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及其自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7117发布日期:2020-05-06 23: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滤波器及其自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及其自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地,腔体滤波器常用的调谐方式是在盖板上设有螺纹孔,调谐螺杆通过螺纹孔旋进腔体内进行调谐,在调谐完成后使用螺母进行固定,该方式需要多次紧固螺母,使用起来较麻烦,而且在紧固螺母的时候容易带动调谐螺杆发生转动,从而影响调谐精度。

另外,还有一种腔体滤波器的调谐方式是通过自锁螺杆实现的,该自锁螺杆是在螺杆上加工两道错开的螺纹,并在两段螺纹之间切槽,从而增加弹性,在自锁螺杆旋进螺母之后,两段螺纹之间产生轴向拉力,从而增加螺牙啮合的摩擦力,达到自锁的效果。然而,该自锁螺杆加工困难,切槽的精度影响锁紧力,而且两段螺纹必须在螺母内,调谐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需要经常更换螺杆,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加工并具有自锁功能的自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自锁结构的滤波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结构,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上方,所述第一板体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板体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同轴设置,还包括能插设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中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能分别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并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形成相对远离的弹性变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孔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与所述第二螺孔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螺孔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与所述第二螺孔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不相等,且第一板体的厚度不为第一螺孔的螺距的整数倍关系,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相同。

作为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滤波器,包括滤波器腔体,还包括上述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用于盖设于滤波器腔体开口处,所述调节螺杆用作于滤波器的调谐螺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水平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水平面积,所述第二板体固定于滤波器腔体的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一螺孔的区域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水平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水平面积,所述第一板体固定于滤波器腔体的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二螺孔的区域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自锁结构中,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上,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弹性变形远离,进而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的螺纹段均施力于所述调节螺杆,起到锁止所述调节螺杆的作用,实现自锁。

2.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并旋转至第一螺孔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时,由于第二螺孔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与所述第一螺孔的螺纹终止角度不同,所述调节螺杆需要继续旋转至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小于360°),才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并且在调节螺杆旋转一定角度的过程中,由于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所以所述调节螺杆沿所述第一螺孔轴向方向位移,并且调节螺杆顶推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螺孔,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对弹性变形远离,进而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的螺纹段均施力于所述调节螺杆,起到锁止调节螺杆的作用。

3.所述调节螺杆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时,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弹性变形远离,以共同夹紧所述调节螺杆,避免调节螺杆易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相对位置,影响调谐结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调节螺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11、第一螺孔;21、第二螺孔;3、调节螺杆;4、谐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结构,其用于在部分射频器件中调谐时,通过调节调节螺杆3相对于谐振腔4的高度,并使调节螺杆3能发生自锁,进而固定其相对于谐振腔4的高度,避免了调节螺杆3在调节好其相对于谐振腔4的高度后,在通过固定件固定其相对位置时,导致其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影响调谐的准确性。其中,所述调节螺杆3可用作于滤波器的调谐螺杆。

所述自锁结构包括第一板体1、抵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下部的第二板体2,以及连接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的调节螺杆3,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板体1上开设有第一螺孔11,所述第二板体2上开设有第二螺孔21,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规格相同,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对应且同轴设置,所述调节螺杆3插设于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中,并与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螺纹连接,使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能相对弹性变形远离。

所述调节螺杆3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使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相对弹性变形远离,进而所述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内的螺纹段均施力于所述调节螺杆3,起到锁止所述调节螺杆3的作用,实现自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孔11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与所述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等。

所述调节螺杆3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11并旋转至第一螺孔11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时,由于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与所述第一螺孔11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不同,所述调节螺杆3需要继续旋转至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小于360°),才与所述第二螺孔21螺纹连接,并且在调节螺杆3旋转一定角度的过程中,由于调节螺杆3与所述第一螺孔11螺纹连接,所以所述调节螺杆3沿所述第一螺孔11轴向方向位移,并且调节螺杆3顶推所述第二板体2的第二螺孔21,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相对弹性变形远离,进而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内的螺纹段均施力于所述调节螺杆3,起到锁止调节螺杆3的作用,避免了调节螺杆3在调谐完成并打算固定其相对位置时,由于外力作用而影响了调节螺杆3的相对位置,导致调谐不精确。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板体1的第一螺孔1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与所述第二板体2的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同。

由于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厚度相同,当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同时,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也不相同,也即是,所述第一螺孔11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与所述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同,进而在调节螺杆3与所述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螺纹连接时,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可发生相对弹性变形远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厚度不相等,所述第一板体1的厚度不为第一螺孔11的螺距的整数倍关系,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相同。

由于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厚度不相等,且所述第一板体1的厚度不为第一螺孔11的螺距的整数倍关系,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相同时,所述第一螺孔11下部的螺纹终止角度和所述第二螺孔21上部的螺纹起始角度不相同,进而在调节螺杆3与所述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螺纹连接时,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可发生相对弹性变形远离。

作为第二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滤波器,包括滤波器腔体(图中未标号,下同),以及上述的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的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均用于盖设于滤波器腔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板体1设于所述第二板体2上方,且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抵接,所述调节螺杆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均固定于所述滤波器腔体开口处,或者,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于所述滤波器腔体开口处,所述第二板体2远离所述第二螺孔21的区域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1上,又或者,所述第二板体2固定于所述滤波器腔体开口处,所述第一板体1远离所述第一螺孔11的区域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2上。

根据上述对调节螺杆3和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的连接关系原理可知,所述调节螺杆3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11和第二螺孔21上时,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相对弹性变形远离,以共同夹紧所述调节螺杆3,避免调节螺杆3易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相对位置,影响调谐结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均固定于所述滤波器腔体开口处,且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之前存有间隙,并且所述调节螺杆3的螺纹段在与所述第二螺孔21内的螺纹段接触时,所述调节螺杆3继续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一定角度后再与所述第二板体2的第二螺孔21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发生相对弹性变形远离,保证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2能共同夹紧调节螺杆3,限制调节螺杆3易受外力而改变其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1的水平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板体2的水平面积,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2上部,所述第二板体2固定于滤波器腔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板体1远离所述第一螺孔11的区域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2上。

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1的水平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板体2的水平面积,一方面具有节省材料、减轻该滤波器重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固定于滤波器腔体的开口处。

又或者,所述第一板体1的水平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板体2的水平面积,所述第二板体2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于滤波器腔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板体2远离所述第二螺孔21的区域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1上。进而可将所述第二板体2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1下部后,将第一板体1固定于滤波器腔体开口处,方便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安装固定,同时,也起到节省材料、减轻该滤波器重量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