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耐高温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354发布日期:2020-05-22 21:2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多层复合耐高温隔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层复合耐高温隔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用于消费电子、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等行业,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功率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面临更高能量密度及更高安全性能的挑战。隔膜是锂离子电池重要原材料之一,隔膜的厚度、耐热性、机械强度和孔隙率等指标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内阻及功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pe隔膜与pp隔膜,不仅热收缩率较高,与电解液亲和力较弱,设计电池时隔膜预留尺寸较大,而且体积能量密度小,一旦发生热失控,电池温度会迅速攀升,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面临挑战。目前,多采用在聚烯烃隔膜表面涂覆陶瓷层增加隔膜热稳定性,但简单的陶瓷涂覆使得隔膜透气损失较大、与极片粘结力较差、电芯卷绕过程中对电极的层架特性恶化,而且温度一旦达到聚烯烃隔膜破膜温度,同样发生短路,引起燃烧或爆炸现象。耐高温聚合物涂层为一种已知材料,其由pei和tio2混合形成,本实用新型利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多层复合耐高温隔膜,其能提高隔膜耐热性和电解液亲和力,降低透气损失,并提高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复合耐高温隔膜,包括聚烯烃基膜层,所述聚烯烃基膜层的一侧或两侧涂覆有耐高温聚合物涂层,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的表面涂覆有耐高温混合涂层,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的表面涂覆有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为聚醚酰亚胺(pei)涂层,所述聚醚酰亚胺(pei)涂层中掺杂有tio2粒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为陶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的混合涂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的涂覆厚度为0.5-10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的涂覆厚度为2-4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的涂覆厚度为1-5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的涂覆厚度为2-3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的涂覆厚度为1-6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的涂覆厚度为2-5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烯烃基膜层为pp膜、pe膜或pp/pp复合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烯烃基膜层的厚度为5-20μ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1、通过在聚烯烃基膜层的表面涂覆耐高温聚合物涂层,从而利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中的pei机械强度高,并且高温下不易收缩的特性,提高涂层结构稳定性;2、通过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中掺杂tio2粒子,通过tio2粒子的支撑为锂离子的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通道,减少粒子间的应力,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3、通过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的表面涂覆耐高温混合涂层,从而提高了隔膜热稳定性,增加对电解液亲和力及吸液率,且耐高温混合涂层和混合涂层表面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叠加形成梯度,减弱电芯卷绕过程中陶瓷对电极的层压特性恶化情况,同时通过在外层涂覆与电解液亲和力较好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提高了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及电芯硬度,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耐高温聚合物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聚烯烃基膜层;20、耐高温聚合物涂层;

21、聚醚酰亚胺(pei)涂层;22、tio2粒子;

30、耐高温混合涂层;40、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层复合耐高温隔膜,包括聚烯烃基膜层10,所述聚烯烃基膜层10的一侧涂覆有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的表面涂覆有耐高温混合涂层30,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30的表面涂覆有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40,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为聚醚酰亚胺(pei)涂层21,所述聚醚酰亚胺(pei)涂层21中掺杂有tio2粒子22。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30为陶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混合涂层。

具体的,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的涂覆厚度为0.5-10μm,优选厚度为2-4μm。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30的涂覆厚度为1-5μm,优选厚度为2-3μm。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40的涂覆厚度为1-6μm,优选厚度为2-5μ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烯烃基膜层10为pp膜、pe膜或pp/pp复合膜。所述聚烯烃基膜层10的厚度为5-20μm。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聚烯烃基膜层10的两侧均涂覆有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所述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的表面均涂覆有耐高温混合涂层30,所述耐高温混合涂层30的表面均涂覆有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4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聚烯烃基膜层10的表面涂覆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从而利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中的pei机械强度高,并且高温下不易收缩的特性,提高涂层结构稳定性;通过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中掺杂tio2粒子,通过tio2粒子的支撑为锂离子的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通道,减少粒子间的应力,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通过在耐高温聚合物涂层20的表面涂覆耐高温混合涂层30,从而提高了隔膜热稳定性,增加对电解液亲和力及吸液率,且耐高温混合涂层30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40叠加形成梯度,减弱电芯卷绕过程中陶瓷对电极的层压特性恶化情况,同时通过在外层涂覆与电解液亲和力较好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涂层40,提高了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及电芯硬度,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