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3045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了线束行业的发展,汽车线束市场逐渐由低成本转化为有技术含量的市场,线束加工技术、加工工艺以及加工设备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随着生产技术的逐步完善,电动汽车整车线束作为车辆的信号传输、整车供电、车辆功能实现的主要连接及传输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今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在充电过程中会发热,如果热量长时间不能散发,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用于加强内部散热,提高线束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根由多根线束组成的线束芯,所述线束芯分为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所述低压线束芯设置于高压线束芯内层,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低压线束芯中间设置有石棉芯带,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周围均填充有玻璃纤维,所述高压线束芯外层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侧贴合有一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层设置有聚氯乙烯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外层还设置有一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镀锡铜编织网。

优选的,所述内层低压线束芯共有五根,所述外层高压线束芯共有12根。

优选的,所述高压线束芯与低压线束芯相互之间留有间隙,均填充有玻璃纤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通过绝缘层分为内层与外层,避免相互干扰,通过填充玻璃纤维保证内部导热性能良好,内层通过设有一石棉芯带,增强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根由多根线束组成的线束芯,所述线束芯分为低压线束芯3与高压线束芯4,所述低压线束芯3共有5根,高压线束芯4共有12根,所述低压线束芯3与高压线束芯4直径相同,所述低压线束芯3设置于高压线束芯内层4,所述低压线束芯3与高压线束芯4两两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低压线束芯3与高压线束芯4之间设置有绝缘层5,所述低压线束芯3中间设置有石棉芯带1,所述低压线束芯3与高压线束芯4周围均填充有玻璃纤维2,所述玻璃纤维2填充于高压线束芯4与低压线束芯3间隙内充分接触,能够将高压充电线束4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到到外层。

所述高压线束芯4外层设置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外侧贴合有一金属屏蔽层6,所述金属屏蔽层6为镀锡铜编织网,所述金属屏蔽层6外层设置有聚氯乙烯外护套7,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外层还设置有一波纹管8,保证外部线束的强度,同时能将内部热量及时传导出去,从而实现充电线束的稳定持续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高压线束与低压线束分层进行设置,将高压线束多根设置于外层,能够有效通过填充的玻璃纤维将运行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从而能够保证运行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根由多根线束组成的线束芯,所述线束芯分为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所述低压线束芯设置于高压线束芯内层,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低压线束芯中间设置有石棉芯带,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周围均填充有玻璃纤维,所述高压线束芯外层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侧贴合有一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层设置有聚氯乙烯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外护套外层还设置有一波纹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镀锡铜编织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低压线束芯共有五根,所述外层高压线束芯共有12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束芯与低压线束芯相互之间留有间隙,均填充有玻璃纤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充电线束,包括数根由多根线束组成的线束芯,所述线束芯分为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所述低压线束芯设置于高压线束芯内层,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低压线束芯中间设置有石棉芯带,所述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周围均填充有玻璃纤维,所述高压线束芯外层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侧贴合有一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层设置有聚氯乙烯外护套。本实验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将低压线束芯与高压线束芯通过绝缘层分为内层与外层,避免相互干扰,通过填充玻璃纤维保证内部导热性能良好,内层通过设有一石棉芯带,增强散热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