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7831发布日期:2019-11-12 22:5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对电池的材料回收不全面,且在倾倒废旧电池时容易堵塞进料管;在用破碎辊对电池破碎时,破碎后的残渣容易残留在破碎辊上,长期会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在对破碎物分类回收时常常需要多个回收箱分类回收,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一般采用直线排布各个回收段,且用传送带输送电池残渣并逐一回收的方式,在对电池残渣分类的过程中一般是人工手动分类,进而使得回收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底箱、破碎箱、下料口和一体回收单元,所述破碎箱设置在底箱上方,破碎箱底部通有下料口且下料口通至底箱内部,破碎单元设置在破碎箱内部,下料单元设置在破碎箱上方,电解液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内部靠近下料口一侧,一体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内部远离下料口一侧,所述底箱侧壁安装有电解液回收门、第一回收门和磁性材料回收门,电解液回收门和第一回收门位于底箱同一侧面,第一回收门和磁性材料回收门相对设置,底箱中部固连有支撑板。

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进料罩和下料滚轴,所述下料管通至破碎箱内部,进料罩安装在下料管顶部,下料滚轴设置在下料管内部,下料管外侧安装有下料电机,下料电机输出端固连有下料转轴,下料转轴贯穿下料管且与下料管转动连接,下料转轴中部安装有下料滚轴,所述下料滚轴由柱段和分隔板组成,分隔板沿柱段径向分布且关于柱段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

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破碎箱外侧安装有破碎电机,破碎电机输出端固连有第一破碎转轴,第一破碎转轴贯穿破碎箱且与破碎箱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破碎转轴中部安装第一破碎辊且靠近破碎电机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破碎转轴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转轴,第二破碎转轴贯穿破碎箱且与破碎箱侧壁转动连接,第二破碎转轴中部安装第二破碎辊且端部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匹配设置,所述破碎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清洁刷且同侧清洁刷间隔分布,清洁刷分布在下料口两侧,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均与清洁刷的刷毛接触,破碎箱底部关于破碎箱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分布在下料口两侧且与破碎箱侧壁接触,导向块朝向下料口一侧为弧面且弧面与破碎箱底面平滑过渡。

所述电解液回收单元包括导向板、电解液滤网和电解液收集箱,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在下料口下方,导向板设置在靠近电解液回收门一侧且与底箱内壁和支撑板顶端固连,导向板中部通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电解液滤网,电解液收集箱设置在电解液滤网下方且与底箱底部滑动连接。

所述一体回收单元包括电磁铁、翻转箱和磁性材料收集箱,所述翻转箱设置在靠近第一回收门一侧,所述电磁铁设置在翻转箱上方,磁性材料收集箱设置在靠近磁性材料回收门一侧且与底箱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箱内部设置有轴套,轴套通过连接件与底箱固连,轴套内设置有翻转轴,所述底箱外侧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输出轴与翻转轴固连,翻转轴靠近翻转电机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翻转轴远离翻转电机一端固连有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固连有夹持框,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夹持框内,所述翻转箱两侧固连有从动转轴,两侧从动转轴分别与支撑板和底箱侧壁转动连接,靠近翻转电机一侧的从动转轴末端安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偶数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中心固连有传动转轴,传动转轴与底箱转动连接,主动齿轮与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偶数个传动齿轮依次啮合,从动齿轮与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1。

所述翻转箱顶部开口,翻转箱靠近第一回收门一侧安装有第二回收门,翻转箱内设置有振动板,振动板顶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振动板顶部边缘设置有导向罩,导向罩为喇叭状,导向罩在翻转箱顶部所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缘位于翻转箱顶部开口的外侧,振动板中部通有通孔且安装有筛分滤网,翻转箱内腔底部固连有若干滑套,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顶端与振动板固连且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振动板和滑套固连。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规格参数相同。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和一体回收单元的作用下可以全面回收破碎后的新能源电池残渣,且一体回收单元的设置使电池残渣实现自动分类,提高了新能源电池的回收效率。

