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1432发布日期:2020-04-24 21:4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插座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插座一般使用塑料插销插入电线插座的插孔内以防止小孩触摸导电,但塑料插销光洁面极易使插销脱出孔外,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尤其在环境比较潮湿的情况下,插座容易出现漏电,而且插座的安装位置一般较低,插座的两脚插座孔和三脚插座孔孔径较大,一般可以容下儿童的手指,而儿童的天性好奇,喜欢用手指抠插座的插座孔,由此引发的儿童触电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在现有插座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插座的安装位置一般较低,使得幼儿容易触摸发生触电事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旋转盖和弹簧,按压旋转盖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旋转盖能够脱离外部的旋转腔,并且在内部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旋转盖表面的插孔与后端电路交叉,避免接触时发生电路电性连接导致发生触电事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包括插座结构和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内置于插座结构的内部;

插座结构包括外壳、旋转盖、插座孔和接线端子,旋转盖活动嵌入连接于外壳的表面,插座孔开设于旋转盖的表面,接线端子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并且电性连接于电路;

调节结构包括旋转腔、腔体槽、卡位粒、挡板、挤压弹簧、卡位板和挤压腔,旋转腔固定安装于外壳表面,腔体槽嵌入设置于旋转腔的边缘处,卡位板固定于旋转盖边缘处,卡位粒固定于卡位板的表面,挡板设置于旋转盖的后方边沿外侧,挤压弹簧环绕固定于卡位板后端,挤压腔设置于旋转盖的后方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位板设置有两处对称设置于挤压弹簧的两侧,且卡位板嵌入于挤压腔之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盖包括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位粒与腔体槽数目相同为配套设置,且卡位粒活动嵌入于腔体槽的槽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位板的直径大于腔体槽直径,且卡位粒固定于卡位板表面中心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盖活动嵌入连接于旋转腔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卡位板,由于卡位粒与腔体槽设置数目相同,使得在卡位粒卡入腔体槽内部后能够通过卡位板略宽的直径进行阻隔,防止卡位粒由于后端的弹力直接贯通腔体槽弹出;

2.该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的优点在于设置有挡板,由于挡板嵌入连接于挤压腔之中,且挤压腔的后方也设置挡板,使得旋转盖在向内部挤压的过程中回弹效果较好;

3.该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设置有旋转腔,由于旋转盖活动嵌入旋转腔之中,使其可以在外壳的表面得到限制固定,便于旋转盖的灵活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外壳,2-旋转腔,3-旋转盖,4-腔体槽,5-插座孔,6-卡位粒,7-挡板,8-挤压弹簧,9-接线端子,10-卡位板,11-挤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接线端子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包括插座结构和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内置于插座结构的内部;

插座结构包括外壳1、旋转盖3、插座孔5和接线端子9,旋转盖3活动嵌入连接于外壳1的表面,插座孔5开设于旋转盖3的表面,接线端子9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并且电性连接于电路;

调节结构包括旋转腔2、腔体槽4、卡位粒6、挡板7、挤压弹簧8、卡位板10和挤压腔11,旋转腔2固定安装于外壳1表面,由于旋转盖3活动嵌入旋转腔2之中,使其可以在外壳1的表面得到限制固定,便于旋转盖3的灵活调节,腔体槽4嵌入设置于旋转腔2的边缘处,卡位板10固定于旋转盖3边缘处,由于卡位粒6与腔体槽4设置数目相同,使得在卡位粒6卡入腔体槽4内部后能够通过卡位板10略宽的直径进行阻隔,防止卡位粒6由于后端的弹力直接贯通腔体槽4弹出,卡位粒6固定于卡位板10的表面,挡板7设置于旋转盖3的后方边沿外侧,由于挡板7嵌入连接于挤压腔11之中,且挤压腔11的后方也设置挡板7,使得旋转盖3在向内部挤压的过程中回弹效果较好,挤压弹簧8环绕固定于卡位板10后端,挤压腔11设置于旋转盖3的后方内部。

其中,卡位板10设置有两处对称设置于挤压弹簧8的两侧,且卡位板10嵌入于挤压腔11之中,使得挤压弹簧8与卡位板10之间可以进行灵活挤压。

其中,旋转盖3包括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

其中,卡位粒6与腔体槽4数目相同为配套设置,且卡位粒6活动嵌入于腔体槽4的槽体内,使得旋转盖3在多角度旋转时都能够有槽体卡嵌。

其中,卡位板10的直径大于腔体槽4直径,且卡位粒6固定于卡位板10表面中心处,使得旋转盖3进行旋转后能够得到固定卡位。

其中,旋转盖3活动嵌入连接于旋转腔2的内侧,使得旋转盖3在外壳1的表面得到限制固定。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时,将旋转盖3通过后端的挤压弹簧8进行按压按下后使得卡位粒6从腔体槽4内部脱出,并且将旋转盖3进行旋转后,再嵌入旋转腔2边缘处的腔体槽4之中由卡位板10的阻挡将卡位粒6嵌入,使得旋转盖3表面的插座孔5与后方的接线端子9处的连接口进行角度的偏移,避免误触后发生电性连接,在需要进行使用时再将旋转盖3按上述方式按下,使得旋转盖3后方固定的挡板7对挤压弹簧8挤压后在挤压腔11中进行挤压,再将旋转盖3调节至正角度,使得插接的插头能够与外壳1内部的接线端子9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包括插座结构和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内置于插座结构的内部;

其特征在于:插座结构包括外壳(1)、旋转盖(3)、插座孔(5)和接线端子(9),旋转盖(3)活动嵌入连接于外壳(1)的表面,插座孔(5)开设于旋转盖(3)的表面,接线端子(9)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并且电性连接于电路;

调节结构包括旋转腔(2)、腔体槽(4)、卡位粒(6)、挡板(7)、挤压弹簧(8)、卡位板(10)和挤压腔(11),旋转腔(2)固定安装于外壳(1)表面,腔体槽(4)嵌入设置于旋转腔(2)的边缘处,卡位板(10)固定于旋转盖(3)边缘处,卡位粒(6)固定于卡位板(10)的表面,挡板(7)设置于旋转盖(3)的后方边沿外侧,挤压弹簧(8)环绕固定于卡位板(10)后端,挤压腔(11)设置于旋转盖(3)的后方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10)设置有两处对称设置于挤压弹簧(8)的两侧,且卡位板(10)嵌入于挤压腔(11)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3)包括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粒(6)与腔体槽(4)数目相同为配套设置,且卡位粒(6)活动嵌入于腔体槽(4)的槽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10)的直径大于腔体槽(4)直径,且卡位粒(6)固定于卡位板(10)表面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3)活动嵌入连接于旋转腔(2)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属于插座技术领域,包括插座结构和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内置于插座结构的内部,插座结构包括外壳、旋转盖、插座孔和接线端子,旋转盖活动嵌入连接于外壳的表面,插座孔开设于旋转盖的表面,接线端子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并且电性连接于电路。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旋转盖和弹簧,按压旋转盖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旋转盖能够脱离外部的旋转腔,并且在内部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旋转盖表面的插孔与后端电路交叉,避免接触时发生电路电性连接导致发生触电事件,适用于针对幼儿的防触电插座外壳的生产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路光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