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柜及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7883发布日期:2020-07-07 14:1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电池柜及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柜。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电池柜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储能应用中,就逆变器和电池的安装方式来说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池和逆变器分开安装一般称为分体式储能系统。一类是电池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称为一体式或一体机储能系统。

储能装置通过电池柜储能,电池柜的电池柜体内设有电池模组,在具体使用时根据电池容量需求,配置电池柜体内电池模组个数。

但是,由于电池柜体的结构一定,电池柜体中预留的空间限制了电池容量的扩容电池模组个数,导致电池容量配置灵活性较差。

因此,如何实现提高电池容量配置的灵活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柜,以提高电池容量配置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池柜的储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柜,包括电池柜体及设置在所述电池柜体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柜体上设有能够与相邻电池柜体连接的电池第一接口组件,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第一接口组件连接,所述电池第一接口组件包括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和电池第一通讯接口,电池第一通讯接口用于与所述电池柜体的外接通讯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第一接口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池第一接口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柜体背向设置的两个侧面。

优选地,所述电池柜体为串联电池柜,其中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能够通过开关选择与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或所述电池柜体的电池负极电连接;

同一个所述电池柜体内两个所述电池第一通讯接口电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隔离断开;

电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柜体中,一者所述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与另一者所述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柜为并联电池柜,所述电池柜体中所述电池结构组件的两个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电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电连接,两个所述电池第一通讯接口电连接。

一种储能装置,包括逆变器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的电池柜,所述电池柜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电池柜。

优选地,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逆变器和所述电池柜电连接的接线盒所述逆变器端面和所述接线盒端面设有能够相互插接的电池第二接口组件,所述接线盒端面和所述电池柜体端面设有能够相互插接的电池第三接口组件。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内的电池控制器,所述接线盒侧端设有信号输出接口组件,所述逆变器端面和所述接线盒端面设有能够相互插接的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所述电池第二接口组件和所述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均位于所述接线盒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电池柜至少为两个,所述接线盒插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电池柜上方,所有所述电池柜共用一个所述电池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电池第一接口组件和/或电池第二接口组件和/或电池第三接口组件和/或逆变器外接线接口组件和/或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为快插接口组件。

优选地,所述电池柜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柜包括电池柜体及设置在电池柜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柜体上设有能够与相邻电池柜体连接的电池第一接口组件,电池模组与电池第一接口组件连接,电池第一接口组件包括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和电池第一通讯接口,电池第一通讯接口用于与电池柜体的外接通讯端口连接。当需要对电池容量进行扩容操作时,将两个电池柜对应的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和电池第一通讯接口插接,进而实现电池容量扩容,根据实际扩容量及单个电池柜电池容量,选择插接电池柜的个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柜中,通过在电池柜体上设有能够相邻电池柜体连接的电池第一接口组件,即在实际组装及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应数量的电池柜插接,电池容配置不受电池柜内部结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电池容量配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柜接线端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装置中为并联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装置中为串联电池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4中:1-电池柜体、11-串联电池柜、12-并联电池柜、13-电池正极、14-电池负极;

2-接线盒、3-逆变器;

4-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1-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2-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3-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

5-电池第三接口组件、51-第三电池负电压接口、52-第三电池正电压接口、53-第三电池通讯接口;

6-信号输出接口组件、61-逆变器第一通讯接口、62-逆变器第一交流输出接口、63-逆变器第一光伏输入接口;

7-电池第二接口组件、71-第二电池通讯接口、72-第二电池正电压接口、73-第二电池负电压接口;

8-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81-逆变器第二通讯接口、82-逆变器第二交流输出接口、83-逆变器第二光伏输入接口;

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池柜,以提高电池容量配置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池柜的储能装置。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柜包括电池柜体1及设置在电池柜体1内的电池模组。其中电池柜内部设有多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电池柜体1上设有能够相邻电池柜体1连接的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电池模组与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连接,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包括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和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与电池柜体1的外接通讯端口连接。电池模组内设有电池正极13和电池负极14,电池正极13与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电连接,电池负极14与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电连接。

具体的,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为两个,两个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电池柜体1侧面上。当然两个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对称设置在电池柜体1背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即电池柜的左、右两侧的设置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形成扩容端口。

