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4343发布日期:2020-03-31 17:21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模电感。更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



背景技术:

一般地,计算机的主板上设置有各种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这些电路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高频电磁波互相干扰。共模电感(commonmode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计算机的开关电源中,以过滤上述各种电磁干扰信号。在电子设备和电器的电源供应、电力电子设备和高频设备里都有共模电感使用。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共模电感通常设有软磁材料作为其磁芯。共模电感一般具有有多个同样的线圈,电流在这些线圈里反向流。因此,在共模电感的芯里磁场抵消。因为干扰辐射的干扰电流在不同的线圈里反向,所以共模电感常被用来压抑干扰辐射。

目前常用为环形纳米晶磁芯,绕制三相四线共模电感并立式安装底板。当产品的应用场合要求高度极限时,共模电感需改为卧式。此时,环型磁芯难以制作成型。另外,在这种应用场合下,目前常见的口字型纳米晶磁芯会导致磁导率急速下降,使得磁芯所要求的性能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实现环形三相四线卧式共模电感简易绕制成型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该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包括:纳米晶磁芯,具有第一直道部分和第二直道部分,以及第一弯道部分和第二弯道部分,并且按照第一直道部分、第一弯道部分、第二直道部分和第二弯道部分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环形;金属线,环绕在所述纳米晶磁芯的第一直道部分和第二直道部分上;以及底板,附接至所述纳米晶磁芯的第一直道部分、第一弯道部分、第二直道部分和第二弯道部分,以支撑所述纳米晶磁芯。

其中第一直道部分、第一弯道部分、第二直道部分和第二弯道部分的横截面是具有相同形状的矩形。第一直道部分与第二直道部分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第一弯道部分和第二弯道部分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是扁铜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是由环氧树脂制成。

再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形状与所述纳米晶磁芯的外轮廓相配合。

可替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直道部分和第二直道部分上环绕多组相互隔离的金属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纳米晶磁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也是由环氧树脂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改变纳米晶磁芯的几何形状,使得卧式共模电感容易地绕制成型。

附图说明

以下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参照附图,其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图1中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尽管本文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术语不应限制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术语可仅仅用于将以一元件、组成部分、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成部分、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当本文中使用术语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时,它们并不表示顺序或次序,除非上下文有明确指示。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教义的前提下还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为方便描述,本文可使用诸如“内部”、“外部”、“正下方”、“下方”、“上方”、“上部”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以附图中所示的一元件或一个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以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功能件的“下方”或“正下方”元件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功能件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向。装置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向),本文所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也可以相应地解释。

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本文进行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实例,并且其它实施例可采取各种和另选形式。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为代表性的。参考附图的任一者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所示的特征相组合以制备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提供了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公开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对于特定应用或实施方式可为期望的。

参照图1-3所示的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在该实施例中,新型卧式三相共模电感,包括纳米晶磁芯10、金属线20和底板30。所述纳米晶磁芯10具有第一直道部分11和第二直道部分12,以及第一弯道部分13和第二弯道部分14。第一直道部分11、第一弯道部分13、第二直道部分12和第二弯道部分14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环形(例如,如附图所示的“跑道型”)。金属线20环绕在所述纳米晶磁芯10的第一直道部分11和第二直道部分12上。底板30附接至所述纳米晶磁芯10的第一直道部分11、第一弯道部分13、第二直道部分12和第二弯道部分14以支撑上述环绕有金属线20的纳米晶磁芯10。

参照图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直道部分11、第一弯道部分13、第二直道部分12和第二弯道部分14的横截面是具有相同形状的矩形,且该矩形与底板30邻近的边长于矩形的另一边;然而,相反的设置也是可以的。第一直道部分11与第二直道部分12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第一弯道部分13和第二弯道部分14同样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实验表明,纳米晶磁芯10的上述几何形状比常见口字型磁芯具有更高的磁导率,并能够更为方便地围绕磁芯窗口缠线,从而解决电感产品高度极限问题。

继续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20是扁铜线,使得比目前常见的圆铜线设计进一步节省空间。此外,第一直道部分11和第二直道部分12上环绕多组相互隔离的金属线20以满足具体的应用场合。

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0是由环氧树脂制成,并且其形状与所述纳米晶磁芯10的外轮廓相配合。同时,所述底板30上与所述纳米晶磁芯10相对的一侧可进一步地设置有支撑架40。所述支撑架40也可以是由环氧树脂制成,使得所述纳米晶磁芯10能够在工作期间稳固地放置在固定位置上。

应当强调,可对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许多变型和修改,这些实施例的元素应理解为其它可接受实例等。所有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于本文的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受下述权利要求书保护。此外,本文所描述步骤的任一者可同时执行或以不同于如本文所排序的步骤的次序执行。此外,如应显而易见的是,本文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特征和属性可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额外实施例,所有这些实施例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尽管示例性实施例在上文进行描述,但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描述了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所有可能形式。说明书所用的词语为描述性而非限制性的词语,并且应理解,可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如先前所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特征可进行组合以形成可未明确地描述或示出的本公开的其它示例性方面。尽管各种实施例可已描述为提供优点或就一个或多个期望特性而言相比于其它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为优选的,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一个或多个特征或特性可进行折衷以实现期望整体系统属性,这些期望整体系统属性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实施方式。这些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寿命周期成本、畅销度、外观、包装、尺寸、适用性、重量、可制造性、组装简便性,等等。因此,描述为就一个或多个特性而言相比于其它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较不期望的实施例非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对于特定应用可为期望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