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触器的可插拔连接装置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1505发布日期:2020-03-27 14:0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用于接触器的可插拔连接装置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可插拔连接装置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开关装置,常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接触器包括电磁机构、触头系统、传动机构、弹簧和外壳等,其中电磁机构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磁机构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套在静铁芯上的线圈骨架以及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其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磁力并吸引动铁芯,动铁芯驱动触头动作以使得常闭触头断开或常开触头闭合。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力消失,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常闭触头闭合或常开触头断开。

现有的接触器在相对设置的两端具有电磁线圈接口,供电电源通过电磁线圈接口传输至电磁线圈,用于控制接触器的通断。然而现有的接触器存在不方便接线、重复接线、接线的线路复杂等情况。而且现有的接触器无法直观地判断电磁线圈的通电情况或接触器的通断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接触器的可插拔连接装置,所述接触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以及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其中,所述可插拔连接装置包括绝缘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绝缘连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插入端和接线端,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插入端和接线端,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插入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接触器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可插拔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触器的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电极顶板和安装底板,所述可插拔连接装置呈u型,所述可插拔连接装置垂直于所述电极顶板且用于穿过所述电极顶板插入所述壳体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插入端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接部,所述两个第一卡接部之间限定了插槽,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插入端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卡接部,所述两个第二卡接部之间限定了插槽。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卡接部上分别具有远离彼此的两个凸起,所述两个第二卡接部上分别具有远离彼此的两个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括设置在其插入端和接线端之间的台阶部,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括设置在其插入端和接线端之间的台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接线端具有弯折部,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接线端具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弯折部和第二导电元件的弯折部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绝缘连接件注塑成型,其包括操作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操作连接部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包裹部和第二包裹部,其中所述第一包裹部包裹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且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插入端伸出,所述第二包裹部包裹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且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插入端伸出。

优选的,所述操作连接部的一端限定了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另一端限定了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操作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电极顶板相对设置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电极顶板和安装底板,所述电极顶板具有第一扩展孔和第二扩展孔;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被构造为分别与上述的可插拔连接装置中的第一导电元件的插入端和第二导电元件的插入端可插拔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骨架包括骨架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骨架本体的端面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固定部上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扩展孔相对齐的第一通孔和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二连接片和第二固定部上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二扩展孔相对齐的第二通孔和第二辅助孔。

优选的,所述接触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插拔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拔连接装置能够与接触器可插拔连接,提高了接触器接线的便利性,并且能够方便地给接触器中的电磁线圈供电或监测电磁线圈中的电信号。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接触器中的可插拔连接装置从壳体拔出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可插拔连接装置沿着箭头b所指的方向看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可插拔连接装置移除了绝缘连接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二导电元件的插入端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接触器中的线圈骨架和绝缘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线圈骨架和绝缘连接件的剖视图,其中截平面经过绝缘连接件的两个插入端。

图8是图6所示的线圈骨架和绝缘连接件中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剖视图,其中截平面经过绝缘连接件的两个插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接触器1包括壳体5和位于壳体5外部的辅助接线模块13。壳体5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2和侧板3,相对设置的电极顶板121和安装底板4,其中侧板2、侧板3、电极顶板121和安装底板4限定了大体上呈长方体状的容纳空间。

接触器1还包括位于壳体5限定的容纳空间中的静铁芯,动铁芯,套在静铁芯上的线圈骨架(以下结合图6和7进行说明),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与动铁芯固定连接的支持件;固定在支持件上的四个相同的动触头;以及与四个动触头相对应的四组相同的静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1中的静铁芯、动铁芯、电磁线圈、支持件、动触头、静触头的形状和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供电电源通过辅助接线模块13给壳体5内部的电磁线圈供电,静铁芯产生磁力并吸引动铁芯,动铁芯同时带动支持件和四个动触头向靠近静铁芯的方向运动,使得壳体5内部的四个动触头与四组静触头相接触实现电连接,此时接触器1处于导通状态。当断开或停止给电磁线圈供电时,静铁芯释放动铁芯,使得四个动触头与四组静触头相分离,此时接触器1处于断开状态。

