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8196发布日期:2020-05-20 01: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



背景技术: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而dc线基本是通过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因此在安全上要求并没有ac线严格,但是安全起见,各国还是要求统一安全认证。

例如,将笔记本电脑电源线(该电脑电源线是ac交流电源线)用于连接电脑主机和市电时,需要经常插拔和缠绕收纳,若电源线的弯折性能不佳,则易导致电源线因内部线路折断而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220609213.0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超强的抗弯折且抗拉折的导电线,其具体是将铜丝绕接于防断丝导体的外侧,绕接的方式为螺纹旋转式绕接方式。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提高导电线的抗弯折性能,可达到重复折叠、弯曲百万次以上。虽然上述现有技术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抗弯折性能的效果,但由于在实际产品中,其使用环境复杂多变,弯折的方式和次数千差万别,导致实际产品在真实环境下表现出的抗弯折性能与测试环境下的抗弯折性能具有较大差距。

因此,如何能够将该导电线的结构应用到电源线中,提高其抗弯折性能的同时保障电源线的正常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源线弯折多次易损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包括芯线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线之外的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包括芯材和缠绕于所述芯材表面的火线、零线、及地线;

缠绕于所述芯材表面的火线、零线、及地线形成多个重复且连续的第一缠绕单元;所述第一缠绕单元中所述包括的火线、零线、及地线按照相同角度并排缠绕,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一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

进一步,所述第一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芯材成30~60度夹角。

进一步,所述火线包括第一芯材和第一铜导线;所述第一铜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一芯材的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二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二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二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所述零线包括第二芯材和第二铜导线;所述第二铜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二芯材的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三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三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三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所述地线包括第三芯材和第三铜导线;所述第三铜导线缠绕在所述第三芯材的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四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四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四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

进一步,所述第二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一芯材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三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二芯材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四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三芯材成30~60度夹角。

进一步,所述所述火线、零线和地线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包括芯线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线之外的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包括第四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四芯材表面的火线,还包括第五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五芯材表面的零线,还包括第六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六芯材表面的地线;其中,所述火线缠绕在所述第四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五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五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五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所述零线缠绕在所述第五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六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六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六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所述地线缠绕在所述第六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七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七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七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

进一步,所述第五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四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所述第六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五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所述第七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六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包括芯线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线之外的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包括第七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七芯材表面的火线和零线,还包括第八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八芯材表面的地线;其中,所述火线和零线缠绕在所述第七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八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八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所述地线缠绕在所述第八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九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九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九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

进一步,所述第八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七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所述第九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八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

进一步,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中相邻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螺距为所述火线或零线直径的0.1-2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其使用并排缠绕的结构形式,通过控制相邻所述第一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等参数,使得各相邻第一缠绕单元之间将具有足够的弯折空间,在对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进行弯折时,将会基于所述弯折空间来增大第一缠绕单元的实际宽度。即当对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进行弯折操作时,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会有足够的弯折余地,来抵消弯折操作对于第一缠绕单元的宽度增加要求,从而提高了电源线的抗弯折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中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火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零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缠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火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零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抗弯折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中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抗弯折的电源线由芯线10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线10之外的保护层20所组成;其中,所述芯线10包括芯材100(在图1中未画出)和缠绕于所述芯材表面的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

缠绕于所述芯材100表面的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形成多个重复且连续的第一缠绕单元101;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中所述包括的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按照相同角度并排缠绕,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的2~4倍。

其中,所述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均用于导电,所述芯材100可以采用芳纶纤维做成的丝线(也就是俗称的黄旦丝),且将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中所述包括的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按照相同角度并排缠绕,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图2中由f表示)为单一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图2中由e表示)的2~4倍。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改进之处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的2~4倍。这样各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将具有足够的弯折空间。

在对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进行弯折时,由于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具有较大的弯折空间,最终将会基于所述弯折空间来增大第一缠绕单元101的实际宽度。换言之,当对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进行弯折操作时,所述抗弯折线材会有足够的弯折余地,来抵消弯折操作对于第一缠绕单元101的宽度增加要求。