2、清洁刷可以清理残留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上电池破碎后的残渣,残渣会顺着导向快的弧面并从若干清洁刷的间隙落入下料口,使得电池破碎后的残渣不会附着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上,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3、由于下料滚轴上阵列分布的分隔板的存在,下料时废旧的新能源电池会依次落入相邻的分隔板之间并随着下料滚轴的转动最终下落,避免出现倾倒电池时进料管堵塞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向的局部;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箱1、破碎箱2、下料管3、进料罩4、下料滚轴5、柱段501、分隔板502、下料转轴6、下料电机7、第一破碎转轴8、第二破碎转轴9、第一破碎辊10、第二破碎辊11、下料口12、导向块13、清洁刷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破碎电机17、电解液回收门18、第一回收门19、导向板20、电解液滤网21、隔离板22、电解液收集箱23、磁性材料回收门24、支撑板25、轴套 26、翻转轴27、夹持框28、电磁铁29、翻转箱30、第二回收门301、振动板 302、滑套303、滑动柱304、弹簧305、筛分滤网306、振动电机307、导向罩 308、从动转轴31、翻转电机32、磁性材料收集箱33、连接杆34、主动齿轮35、从动齿轮36、传动转轴37、传动齿轮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底箱1、破碎箱2、下料口12和一体回收单元,所述破碎箱2设置在底箱1上方,破碎箱2底部通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通至底箱1内部,破碎单元设置在破碎箱2内部,下料单元设置在破碎箱 2上方,电解液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1内部靠近下料口12一侧,一体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1内部远离下料口12一侧,所述底箱1侧壁安装有电解液回收门18、第一回收门19和磁性材料回收门24,电解液回收门18和第一回收门19位于底箱1同一侧面,第一回收门19和磁性材料回收门24相对设置,底箱1中部固连有支撑板25。

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3、进料罩4和下料滚轴5,所述下料管3通至破碎箱2内部,进料罩4安装在下料管3顶部,下料滚轴5设置在下料管3内部,下料管3外侧安装有下料电机7,下料电机7输出端固连有下料转轴6,下料转轴6贯穿下料管3且与下料管3转动连接,下料转轴6中部安装有下料滚轴5,所述下料滚轴5由柱段501和分隔板502组成,分隔板502沿柱段501径向分布且关于柱段501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

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所述破碎箱2外侧安装有破碎电机17,破碎电机17输出端固连有第一破碎转轴8,第一破碎转轴8贯穿破碎箱2且与破碎箱2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破碎转轴8中部安装第一破碎辊 10且靠近破碎电机17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破碎转轴8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转轴9,第二破碎转轴9贯穿破碎箱2且与破碎箱2侧壁转动连接,第二破碎转轴9中部安装第二破碎辊11且端部安装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 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匹配设置,所述破碎箱 2底部设置有若干清洁刷14,清洁刷14分布在下料口12两侧且同侧清洁刷14 间隔分布,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均与清洁刷14的刷毛接触,破碎箱 2底部关于破碎箱2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分布在下料口12两侧且与破碎箱2侧壁接触,导向块13朝向下料口12一侧为弧面且弧面与破碎箱2底面平滑过渡;随着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的转动,清洁刷 14可以清理残留在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上电池破碎后的残渣,残渣会顺着导向快13的弧面并从若干清洁刷14的间隙落入下料口12,使得电池破碎后的残渣不会附着在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上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所述电解液回收单元包括导向板20、电解液滤网21和电解液收集箱23,所述导向板20倾斜设置在下料口12下方,导向板20设置在靠近电解液回收门 18一侧且与底箱1内壁和支撑板25顶端固连,导向板20中部通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电解液滤网21,电解液收集箱23设置在电解液滤网21下方且与底箱 1底部滑动连接。

所述一体回收单元包括电磁铁29、翻转箱30和磁性材料收集箱33,所述翻转箱30设置在靠近第一回收门19一侧,所述电磁铁29设置在翻转箱30上方,磁性材料收集箱33设置在靠近磁性材料回收门24一侧且与底箱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箱1内部设置有轴套26,轴套26通过连接件与底箱1固连,轴套26内设置有翻转轴27,所述底箱1外侧安装有翻转电机32,翻转电机32输出轴与翻转轴27固连,翻转轴27靠近翻转电机32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35,翻转轴27远离翻转电机32一端固连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末端固连有夹持框 28,所述电磁铁29安装在夹持框28内,所述翻转箱30两侧固连有从动转轴31,两侧从动转轴31分别与支撑板25和底箱1侧壁转动连接,靠近翻转电机32一侧的从动转轴31末端安装有从动齿轮36,主动齿轮35和从动齿轮36之间设置有偶数个传动齿轮38,传动齿轮38中心固连有传动转轴37,传动转轴37与底箱1转动连接,主动齿轮35与相邻的传动齿轮38啮合,偶数个传动齿轮38依次啮合,从动齿轮36与相邻的传动齿轮38啮合,所述主动齿轮35与从动齿轮 36的规格参数相同。

