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986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且目前的大部分电缆都在覆盖层中添加一层电磁屏蔽层,以实现对电磁信号的屏蔽。

但我们知道,电缆在输送电力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多根电缆组合在一起的,目前所采用的的方法就是通过扎带或其他结构将多根电缆绑接在一起,这种方式会导致多根电缆的中部透气性差,积水无法快速的散发,加快了电缆的老化速度,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接孔,且第一插接孔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弹性插片,且第一弹性插片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凸起座,且第一凸起座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弧面槽,所述第一凸起座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孔,且第二插接孔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凸起座,且第二凸起座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弧面槽,所述第二凸起座的底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插片,且第二弹性插片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半圆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紧固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第一弹性插片、第一限位块、第一凸起座、第二凸起座、第二弹性插片、第二限位块与紧固片均为塑料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均为矩形孔。

优选的,所述紧固片的外侧面与凹槽的内表面相接触,且紧固片的内侧面与电缆本体的外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防滑槽,若干防滑槽互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紧固片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链条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半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塑料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座、半圆槽、第一插接孔、第一限位槽、第一弹性插片、第一限位块、第一凸起座、第一弧面槽、第二插接孔、第二限位槽、第二凸起座、第二弧面槽、第二弹性插片和第二限位块,既方便了多根电缆的组装连接,也使得每根电缆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通风效果好,从而减缓了电缆的老化速递,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链条,使得紧固片能够连接在连接座上,有效避免了紧固片丢失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方便了多根电缆的组装连接,也使得每根电缆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通风效果好,从而减缓了电缆的老化速递,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的第一插接孔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电缆本体、2连接机构、3连接座、4半圆槽、5第一插接孔、6第一限位槽、7第一弹性插片、8第一限位块、9第一凸起座、10第一弧面槽、11第二插接孔、12第二限位槽、13第二凸起座、14第二弧面槽、15第二弹性插片、16第二限位块、17凹槽、18紧固片、19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21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2,且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座3,连接座3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半圆槽4,连接座3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接孔5,且第一插接孔5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所连接座3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弹性插片7,且第一弹性插片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8,连接座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凸起座9,且第一凸起座9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弧面槽10,第一凸起座9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孔11,且第二插接孔1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连接座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凸起座13,且第二凸起座1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弧面槽14,第二凸起座13的底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插片15,且第二弹性插片15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6,半圆槽4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内部插接有紧固片18。

连接座3、第一弹性插片7、第一限位块8、第一凸起座9、第二凸起座13、第二弹性插片15、第二限位块16与紧固片18均为塑料材质制成,第一限位块8与第二限位块16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一插接孔5与第二插接孔11均为矩形孔,紧固片18的外侧面与凹槽17的内表面相接触,且紧固片18的内侧面与电缆本体1的外表面相接触,连接座3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防滑槽,若干防滑槽互相平行。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防电磁干扰电线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机构2,且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座3,连接座3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半圆槽4,连接座3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接孔5,且第一插接孔5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所连接座3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弹性插片7,且第一弹性插片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8,连接座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凸起座9,且第一凸起座9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弧面槽10,第一凸起座9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孔11,且第二插接孔1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连接座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凸起座13,且第二凸起座1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弧面槽14,第二凸起座13的底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插片15,且第二弹性插片15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16,半圆槽4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内部插接有紧固片18。

连接座3、第一弹性插片7、第一限位块8、第一凸起座9、第二凸起座13、第二弹性插片15、第二限位块16与紧固片18均为塑料材质制成,第一限位块8与第二限位块16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一插接孔5与第二插接孔11均为矩形孔,紧固片18的外侧面与凹槽17的内表面相接触,且紧固片18的内侧面与电缆本体1的外表面相接触,连接座3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防滑槽,若干防滑槽互相平行,连接座3的前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19,紧固片18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第二连接件20,第一连接件19通过链条21与第二连接件20相连接,第一连接件19与第二连接件20均为半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件19与第二连接件20均为塑料材质制成。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电缆本体1放置于两个连接座3之间,然后将第一个连接座3上的第一弹性插片7对准第二个连接座3上的第一插接孔5,并向中间靠拢两个连接座3,第一弹性插片7就会逐渐插接到第一插接孔5的内部,且由于第一限位块8的存在,第一弹性插片7初始时会产生一定的倾斜,使得第一弹性插片7产生弹力,当第一限位块8移动至第一限位槽6的一侧时,第一弹性插片7上的弹力就会推动第一限位块8卡接到第一限位槽6的内部,实现两个连接座3的固定连接,然后再采用相同的方式将剩余的电缆本体1依次安装到初始电缆本体1的外围即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当需要在初始电缆本体1的上下两端安装另一电缆本体1时,首先需要将另一电缆本体1放置于两个第一凸起座9通过两个第一弧面槽10组成的半圆形槽体中,或放置于两个第二凸起座13通过两个第二弧面槽14组成的半圆形槽体中,然后再将第二弹性插片15插接到第二插接孔11中,并使得第二限位块16卡接到第二限位槽12的内部即可,在此过程中,会需要旋转初始电缆本体1外侧的两个连接座3,使其能够匹配其他电缆本体1的位置,完成后,手动向凹槽17的内部插接紧固片18,实现电缆本体1与连接座3的固定连接,避免连接座3继续发生转动,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通过设置的链条21将紧固片18连接到连接座3上,避免了紧固片18的丢失,本实用新型既方便了多根电缆的组装连接,也使得每根电缆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通风效果好,从而减缓了电缆的老化速递,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