由于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中,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是重复且连续的,并且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的2~4倍,所以整个抗弯折的电源线具有了较好的抗弯折性能。

而且采用上述的并排缠绕方式,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的芯材100的的实际尺寸很小,所以第一缠绕单元101的实际尺寸也很小,故虽然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是单一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的2~4倍,但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也是很小的,而抗弯折的电源线整体上相对于第一缠绕单元101而言又是非常长的,所以最终得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实际上处处都具有一个上述的弯折空间。

这对于抗弯折的电源线而言,意义巨大,这意味着从整体上看,抗弯折的电源线实际上是处处都具有抗弯折性能,不论是对抗弯折的电源线的哪一个部分进行弯折,都会具有相应的弯折空间来缓冲。

具体地,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如果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过小,则其提供的弯折空间较小,可能达不到抗弯折性能要求。如果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过大,那么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连接的电线(如火线11、零线12、或地线13)本身会向横向方向排布并且这种往横向方向排布的电线距离过长,在进行弯折操作时,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连接的电线将存在较大的断线风险,如果这部分电线发生断线,也会造成抗弯折的电源线整体无法导电,失去导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经过申请人无数次的实验证明,在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为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的2~4倍时,既能保证提供较大的弯折空间,达到抗弯折性能要求,同时对于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电线而言,其不至于往横向倾斜过多角度,且长度不至于过长,可避免这部分电线在多次弯折时发生断线的问题。例如,具体实施时,可将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第一缠绕单元101宽度的2.5倍。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抗弯折的电源线,由于在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设置了一个合理的间距,使得抗弯折的电源线整体上处处具有抗弯折性能,即使对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某一个位置进行多次弯折,也不会发生断线问题,从而提高了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整体抗弯折性能。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芯材100成30~60度夹角。上述第一缠绕单元101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芯材100成30~60度夹角可以理解为先将所述芯材100水平放置,将第一缠绕单元101绕芯材100缠绕时,每一根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锐角)即为与芯材100之间的夹角。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的缠绕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果第一缠绕单元101的缠绕角度过大,会导致连接相邻第一缠绕单元101的电线向水平方向倾斜,影响这段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抗弯折性能。如果第一缠绕单元101的缠绕角度过小,那么第一缠绕单元101自身的电线会向水平方向倾斜,影响第一缠绕单元101自身电线的抗弯折性能,所以在设置缠绕角度时,应既关注第一缠绕单元101自身电线的抗弯折性能,又关注第一缠绕单元101之间电线的抗弯折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过申请人无数次的实验证明,将缠绕角度设置为所述第一缠绕单元101与芯材100成30~60度夹角,可保证抗弯折的电源线整体上保持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而不会导致某一部分的抗弯折性能降低。

进一步,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抗弯折性能,可以将所述火线11、零线12及地线13均采用与芯线10相类似的结构。请分别参阅图3-图5,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火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零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5所示,即所述火线11包括第一芯材11a和第一铜导线11b;所述第一铜导线11b缠绕在所述第一芯材11a的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二缠绕单元11c,相邻的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宽度的2~4倍;所述零12线包括第二芯材12a和第二铜导线12b;所述第二铜导线12b缠绕在所述第二芯材12c的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三缠绕单元12c,相邻的所述第三缠绕单元12c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三缠绕单元12c宽度的2~4倍;所述地线13包括第三芯材13a和第三铜导线13b;所述第三铜导线13b缠绕在所述第三芯材13a的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四缠绕单元13c,相邻的所述第四缠绕单元13c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四缠绕单元13c宽度的2~4倍。

