹块连接。转动连接件由上下夹块和紧固件组成,稍微松开螺丝、螺栓等紧固件,便能够使转动连接件连同连接于其上的天线一起相对支架转动,从而达到调整安装角度的目的,调到最佳角度后拧紧紧固件便能够使天线稳定地固定在最佳的发射或接收发射方向上,方便快键。

为方便上夹块与连接柱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上夹块包括上夹板和上侧垂直连接于上夹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上夹壁,所述上夹壁的下侧设有与连接柱卡合的上卡口,所述上夹板上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的豁口。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相距设置的两个上卡口,既有利于定位连接,又能够提高上夹块与连接柱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在上卡口上设置齿状结构以提高其与连接柱件的摩擦力,防止紧固件稍有松动两者便相对转动。

所述紧固件包括相互连接的u形螺栓和螺母,所述上夹板上设有用于埋设u形螺栓的凹槽,凹槽两端通向所述豁口。u形螺栓的两个支腿分别穿过凹槽两端的豁口与下夹块连接,而u形螺栓的底部则埋设凹槽中,一方面有利于u形螺栓与上夹块的稳定定位连接,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上夹块顶部的平整形,便于天线与上夹块之间的连接固定。

为方便下夹块与连接柱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下夹块包括下夹板和下侧垂直连接于下夹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下夹壁,所述下夹壁的下侧设有与连接柱开合的下卡口,所述下夹板上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的连接孔,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相距设置的两个下卡口,既有利于定位连接,又能够提高下夹块与连接柱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在下卡口上设置齿状结构以提高其与连接柱件的摩擦力,防止紧固件稍有松动两者便相对转动。

为进一步提高转动连接件与连接柱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所述连接柱上设有与上夹壁和/或下夹壁配合的限位凸起,防止上夹块或下夹块相对连接柱滑动。

为便于连接柱与固定座之间的一体化成型,两者统一设计为壳体结构,所述连接柱为圆筒状结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形成与上夹壁或下夹壁配合的限位凸起。除此之外,端盖的设置有利于防尘防水,延缓产品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支架还包括桥接部,连接柱通过桥接部与固定座连接。通过桥接部的连接,连接柱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连接柱的中心轴与固定座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设置为90°,当然所述桥接部也可以是一个转动连接结构,连接柱与固定座之间也因此可以相对转动,更有利于天线安装角度的调整。

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座、下座和第二紧固件,连接柱连接于上座顶部或通过桥接部连接于上座顶部,所述固定座通过相对夹于支撑物两侧的上座和下座以及连接上座与下座使其夹紧支撑物的第二紧固件与支撑物连接。对于诸如防盗网、栏杆等大小不一、厚薄不定、形状各异的支撑物而言,由上座和下座成对构成的固定座是优选的连接结构。相对于诸如墙壁等具有平整表面的支撑物而言,可以舍弃下座,直接通过第二紧固件将由上座构成的固定座固定于支撑物的平整表面上,适用于各种类型支撑物的安装,适用范围广泛。

所述上座开口向下,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板和上侧壁,连接柱直接连接或通过桥接部连接于顶板顶部,顶板上设有两对分别位于连接柱或桥接部两侧的通孔;所述下座开口朝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下侧壁,底板上同样设有与顶板相对的两对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u形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u形螺栓依次穿过顶板的通孔和底板的通孔然后通过螺母实现松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圆柱状或圆筒状的连接柱为天线提供转动连接的支撑结构,只要使天线相对支架转动便能够完成调整天线安装角度的动作,结构简单,有利于支架的小型化发展。天线通过转动连接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天线本身不需要特别设计能够与本实用新型天线安装支架相匹配的转动连接结构,大大提高支架的普适性。对于诸如防盗网、栏杆等大小不一、厚薄不定、形状各异的支撑物而言,由上座和下座成对构成的固定座是优选的连接结构。相对于诸如墙壁等具有平整表面的支撑物而言,可以舍弃下座,直接通过第二紧固件将由上座构成的固定座固定于支撑物的平整表面上,适用于各种类型支撑物的安装,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支架的左视图。

图4是图1支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6是图1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7是图1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连接柱100,限位凸起110,端盖120,固定座200,上座210,下座220,第二紧固件230,桥接部300,转动连接件400,上夹块410,上夹板411,豁口4111,凹槽4112,上夹壁412,上卡口4121,下夹块420,下夹板421,连接孔4211,下夹壁422,下卡扣4221,紧固件430。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天线安装支架,用于将天线安装到支撑物上,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座200和连接于固定座200上的圆柱状或圆筒状连接柱100,所述天线转动连接于连接柱100上并通过固定座200与支撑物的连接安装于支撑物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圆柱状或圆筒状的连接柱100为天线提供转动连接的支撑结构,只要使天线相对支架转动便能够完成调整天线安装角度的动作,结构简单,有利于支架的小型化发展。