所述翻转箱30顶部开口,翻转箱30靠近第一回收门19一侧安装有第二回收门301,翻转箱30内设置有振动板302,振动板302顶部安装有振动电机307,振动板302顶部边缘设置有导向罩308,导向罩308为喇叭状,导向罩308在翻转箱30顶部所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缘位于翻转箱30顶部开口的外侧,可以保证翻转箱30在转动时,破碎后的残渣不会落入翻转箱30内部;所述振动板302 中部通有通孔且安装有筛分滤网306,翻转箱30内腔底部固连有若干滑套303,滑套30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304,滑动柱304顶端与振动板302固连且外侧设置有弹簧305,弹簧305两端分别与振动板302和滑套303固连。

工作原理:

工作时,启动下料电机7,带动下料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下料滚轴5转动。

启动破碎电机17带动第一破碎转轴8转动,参照图1,带动第一破碎辊10 和第一齿轮15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16 顺指针转动,进而第二破碎辊11顺时针转动。

将需要回收的新能源电池从进料罩4倒入下料管3内,由于下料滚轴5上阵列分布的分隔板502的存在,电池会依次落入相邻的分隔板502之间并随着下料滚轴5的转动最终下落,避免出现倾倒电池时进料管3堵塞的情况出现。

下落的电池落入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之间被破碎,破碎后的残渣由下料口12落入至向右倾斜的导向板20上向右滑落,在电解液滤网21的过滤下,残渣中的电解液会落入电解液收集箱23中收集,打开电解液回收门18,拉出电解液收集箱23即可回收电解液。

向右滑落的剩余残渣将会落入导向罩308内并最终落在振动板302上,使电磁铁29通电,残渣中的磁性物质即被吸附在电磁铁29上。

启动振动电机307,使得振动板302振动,剩余残渣经过筛分滤网306的过滤,其中粉末及细小颗粒会落入翻转箱30内部,残渣中的大的塑料等非磁性材料则会留在振动板302上方,依次打开第一回收门19和第二回收门301,即可回收破碎残渣中的粉末及细小颗粒,回收后关闭第二回收门301。

启动翻转电机32,使翻转电机32输出轴转动180°,关闭翻转电机32,主动齿轮35转动180°,在从动转轴31、连接杆34和夹持框28的作用下电磁铁29转动 180°,此时电磁铁29位于磁性材料收集箱33上方,此时使电磁铁29断电,残渣中的磁性物质即落入磁性材料收集箱33内部,打开磁性材料回收门24即可回收破碎残渣中的磁性材料;此时,在传动齿轮38的传动下,从动齿轮36与主动齿轮35以相反方向转动180°,进而使翻转箱30转动180°(翻转箱30开口处正对底箱1底面),残渣中的大的塑料等非磁性材料即落入底箱1底部,打开第一回收门19即可回收破碎残渣中的大的塑料等非磁性材料。

启动翻转电机32,使翻转电机32输出轴以相反方向转动180°,即可使翻转箱30复位,继续倾倒下一批待回收新能源电池,并重复上述动作。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所述主动齿轮35与从动齿轮36的齿数比为。

工作原理:

工作时,启动翻转电机32,使翻转电机32输出轴转动180°,关闭翻转电机 32,主动齿轮35转动180°,在从动转轴31、连接杆34和夹持框28的作用下电磁铁29转动180°,此时电磁铁29位于磁性材料收集箱33上方,此时使电磁铁29断电,残渣中的磁性物质即落入磁性材料收集箱33内部,打开磁性材料回收门24 即可回收破碎残渣中的磁性材料;此时,在传动齿轮38的传动下,从动齿轮36 与主动齿轮35以相反方向转动90°,进而使翻转箱30转动90°(翻转箱30开口处正对第一回收门19),打开第一回收门19即可回收破碎残渣中的大的塑料等非磁性材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