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0328发布日期:2020-06-30 20:0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插座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各个地方都离不开插座,市场很大,市场上的插座质量和功能参差不齐;由于插座质量的不过关和功能的缺少,导致很多因插座误接触到水和小孩用金属等插入插座导致很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有效的防止小孩将金属物插入插座等危险操作,更加安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包括主体、第一插板、第二插板、支撑件、扭簧、第一固定件、限位件、接触件、底座、支撑柱、第二固定件、第一磁条贴、第二磁条贴、铰链和插座盖;

第一插板设置在主体上;限位件设置在第一插板上,主体上对应设有环形槽,限位件插进环形槽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第一插板上设有第一插孔;支撑件设置在第一插板底部并抵住第二插板;第二插板上设有凹槽,支撑件插入凹槽并与第二插板转动连接;

第一固定件设置在第一插板底部;第二固定件设置在第二插板上;扭簧设置在支撑件上,且扭簧一端抵在第一固定件,另一端抵在第二固定件上;

第二插板上设有第二插孔;支撑柱顶端设置在第二插板底部,且支撑柱底端与主体连接;

底座设置在主体内,接触件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第二插板的下方;

铰链设置在主体上并与插座盖转动连接;第一磁条贴设置在主体上,第二磁条贴设置在插座盖上。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

主体上设置有供电源线连接的通孔,密封圈设置在通孔的内周面上并抵住电源线。

优选的,支撑件为圆柱状。

优选的,支撑柱数目为多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插座盖和主体上的磁条贴吸合,将插孔盖住形成一道防护;少量的水溅到插座上不会立即导致跳闸等紧急情况,也不会导致电器的损坏;第二需要第一插板转动,使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上的插孔纵向中心重合时,才能将插头插入接触件上通电;在未使用时候,防止小孩将金属物品插入插孔导致触电;双重防护更加安全,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主体;2、第一插板;3、第二插板;4、第一插孔;5、支撑件;6、扭簧;7、第一固定件;8、限位件;9、第二插孔;10、接触件;11、底座;12、支撑柱;13、第二固定件;14、密封圈;15、第一磁条贴;16、第二磁条贴;17、铰链;18、插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包括主体1、第一插板2、第二插板3、支撑件5、扭簧6、第一固定件7、限位件8、接触件10、底座11、支撑柱12、第二固定件13、第一磁条贴15、第二磁条贴16、铰链17和插座盖18;

第一插板2设置在主体1上;限位件8设置在第一插板2上,主体1上对应设有环形槽,限位件8插进环形槽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第一插板2上设有

第一插孔4;支撑件5设置在第一插板2底部并抵住第二插板3;第二插板3上设有凹槽,支撑件5插入凹槽并与第二插板3转动连接;

第一固定件7设置在第一插板2底部;第二固定件13设置在第二插板3上;扭簧6设置在支撑件5上,且扭簧6一端抵在第一固定件7,另一端抵在第二固定件13上;

第二插板3上设有第二插孔9;支撑柱12顶端设置在第二插板3底部,且支撑柱12底端与主体1连接;

底座11设置在主体1内,接触件10设置在底座11上并位于第二插板的下方;

铰链17设置在主体1上并与插座盖18转动连接;第一磁条贴15设置在主体1上,第二磁条贴16设置在插座盖18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14;

主体1上设置有供电源线连接的通孔,密封圈14设置在通孔的内周面上并抵住电源线,增加装置的密封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5为圆柱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柱12数目为多组。

本实用新型中,插座在使用时,需要先打开插座盖18,然后将插头插入第一插板2上的第一插孔4内,转动插头带动第一插板2旋转,使第一插孔4和第二插孔9处在纵向中心重合时,将插头插入接触件10上通电,使用结束后,拔出插头,设置在支撑件5上的扭簧6将第一插板复位到原始位置,这时第一插孔4和第二插孔9错开,起到防止金属物品插入插孔内而触电,更加安全;最后将插座盖18盖上,主体1上的第一磁条贴和插座盖18上的第二磁条贴吸合。起到第二道防护。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第一插板(2)、第二插板(3)、支撑件(5)、扭簧(6)、第一固定件(7)、限位件(8)、接触件(10)、底座(11)、支撑柱(12)、第二固定件(13)、第一磁条贴(15)、第二磁条贴(16)、铰链(17)和插座盖(18);

第一插板(2)设置在主体(1)上;限位件(8)设置在第一插板(2)上,主体(1)上对应设有环形槽,限位件(8)插进环形槽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第一插板(2)上设有第一插孔(4);支撑件(5)设置在第一插板(2)底部并抵住第二插板(3);第二插板(3)上设有凹槽,支撑件(5)插入凹槽并与第二插板(3)转动连接;

第一固定件(7)设置在第一插板(2)底部;第二固定件(13)设置在第二插板(3)上;扭簧(6)设置在支撑件(5)上,且扭簧(6)一端抵在第一固定件(7),另一端抵在第二固定件(13)上;

第二插板(3)上设有第二插孔(9);支撑柱(12)顶端设置在第二插板(3)底部,且支撑柱(12)底端与主体(1)连接;

底座(11)设置在主体(1)内,接触件(10)设置在底座(11)上并位于第二插板的下方;

铰链(17)设置在主体(1)上并与插座盖(18)转动连接;第一磁条贴(15)设置在主体(1)上,第二磁条贴(16)设置在插座盖(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14);

主体(1)上设置有供电源线连接的通孔,密封圈(14)设置在通孔的内周面上并抵住电源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支撑件(5)为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2)数目为多组。


技术总结
一种防护型智能插座,包括主体、第一插板、第二插板、支撑件、扭簧、第一磁条贴、第二磁条贴、插座盖;第一插板设置在主体上;限位件设置在第一插板上,主体上对应设有环形槽,限位件插进环形槽并与环形槽滑动连接;第二插板上设有凹槽,支撑件插入凹槽并与第二插板转动连接;扭簧设置在支撑件上;第二插板上设有第二插孔;支撑柱顶端设置在第二插板底部,且支撑柱底端与主体连接;接触件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第二插板的下方;铰链设置在主体上并与插座盖转动连接;第一磁条贴设置在主体上,第二磁条贴设置在插座盖上。本实用新型带有双重防护,有效的防止小孩将金属物插入插座等危险操作,更加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庄卓谦;余建春;谢新华;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佳科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