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6092发布日期:2020-03-24 15:3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铅酸蓄电池内部的硫酸电解液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沿端极柱(简称端子,一般有两种:一种为铅合金制作的一体结构端子,另一种为铜芯外套连接铅套的组合结构端子)表面逐步爬升,行业内称这种现象为“爬酸”,当爬酸至铅酸蓄电池端子顶端时,造成蓄电池的安全隐患或寿命缩短。

目前,新能源电池行业内用于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措施主要有两类:结构型、工艺型,具体说,结构型主要是对铅酸蓄电池的端子密封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沿端子主体外缘增设密封环型部件,通常会设置的密封环型部件有密封胶圈、密封环等,但金属材质的端子主体与密封环型部件的结合往往难以严密,很难避免硫酸电解液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沿着端子表面逐步爬升至端子顶端;工艺型是对铅酸蓄电池的端子密封工艺进行优化,主要优化的是环氧树脂胶的使用,端子密封一般会涉及到两种类型的环氧树脂胶,一种是颜色胶(用于标识极性,兼顾密封性),另一种是密封胶(用于增加密封性),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选择采用的环氧树脂胶使用工艺也分为两种:纯颜色胶、底部密封胶+上部颜色胶,颜色胶与端子、蓄电池盖的结合以及颜色胶与密封胶的结合力较差,因此纯颜色胶的端子密封效果较差,而密封胶与端子、蓄电池盖的结合力较强,但底部密封胶+上部颜色胶的使用工艺操作繁杂,容易出现漏填底部密封胶的失误。

综上所述,如何保障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结合性,又能实现端子密封操作简易化,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可以保障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结合性,实现端子密封操作简易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包括蓄电池盖、端子、极群、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从蓄电池内腔伸入到所述蓄电池盖的端子孔内,所述端子的外圆周面上沿中心轴向设置有若干条环形凹槽,所述端子的下部连接有所述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将所述极群上的极耳串联成一体,所述端子的外圆周面上环形凹槽以下部位覆盖有硫化橡胶套,所述端子与所述端子孔内壁之间的空间由下至上依次由o形密封胶圈、密封环、压垫螺母和颜色胶填装,所述压垫螺母设置在所述端子的外圆周面环形凹槽下部,所述端子孔的内壁上有密封螺纹,所述密封螺纹与所述压垫螺母适配,所述硫化橡胶套与所述密封胶圈、所述密封环、所述压垫螺母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端子为铜芯外套连接铅套结构,所述铅套上端的外圆周面上沿中心轴向设置有若干条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端子外圆周面上沿中心轴向设置有若干条环形凹槽,增加了端子接触面和可能产生的爬酸路径长度,在端子的外圆周面上环形凹槽以下部位覆盖一层硫化橡胶套,端子与端子孔内壁之间的空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密封胶圈、密封环、压垫螺母,且密封胶圈、密封环、压垫螺母均与硫化橡胶套相接触,压垫螺母与端子孔内壁上的密封螺纹旋转适配紧密,使得蓄电池盖与端子间的整体密封结构接触界面完全封闭,这种密封结构的结合性更强,显著降低了硫酸电解液在接触界面内爬升的可能性,同时,填装到压垫螺母上部空间内的为纯颜色胶,因此工艺操作简易且高效。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爬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可以保障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结合性,还能实现端子密封操作简易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铅酸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盖,2.铜芯,3.铅套,4.汇流排,5.极耳,6.极群,7.颜色胶,8.硫化橡胶套,9.密封胶涂层,11.端子孔,12.密封螺纹,13.压垫螺母,14.密封环,15.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铅酸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端子通过铜芯(2)的下部外嵌套铅套(3)铸焊熔接的方式制得。图2中铅套(3)上端的外圆周面上沿中心轴向设置有若干条环形凹槽,增加了端子接触面和可能产生的爬酸路径长度,在端子的外圆周面上环形凹槽以下部位覆盖一层硫化橡胶套(8),然后将处理后的端子与汇流排(4)铸焊熔接到一起,并用酒精棉擦拭干净端子、汇流排(4)的外观;用毛刷蘸取配制好的环氧树脂材质密封胶,沿硫化橡胶套(8)以下的端子外圆周面和汇流排(4)的上表面、环面均匀涂抹一层密封胶涂层(9);将以上步骤处理后的极群(6)转入工业用固化窑内烘干固化,降低密封胶流动性。将端子伸入到蓄电池盖(1)的端子孔(11)内,在端子与端子孔(11)内壁之间的空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密封胶圈(15)、密封环(14)、压垫螺母(13),将压垫螺母(13)与端子孔(11)内壁上的密封螺纹(12)旋转适配紧密。将配制好的颜色胶(7)填装到压垫螺母(13)上部的空间内,直至颜色胶(7)与蓄电池盖(1)上表面平齐,由于填装的为纯颜色胶(7),因此操作简易、高效。

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蓄电池内部的硫酸电解液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沿极耳(5)爬升至汇流排(4)的环面,由于沿硫化橡胶套(8)以下的端子外圆周面和汇流排(4)的上表面、环面均匀涂抹一层密封胶涂层(9),有效阻挡延缓了硫酸电解液进一步爬升至汇流排(4)上表面和硫化橡胶套(8)以下端子外圆周面路径的速度。

图3中端子与端子孔(11)内壁之间的空间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密封胶圈(15)、密封环(14)、压垫螺母(13),且密封胶圈(15)、密封环(14)、压垫螺母(13)均与硫化橡胶套(8)相接触,压垫螺母(13)与端子孔(11)内壁上的密封螺纹(12)旋转适配紧密,使得蓄电池盖(1)与端子间的整体密封结构接触界面完全封闭,相比密封胶圈(15)、密封环(14)等与金属材质的端子主体直接接触难以达成严密效果,这种密封结构的结合性更强,显著降低了硫酸电解液在接触界面内爬升的可能性。

如下表所示,与行业普通工艺方法模拟效果验证对比结果可知,通过上述端子密封结构及工艺使端子整体表面与硫酸电解液环境隔离,硫酸电解液沿端子表面爬酸的路径被有效阻挡、封闭,更好的保障了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并避免端子顶端漏液产生的腐蚀、短路等安全隐患。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