由于在本实施例1中,只有一根铜导线按照相同角度并排缠绕。因此,一圈的铜导线b绕在直线型芯材a表面上,形成规则的缠绕体,缠绕体中缠绕在直线型芯材a表面的可重复的最小单元即为最小缠绕单元,该缠绕体请参见图6,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实际上可以均被参考图6中的最小缠绕单元。所述缠绕体中(第二缠绕单元、第三缠绕单元、及第四缠绕单元的结构均可以参考图6),所述铜导线b形成的最小缠绕单元中相邻的最小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图6中由f1表示)为单一所述最小缠绕单元宽度(图1中由e1表示)的2~4倍。

其中,所述第一芯材11a、第二芯材12a、及第三芯材13a可以采用芳纶纤维做成的丝线(也就是俗称的黄旦丝)。所述火线11、零线12、地线13采用与所述芯线10相类似的缠绕结构后,即相邻的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宽度的2~4倍、相邻的所述第三缠绕单元12c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三缠绕单元12c宽度的2~4倍、相邻的所述第四缠绕单元13c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四缠绕单元13c宽度的2~4倍,既能保证提供较大的弯折空间,达到抗弯折性能要求,同时对于相邻第二缠绕单元11c之间的电源线、相邻第三缠绕单元12c之间的电源线、及相邻第四缠绕单元13c之间的电源线而言,其不至于往横向倾斜过多角度,且长度不至于过长,可避免这部分电源线在多次弯折时发生断线的问题。例如,具体实施时,可将相邻第二缠绕单元11c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第二缠绕单元11c宽度的2倍,将相邻第三缠绕单元12c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第三缠绕单元12c宽度的2倍,将相邻第四缠绕单元13c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第四缠绕单元13c宽度的2倍。

进一步,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一芯材11a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三缠绕单元12c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二芯材12a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四缠绕单元13c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三芯材13a成30~60度夹角。

其中,上述第一缠绕单元103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一芯材101成30~60度夹角可以理解为先将第一芯材101水平放置,将第一缠绕单元103绕第一芯材101缠绕时,每一根信号传输线102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锐角)即为与第一芯材101之间的夹角。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的缠绕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果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的缠绕角度过大,会导致连接相邻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或第四缠绕单元13c的铜导线向水平方向倾斜,影响这段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抗弯折性能。如果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的缠绕角度过小,那么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自身的铜导线会向水平方向倾斜,影响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自身铜导线的抗弯折性能,所以在设置缠绕角度时,应既关注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及第四缠绕单元13c自身铜导线的抗弯折性能,又关注第二缠绕单元11c、第三缠绕单元12c或第四缠绕单元13c之间铜导线的抗弯折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过申请人无数次的实验证明,将所述第二缠绕单元11c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一芯材11a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三缠绕单元12c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二芯材12a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四缠绕单元13c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三芯材13a成30~60度夹角,可保火线11、零线12和地线13均保持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而不会导致某一部分的抗弯折性能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火线11、零线12和地线13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具体选择使用的火线11、零线12和地线1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确定。例如更大的线径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以及通过合适的绝缘层来提高绝缘效果等。

在本申请中,除了提供如图1-图6的实施例1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还提供了如图7a-图7d中实施例2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其中图7a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抗弯折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火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零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a-7c所示,实施例2中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包括芯线30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线30之外的保护层40;所述芯线30包括第四芯材31和缠绕于所述第四芯材31表面的火线32,还包括第五芯材33和缠绕于所述第五芯材33表面的零线34,还包括第六芯材35和缠绕于所述第六芯材35表面的地线36;其中,所述火线32缠绕在所述第四芯材31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五缠绕单元32a,相邻的所述第五缠绕32a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五缠绕单元32a宽度的2~4倍;所述零线34缠绕在所述第五芯材33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六缠绕单元34a,相邻的所述第六缠绕单元34a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六缠绕单元34a宽度的2~4倍;所述地线36缠绕在所述第六芯材35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七缠绕单元36a,相邻的所述第七缠绕单元36a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七缠绕单元36a宽度的2~4倍。

其中,作为实施例2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与实施例1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不同之处在于,将火线32、零线34和地线36分别缠绕在各自对应的芯材上,而不是如实施例1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中是将火线32、零线34和地线36缠绕在同一根芯材上。