电极顶板121上具有供电极导线穿过的八个电极通孔,八个电极通孔排列成两排,其中第一排的四个电极通孔1211、1212、1213、1214靠近辅助接线模块13且排列成一排,第二排的四个电极通孔1215、1216、1217、1218在第一排的四个电极通孔1211、1212、1213、1214的下部,同样排列成一排。

接触器1还包括可插拔连接装置17,其一部分穿过电极顶板121插入壳体5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壳体5外部或设置在电极顶板121上。

图2是图1所示的接触器中的可插拔连接装置17从壳体5拔出来后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极顶板121上还具有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位于第一排电极通孔和第二排电极通孔之间。

可插拔连接装置17呈u型,u型的可插拔连接装置17所在的平面垂直或大体上垂直于电极顶板121所在的平面。可插拔连接装置17包括绝缘连接件173,与绝缘连接件173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其中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导电元件171被构造为穿过第一扩展孔1241后插入壳体5的内部,第二导电元件172同样被构造为穿过第二扩展孔1242后插入壳体5的内部。

图3是图2所示的可插拔连接装置沿着箭头b所指的方向看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可插拔连接装置移除了绝缘连接件后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和4所示,第二导电元件172呈长条状,其具有相对的插入端1721和接线端1722;以及台阶部1724,其中台阶部1724位于插入端1721和接线端1722之间,接线端1722具有朝向第一导电元件171延伸的弯折部1723。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呈镜面对称,第一导电元件171同样具有插入端1711、接线端1712和台阶部1714,且接线端1712具有朝向第二导电元件172延伸的弯折部1713。当插入端1711和插入端1721分别穿过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且插入壳体5的内部时,接线端1712和接线端1722分别位于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的开口处,弯折部1713和弯折部1723位于壳体5的外部且作为接触器1的外部连接端子。

绝缘连接件173由绝缘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其包括操作连接部1734,以及与操作连接部1734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包裹部1735和第二包裹部1736,其中第一包裹部1735和第二包裹部1736分别包裹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绝大部分,仅使得第一导电元件171的插入端171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插入端1721暴露伸出。

操作连接部1734的一端限定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1731,另一端限定有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1732,其中第一容纳空间1731用于容纳第一导电元件171的弯折部1713,第二容纳空间1732用于容纳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弯折部1723。将供电电源的一个接线端子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731并与第一导电元件171的弯折部1713电连接,将另一个接线端子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732中并与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弯折部1723电连接,供电电源的电压电流将传输至插入端1711、1721。操作连接部1734在与电极顶板121相对的侧面上具有凹部1733。当绝缘连接件173插入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中时,操作连接部1734上的凹部1733和电极顶板121之间具有一个可操作空间,便于操作工具插入其中后将绝缘连接件173从壳体5中撬出来,或适于操作员用手将绝缘连接件173拔出来。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二导电元件172的插入端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插入端1721具有相对设置的卡接部17214和卡接部17215,卡接部17214和卡接部17215上分别具有远离彼此的凸起17211和凸起17212,且卡接部17214和卡接部17215之间限定了插槽17213。卡接部17214和卡接部17215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能力,当在凸起17211上施加一个指向凸起17212的作用力,和/或在凸起17212上施加一个指向凸起17211的作用力时,凸起17211和凸起17212之间的距离变小,当撤去外力时,凸起17211和凸起17212将恢复到原位。

图6是图1所示的接触器中的线圈骨架和绝缘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线圈骨架和绝缘连接件的剖视图,其中截平面经过绝缘连接件的两个插入端。如图6和7所示,线圈骨架143一体成型,其包括骨架本体1431、第一固定部1433和第二固定部1434。骨架本体1431大体呈环形柱状,其具有面向动铁芯和支持件(图6和图7未示出)的端面1432。第一固定部1433和第二固定部1434大体呈杆状,分别相对固定在骨架本体1431的端面1432的边缘。第一固定部1433和第二固定部1434分别具有辅助孔14331、14341,辅助孔14331、14341的开口方向朝向电极顶板121,且分别与电极顶板121上的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相对齐。

