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0430发布日期:2020-04-21 18:0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控制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电磁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是电感线圈的俗称。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

普通的电磁线圈包括线圈注塑件、电缆部和罩壳,线圈注塑件由线圈架、线圈架上的绕组、连接绕组末端的插针、及对线圈架和绕组以及插针进行的包封部构成。但上述结构的安装与拆除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安装与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塑封件,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组,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部;

插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与导线连接从而使导线与所述绕组电连接,

所述连接部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插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插接件,使插接件与塑封件的连接部连接以使导线与绕组电连接,使导线能够方便的与绕组分离,便于安装以及拆卸,从而使更换零部件更为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部以及抵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入所述开口中,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开口处。使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有效的提高安装与拆卸的便利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扣件,所述凸块与所述扣件扣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部连接于所述插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扣合凸起,按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抬起扣合凸起,以使扣合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上位于第二连接部两侧设置有两个防误触凸起,所述防误触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内设置有导线连接件,所述导线连接件一端与导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绕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封件内设置有电连接插脚,所述电连接插脚与绕组电连接并位于连接部内,所述导线连接件包括插脚连接部与导线连接部,所述插脚连接部与所述电连接插脚电连接,所述导线连接部与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插接件内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与导线连接件配合使导线连接件与所述插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还具有引申部以及翻盖,所述翻盖铰接于所述引申部,并与所述引申部配合对导线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引申部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部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避让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根据图3的线圈组件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线圈组件100、塑封件110、线圈架111、连接部112、电连接插脚113、壳体114、开口115、第一连接部116、插接件120、插接部121、抵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防误触凸起124、连接凸起125、引申部126、翻盖127、卡接孔128、卡接部129、固定板1291、避让孔1292、导线连接件130、插脚连接部131、导线连接部132、导线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组件100,该线圈组件100用于阀门类装置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线圈组件100还可以用于其他装置上。

具体地,线圈组件100包括塑封件110以及插接件120,所述插接件120一端连接导线140,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塑封件110上,插接件120将导线140与塑封件110内的绕组电连接。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塑封件110包括壳体114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114内的绕组(图未示),所述壳体114上设有连接部112;所述插接件120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12,并与导线140连接以使导线140与所述绕组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插接件120,使插接件120与塑封件110的连接部112连接以使导线140与绕组实现电连接,使导线140能够方便的与绕组分离,便于安装以及拆卸,从而使线圈组件100更换零部件更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12上开设有开口115。所述插接件120包括插接部121以及抵接部122,所述插接部121通过所述开口115插接入所述连接部112中,所述抵接部122抵接于所述连接部112的开口115处。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插接件120与塑封件110,能够有效的提高导线140安装与拆卸的便利程度,而抵接部122的设置具有限位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提高线圈组件100的防水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抵接部122抵接于所述连接部112时,所述抵接部122与所述连接部112紧密贴合,使水分无法通过抵接部122与连接部112之间的缝隙进入连接部内,从而实现防水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插接部121采用截面为非圆形的柱形结构,使插接部121能够沿所述开口115定向伸入所述连接部112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12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6,所述插接件1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3,所述第一连接部116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6为凸块,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为扣件,所述扣件的中部连接于所述插接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2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6配合的扣合凸起,当插接件120插接入所述连接部112时,所述第一连接部116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扣合;当处于扣合状态时,所述凸块与扣合凸起抵接,此时按压所述第二连接部123的另一端抬起扣合凸起,通过向远离塑封件110的方向移动插接件120,可使插接件120与塑封件110分离。

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上远离扣合凸起的一端还设置有倾斜的凸起部,以便于按压第二连接部123.

优选的,所述插接件120上位于第二连接部12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防误触凸起124,所述防误触凸起124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误触凸起124,能够避免第二连接部123被误触导致插接件120与塑封件110分离。在防误触凸起124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3上的倾斜的凸起部相配合的也设置有倾斜的凸起部,防止误触。

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插接件120内设置有导线连接件130,所述导线连接件130一端与导线140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绕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封件110内设置有电连接插脚113,所述电连接插脚113与绕组电连接并位于连接部112内,所述导线连接件130包括插脚连接部131与导线连接部132,所述插脚连接部131与所述电连接插脚113电连接,所述导线连接部132与所述导线140电连接,所述插接件120内设置有连接凸起125,所述连接凸起125与导线连接件130配合使导线连接件130与所述插接件12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电连接插脚113与导线连接件130能够更为方便且准确的实现导线140与绕组的电连接,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导线140与绕组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通过将导线140直接连接于插接件120上并将插接件120插接于连接部112,使得导线140与绕组电连接,或者仅通过一个电连接结构安装于插接件120内并电连接于导线140或者安装于塑封件110内并电连接于绕组,当插接件120插接于连接部时,将导线140与绕组电连接,导线与绕组电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起125采用倾斜朝向插接件120与塑封件110插接入所述开口115的一端,并抵接所述导线连接件130的插脚连接部131以固定所述导线连接件130.所述连接凸起125倾斜的设置,能够便于所述导线连接件130插接入所述插接件120,且当所述导线连接件130插入后,所述导线连接件130的插脚连接部131的一端顶接于所述插接部121的内壁,另一端顶接于所述插脚连接部131从而固定所述导线连接件130。但需要说明的是,导线连接件130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粘结的方式归纳所述导线连接件130,所述连接凸起125的设置方式也不限于此,例如所述连接凸起125也可以是可伸缩结构或者弹性结构顶接于所述导线连接件130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架111上,两个所述电连接插脚113部分插接入所述线圈架111并电连接于所述线圈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插接件120还具有引申部126以及翻盖127,所述翻盖127铰接于所述引申部126,并与所述引申部126配合对导线140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翻盖127上设置有卡接部129,所述引申部126上设置有卡接孔128,所述卡接部129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孔128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翻盖127铰接于所述引申部126一侧,所述引申部126的另一侧设置卡接孔128,所述翻盖127上设置有卡接部129,所述翻盖127贴合于所述引申部126使所述卡接部129卡接于所述卡接孔128内,所述翻盖127上还设置有固定板1291,所述固定板1291上开设有两个避让孔1292,当翻盖127盖设于所述引申部126上时,所述导线140穿过所述避让孔1292。所述固定板1291能够限制所述导线140的移动,且具有防止液体进入插接件120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