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389发布日期:2020-04-14 20:4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是安装在电缆上或仪器上的信号传输元件,而目前的其射频同轴连接器在防尘时,一般都是通过防尘帽旋接或卡接实现防尘的作用,但是部分防尘帽与射频同轴连接器为分离的,从而容易导致丢失的情况,还有一部分虽然设置在射频同轴连接器上,但是防尘帽仍需要工作人员在插拔射频同轴连接器后进行防尘,不仅不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的需求,还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便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解决了部分防尘帽与射频同轴连接器为分离的,从而容易导致丢失的情况,还有一部分虽然设置在射频同轴连接器上,但是防尘帽仍需要工作人员在插拔射频同轴连接器后进行防尘,不仅不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的需求,还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便捷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螺纹连接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套接在筒体正面卡接的滑套内,且两个筒体通过两个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气筒相连通,所述气筒内设置有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套接在气筒下表面卡接的活动套内,所述推送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细绳,所述细绳绕过壳体右侧面设置的滑轮并与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搭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遮板,且两个遮板的相对面搭接,且两个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且四个滑块两两搭接,且四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上表面开设的两个滑槽内,所述滑槽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弹簧与两个滑块的相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筒体内,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套接在滑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杆的正面与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板的正面与两个借力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借力板的边角设置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气筒内,所述密封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杆套接在活动套内,所述活动套卡接在气筒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的形状设置为t形结构,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滑块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设置为矩形,所述遮板设置为橡胶板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通过推板、推杆、活塞、连接管、密封塞、连接板、细绳、遮板、滑块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按压两个推板,使得两个推板通过两个推杆推动两个活塞向两个筒体内移动,使得两个活塞挤压两个筒体内的气体并通过两个连接管进入两个气筒,使得气体向外挤压两个气筒内的两个活塞,使得两个活塞带动两个活动杆和两个连接板向下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板拉动两个细绳向下移动,使得两个细绳通过两个支撑板带动四个滑块和两个遮板相背移动,同时四个滑块挤压四个弹簧,当两个遮板移动合适位置时,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连接器本体插入设备信号槽内,当拔出连接器本体时,通过推板和借力板可以给工作人员提供施力点,使得工作人员拔出连接器本体,并松开推板,这时使得四个弹簧利用自身的弹力通过四个滑块和两个支撑板推动两个遮板相对移动,使得两个遮板闭合并遮住连接器本体的对接槽,从而完成防尘的目的,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可以在工作人员拔出连接器本体时实现防尘的目的,不需要工作人员再做多余的动作,满足了使用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便捷使用。

2、该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通过设置借力板,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借力板借力,避免工作人员在插拔时出现滑动的现象,从而可以更好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器进行插拔的工作。

3、该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通过设置滑轮,使得细绳可以在滑轮上平稳的滑动,同时可以减少细绳在滑动时的摩擦力,降低了细绳的磨损,从而可以保证细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筒体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器本体、2壳体、3筒体、4进气装置、41活塞、42推杆、5滑套、6推板、7借力板、8连接管、9推送装置、91活动杆、92密封塞、10气筒、11活动套、12连接板、13细绳、14滑轮、15弹簧、16遮板、17滑槽、18滑块、1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用插拔时自防尘装置,包括连接器本体1,连接器本体1螺纹连接在壳体2内,通过设置壳体2,且壳体2螺纹连接在连接器本体1外,使得连接器本体1损坏时,可以通过旋转将壳体2取出,从而有利于此装置的重复使用,壳体2的上半部分设置为矩形,通过设置壳体2,且壳体2的上半部分为矩形,从而方便滑槽17的开设,同时可以保证两个遮板16的闭合起到防尘的作用,壳体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筒体3,筒体3内设置有进气装置4,进气装置4包括活塞41,活塞41设置在筒体3内,活塞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42,推杆42套接在滑套5内,通过设置滑套5,使得推杆42在滑套5内上下滑动的更加稳定,从而方便推杆42的移动工作,推杆42的正面与推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推板6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推板6,且推板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工作人员的手指可以与推板6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更加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使用,推板6的正面与两个借力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借力板7,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借力板7借力,避免工作人员在插拔时出现滑动的现象,从而可以更好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器进行插拔的工作,且借力板7的边角为弧形,从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在碰触借力板7的边角时带来的伤害,借力板7的边角设置为弧形,进气装置4套接在筒体3正面卡接的滑套5内,且两个筒体3通过两个连接管8分别与两个气筒10相连通,气筒10内设置有推送装置9,推送装置9包括密封塞92,密封塞92设置在气筒10内,密封塞9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91,活动杆9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2的上表面,活动杆91套接在活动套11内,通过设置活动套11,使得活动杆91通过活动套11滑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便于活动杆91的移动工作,活动套11卡接在气筒10的下表面,推送装置9套接在气筒10下表面卡接的活动套11内,推送装置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

连接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细绳13,细绳13绕过壳体2右侧面设置的滑轮14并与支撑板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轮14,使得细绳13可以在滑轮14上平稳的滑动,同时可以减少细绳13在滑动时的摩擦力,降低了细绳13的磨损,从而可以保证细绳13的使用寿命,且两个支撑板19的相对面搭接,支撑板19的上表面设置有遮板16,遮板16设置为橡胶板材,通过设置遮板16,且遮板16橡胶板材,从而在对连接器本体1的插孔槽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外力对其造成的伤害,且两个遮板16的相对面搭接,且两个支撑板19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18,且四个滑块18两两搭接,且四个滑块18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2上表面开设的两个滑槽17内,滑块18的形状设置为t形结构,滑槽17的形状与滑块18的形状相适配,通过设置滑块18和滑槽17,且滑块18和滑槽17的形状均为t形,使得滑块18可以在滑槽17内平稳的滑动,从而可以保证两个遮板16移动的平稳性,同时滑块18可以对弹簧15起到支撑点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弹簧15的工作,滑槽17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弹簧15与两个滑块18的相背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通过按压两个推板6,使得两个推板6通过两个推杆42推动两个活塞41向两个筒体3内移动,使得两个活塞41挤压两个筒体3内的气体并通过两个连接管8进入两个气筒10,使得气体向外挤压两个气筒10内的两个活塞41,使得两个活塞41带动两个活动杆91和两个连接板12向下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板12拉动两个细绳13向下移动,使得两个细绳13通过两个支撑板19带动四个滑块18和两个遮板16相背移动;

s2、同时四个滑块18挤压四个弹簧15,当两个遮板16移动合适位置时,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连接器本体1插入设备信号槽内;

s3、当拔出连接器本体1时,通过推板6和借力板7可以给工作人员提供施力点,使得工作人员拔出连接器本体1,并松开推板6,这时使得四个弹簧15利用自身的弹力通过四个滑块18和两个支撑板19推动两个遮板16相对移动,使得两个遮板16闭合并遮住连接器本体1的对接槽,从而完成防尘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