通过实施例2的方式,由于在相邻所述第五缠绕32a之间、在相邻所述第六缠绕34a之间、及在相邻所述第七缠绕36a之间设置了一个合理的间距,使得抗弯折的电源线整体上处处具有抗弯折性能,即使对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某一个位置进行多次弯折,也不会发生断线问题,从而提高了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整体抗弯折性能。

进一步,如图7b-图7d所示,所述第五缠绕单元32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四芯材31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六缠绕单元34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五芯材33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七缠绕单元36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六芯材35成30~60度夹角。

其中,上述第五缠绕单元32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四芯材31成30~60度夹角可以理解为先将第四芯材31水平放置,将第五缠绕单元32a绕第四芯材31缠绕时,每一根火线32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锐角)即为与第四芯材31之间的夹角。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的缠绕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果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的缠绕角度过大,会导致连接相邻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的导线向水平方向倾斜,影响这段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抗弯折性能。如果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的缠绕角度过小,那么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自身的铜导线会向水平方向倾斜,影响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自身铜导线的抗弯折性能,所以在设置缠绕角度时,应既关注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及第七缠绕单元36a自身铜导线的抗弯折性能,又关注第五缠绕单元32a、第六缠绕单元34a或第七缠绕单元36a之间导线的抗弯折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过申请人无数次的实验证明,所述第五缠绕单元32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四芯材31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六缠绕单元34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五芯材33成30~60度夹角;所述第七缠绕单元36a的缠绕角度为与第六芯材35成30~60度夹角,可保火线11、零线12和地线13均保持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而不会导致某一部分的抗弯折性能降低。

在本申请中,除了提供如图1-图6的实施例1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及提供了如图7a-图7d中实施例2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还提供了实施例3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

实施例3中所述抗弯折的电源线,包括芯线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线之外的保护层;所述芯线包括第七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七芯材表面的火线和零线,还包括第八芯材和缠绕于所述第八芯材表面的地线;其中,所述火线和零线缠绕在所述第七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八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八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所述地线缠绕在所述第八芯材表面形成多个连续的第九缠绕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九缠绕单元之间的间距为单一所述第九缠绕单元宽度的2~4倍。

其中,所述第八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七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所述第九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八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中相邻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螺距为所述火线或零线直径的0.1-2倍。

其中,作为实施例3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与实施例1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不同之处在于,将火线和零线缠绕在第七芯材上,将地线缠绕在第八芯材上,而不是如实施例1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中是将火线、零线和地线缠绕在同一根芯材上。

通过实施例3所述的抗弯折的电源线的实施方式,由于在相邻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之间、在相邻所述第九缠绕单元之间设置了一个合理的间距,使得抗弯折的电源线整体上处处具有抗弯折性能,即使对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某一个位置进行多次弯折,也不会发生断线问题,从而提高了抗弯折的电源线的整体抗弯折性能。

而且,所述第八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七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所述第九缠绕单元的缠绕角度为与所述第八芯材成30~60度的夹角可保火线、零线和地线均保持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而不会导致某一部分的抗弯折性能降低。

而且,将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中相邻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螺距为所述火线或零线直径的0.1-2倍,这样对于第八缠绕单元本身而言,便具有了弯折空间。在对该抗弯折的电源线进行弯折时,第八缠绕单元中由于相邻的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为其提供了弯折空间,使第八缠绕单元本身具有了一定的抗弯折性能。

当然,所述螺距的大小也不是可以随意制定的。所述螺距的过小会导致无法及时有效的缓冲,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中间的线断裂风险提高。而过大的螺距会使得第八缠绕单元中间的线的缠绕角度过小,同样会导致断裂风险提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过申请人无数次的实验,创造性的发现将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中相邻的线之间的螺距为所述火线或零线直径的0.1-2倍,可使所述第八缠绕单元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但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将所述第八缠绕单元中相邻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螺距为所述火线或零线直径的1倍,其表现出的抗弯折性能是最佳的。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