线圈骨架143还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连接片1435和第二连接片1436,以及缠绕在线圈骨架143上电磁线圈(图6和图7未示出)。第一连接片1435与第一固定部1433通过注塑工艺固定在一起,且第一连接片1435的两端1437、1437’从第一固定部1433的两端伸出。同样,第二连接片1436与第二固定部1434通过注塑工艺固定在一起,且第二连接片1436的两端1438、1438’从第二固定部1434的两端伸出。其中第一连接片1435的一端1437和第二连接片1436的一端1438被配置为与辅助接线模块13中的两个连接端子电连接。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片1435和第二连接片1436电连接。

第一导电元件171的插入端171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插入端1721分别穿过电极顶板121的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参见图2所示)并插入辅助孔14331、辅助孔14341中,从而与第一连接片1435和第二连接片1436实现电连接。

图8是图6所示的线圈骨架和绝缘连接件中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剖视图,其中截平面经过绝缘连接件的两个插入端。如图8和9所示,第一连接片1435具有与第一固定部1433的辅助孔14331对齐的通孔14351,第二连接片1436具有与第二固定部1434的辅助孔14341对齐的通孔14361。

第一导电元件171的插入端1711在插入过程中,插入端1711上的两个凸起首先与辅助孔14331的开口处相接触,辅助孔14331挤压插入端1711上的两个凸起,使得两个凸起的间距变小,由此插入端1711能够进一步插入第一连接1435的通孔14351中。由于插入端1711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其上的两个凸起将抵靠或紧贴着第一连接片1435的通孔14351的内侧壁。第二导电元件172的插入端1721在插入过程中的产生的形变与插入端17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最终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分别与第一连接片1435和第二连接片1436实现了良好的机械接触和可靠的电连接。

再次参考图1和2所示,当接触器1的安装底板4以图1所示的安装方式固定安装在柜体中时,如果其它电路模块不方便与辅助接线模块13电连接或需要监测电磁线圈中的电信号,此时可以将可插拔连接装置17从电极顶板121上的第一扩展孔1241和第二扩展孔1242插入壳体5内部,直到可插拔连接装置17中的两个插入端1711和插入端1721分别嵌入第一连接片1435的通孔14351和第二连接片1436的通孔14361中。由此第一导电元件171、第一连接片1435、电磁线圈、第二连接片1436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形成了导电路径,且第一导电元件171的弯折部1713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弯折部1723作为接触器1的外部连接端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供电电源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一导电元件171的弯折部1713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弯折部1723连接,能够方便地在接触器1的电极顶板121上方接线,以给接触器1内部的电磁线圈供电或停止供电。还可以从第一导电元件171的弯折部1713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弯折部1723中获取电磁线圈中的电信号,方便监测电磁线圈中的电信号或接触器1的通断状态。

当需要更换可插拔连接装置17或不需要安装可插拔连接装置17时,给操作连接部1734施加远离电极顶板121的作用力从而将可插拔连接装置17拔出来。

可插拔连接装置17一体成型,结构牢固,且方便操作员将其插入接触器1中和从接触器1中拔出。

可插拔连接装置17中的绝缘连接件173包裹或覆盖住了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可以避免第一导电元件171第二导电元件172与接触器1中有限的空间内的其他导电部件电连接。

操作连接部1734由绝缘材料制成,便于操作员直接用手操作。操作连接部1734上的凹部1733便于操作员将可插拔连接装置17从接触器1中拔出来,且并未额外增加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具有弯折部,增加了其与外部电路模块的接触区域或接触面积。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弯折部位于操作连接部1734限定的第一容纳空间1731和第二容纳空间1732中,避免了误触碰到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而发生触电危险。

第一导电元件171的插入端171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插入端1721具有插槽,使得插入端1711、1721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能力,插入端1711、172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连接片1435和第二连接片1436能够形成良好的机械接触。插入端1711、1721上的凸起能够进一步增加机械接触和电连接,确保具有可靠的导电性能。

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具有台阶部,使得注塑成型的绝缘连接件173与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之间的接触更加牢固,避免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壳体5的内部安装空间来设计第一导电元件171和第二导电元件172的具体尺寸参数,及其台阶部的数量和位置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包括所作出的各种改变以及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