当需要对电池容量进行扩容操作时,将两个电池柜对应的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和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插接,进而实现电池容量扩容,根据实际扩容量及单个电池柜电池容量,选择插接电池柜的个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柜中,通过在电池柜体1上设有能够相邻电池柜体1连接的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即在实际组装及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应数量的电池柜插接,电池容配置不受电池柜内部结构影响,即独立电池柜设计,电池容量扩容裁剪灵活,不受一体机电池柜体1积空间限制,有效地提高了电池容量配置灵活性。

如图3所示,电池柜体1为并联电池柜12,电池柜体1中电池结构组件的两个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电连接,两个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电连接,两个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电连接。在并联扩容时,将右侧扩容的并联电池柜12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与左侧并联电池柜12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电连接,将右侧扩容的并联电池柜12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与左侧并联电池柜12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电连接,将右侧扩容的并联电池柜12的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与左侧并联电池柜12的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电连接。左侧并联电池柜12接入到电池控制器,可实现电池控制单元对多个扩容电池柜的管理和电池容量扩容。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柜体1为串联电池柜11,其中输入端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能够通过开关9选择与输出端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或电池柜体1的电池负极14电连接。同一个电池柜体1内两个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电连接,两个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隔离断开;电连接的两个第一电池柜体1中,一者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与另一者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电连接。具体的,其中前者电池柜的负极输出端与后者电池柜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电池柜的负极输出端与最前者的负极接口电连接,形成整体串联结构。具体的,开关9作为switch开关。通过选通switch开关到不同的接触点a/b,可完成电池柜间的串联接线,避免人为接线错误,造成短路风险。

如图4所示,在串联扩容时,将左侧串联电池柜11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与右侧串联电池柜11的第一电池正电压接口43电连接,将右侧扩容的串联电池柜11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与左侧串联电池柜11的第一电池负电压接口42电连接,右侧扩容的串联电池柜11的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与左侧串联电池柜11的电池第一通讯接口41电连接。左侧串联电池柜11接入到电池控制器,可实现电池控制单元对多个扩容电池柜的管理和电池容量扩容。同时,左侧串联电池柜11通过开关9选择两个通过选通switch开关到b接触点,右侧串联电池柜11选通switch开关到a接触点,完成两个电池柜的电压串联和通讯连接,并通过左侧串联电池柜11的上端面接入到电池控制器单元。这样可实现电池控制单元对多个扩容电池柜的管理和电池容量扩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包括逆变器3与逆变器3电连接的电池柜,其中电池柜为上述任一种电池柜,前文叙述了关于电池柜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包括上述电池柜,同样具体有上述技术效果。

该储能装置还包括两端分别与逆变器3和电池柜电连接的接线盒2,接线盒2上设有信号输出接口组件6,具体的,信号输出组件6包括逆变器第一通讯接口61、逆变器第一交流输出接口62和逆变器第一光伏输入接口63。逆变器3端面和接线盒2端面设有能够相互插接的电池第二接口组件7,接线盒2端面和电池柜端面设有能够相互插接的电池第三接口组件5。具体的,逆变器3单元可灵活配置为光储混合逆变器、交流耦合逆变器或直流耦合逆变器,以满足不同的产品解决方案。具体的,电池第三接口组件5包括第三电池通讯接口51、第三电池正电压接口52和第三电池负电压接口51。电池第二接口组件7包括第三电池通讯接口71、第三电池正电压接口72和第三电池负电压接口73。

该储能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接线盒2内的电池控制器,电池控制器单元用于对电池柜内部多个电池模组进行监控,即bms管理,信号输出接口组件6设置在接线盒2的侧端,电池第三接口组件5和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8均位于接线盒2上端面。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8包括逆变器第二通讯接口81、逆变器第二交流输出接口82和逆变器第二光伏输入接口8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柜至少为两个,接线盒2插接在其中一个电池柜上方,所有电池柜共用一个电池控制器。独立电池控制器的单元设计,可灵活管理多个串并联扩容的电池柜,节省硬件成本。

为了便于拆装储能装置,优选,电池第一接口组件4和/或电池第二接口组件7和/或电池第三接口组件5和/或逆变器外接线接口组件和/或逆变器信号接口组件8为快插接口组件。逆变器3、电池控制器及接线盒2、电池柜采用快插堆叠免安接线,安装便利。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