为使本实用新型天线安装支架的适用范围更广,所述连接柱10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件400,所述天线通过转动连接件400与连接柱100转动连接。天线本身不需要特别设计能够与本实用新型天线安装支架相匹配的转动连接结构,大大提高支架的普适性。

所述转动连接件400包括相对夹设于连接柱100两侧的上夹块410和下夹块420,以及连接上夹块410与下夹块420使其夹紧连接柱100的紧固件430,所述天线与上夹块410连接。转动连接件400由上下夹块420和紧固件430组成,稍微松开螺丝、螺栓等紧固件430,便能够使转动连接件400连同连接于其上的天线一起相对支架转动,从而达到调整安装角度的目的,调到最佳角度后拧紧紧固件430便能够使天线稳定地固定在最佳的发射或接收发射方向上,方便快键。

为方便上夹块410与连接柱100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上夹块410包括上夹板411和上侧垂直连接于上夹板411相对两侧的两个上夹壁412,所述上夹壁412的下侧设有与连接柱100卡合的上卡口4121,所述上夹板411上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430的豁口4111。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相距设置的两个上卡口4121,既有利于定位连接,又能够提高上夹块410与连接柱100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在上卡口4121上设置齿状结构以提高其与连接柱100件的摩擦力,防止紧固件430稍有松动两者便相对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紧固件430包括相互连接的u形螺栓和螺母,所述上夹板411上设有用于埋设u形螺栓的凹槽4112,凹槽4112两端通向所述豁口4111。u形螺栓的两个支腿分别穿过凹槽4112两端的豁口4111与下夹块420连接,而u形螺栓的底部则埋设凹槽4112中,一方面有利于u形螺栓与上夹块410的稳定定位连接,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上夹块410顶部的平整形,便于天线与上夹块410之间的连接固定。

为方便下夹块420与连接柱100之间的定位连接,所述下夹块420包括下夹板421和下侧垂直连接于下夹板421相对两侧的两个下夹壁422,所述下夹壁422的下侧设有与连接柱100开合的下卡口,所述下夹板421上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430的连接孔4211,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相距设置的两个下卡口,既有利于定位连接,又能够提高下夹块420与连接柱100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在下卡口上设置齿状结构以提高其与连接柱100件的摩擦力,防止紧固件430稍有松动两者便相对转动。

为进一步提高转动连接件400与连接柱10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所述连接柱100上设有与上夹壁412和/或下夹壁422配合的限位凸起110,防止上夹块410或下夹块420相对连接柱100滑动。

为便于连接柱100与固定座200之间的一体化成型,两者统一设计为壳体结构,所述连接柱100为圆筒状结构,一端与固定座20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端盖120,所述端盖120形成与上夹壁412或下夹壁422配合的限位凸起110。除此之外,端盖120的设置有利于防尘防水,延缓产品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支架还包括桥接部300,连接柱100通过桥接部300与固定座200连接。通过桥接部300的连接,连接柱100与固定座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连接柱100的中心轴与固定座200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设置为90°,当然所述桥接部300也可以是一个转动连接结构,连接柱100与固定座200之间也因此可以相对转动,更有利于天线安装角度的调整。

所述固定座200包括上座210、下座220和第二紧固件430,连接柱100连接于上座210顶部或通过桥接部300连接于上座210顶部,所述固定座200通过相对夹于支撑物两侧的上座210和下座220以及连接上座210与下座220使其夹紧支撑物的诸如u形螺栓与螺母组合的第二紧固件430与支撑物连接。如图6~7所示,对于诸如防盗网、栏杆等大小不一、厚薄不定、形状各异的支撑物而言,由上座210和下座220成对构成的固定座200是优选的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相对于诸如墙壁等具有平整表面的支撑物而言,可以舍弃下座220,直接通过诸如紧固螺丝或膨胀螺丝的第二紧固件430将由上座210构成的固定座200固定于支撑物的平整表面上,适用于各种类型支撑物的安装,适用范围广泛。

所述上座210开口向下,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板和上侧壁,连接柱100直接连接或通过桥接部300连接于顶板顶部,顶板上设有两对分别位于连接柱100或桥接部300两侧的通孔;所述下座220开口朝上,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下侧壁,底板上同样设有与顶板相对的两对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430包括第二u形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u形螺栓依次穿过顶板的通孔和底板的通孔然后通过第二螺母实现松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