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魔方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352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面魔方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面魔方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简称插座,指连接电器和电源接口的电器附件,以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所熟知。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形状如魔方的多面插座,被形象地称为多面魔方插座。

多面魔方插座通常呈立方体状,在不同的面上具有相互独立的组合式插孔或usb插孔,以供单个或多个电器或电子设备取电使用。多面魔方插座更加方便了现代人取电使用的需求,然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魔方多面插座,在结构的紧凑性上还有待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的多面魔方插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包括立方体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六面上分别设置有插头、开关按钮以及插孔;所述外壳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开关按钮嵌设在所述右壳体远离所述左壳体的一面内侧,所述插头设置在所述左壳体远离所述右壳体的一面内侧;所述插头和所述开关按钮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架、第一导电片限位壳、第一导电片支架、第二导电片限位壳、第二导电片支架、第三导电片限位壳、四个第三导电片、第三导电片限位架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支架一侧与所述插头卡扣连接,另一侧具有四根向所述右壳体延伸的支杆;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置于四根所述支杆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支架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内;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置于四根所述支杆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支架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内;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置于四根所述支杆之间,四个所述第三导电片一端置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内,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板;四根所述支杆末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架卡扣连接;所述固定板一面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夹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开关按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片支架和所述第二导电片支架整体均呈“十”字型且十字的四个端点上均具有通电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内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靠近所述右壳体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凸起,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和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远离所述右壳体的一面上均对应设置有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孔均为美标的插头和插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多面魔方插座在小小的一个外壳内可设置一个插头、一个开关按钮和四个插孔,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多面魔方插座设计十分巧妙,在两侧分别设置插头和开关按钮,在插头和开关按钮之间设置四面插孔必须的接电结构,其中接电结构多采用十字型的支架结构巧妙地使通电件分布到魔方的四个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面魔方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面魔方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1-插头,2-开关按钮,3-插孔,4-左壳体,5-右壳体,6-固定支架,7-第一导电片限位壳,8-第一导电片支架,9-第二导电片限位壳,10-第二导电片支架,11-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2-第三导电片,13-第三导电片限位架,14-固定板,15-支杆,16-通电件,17-容纳槽,1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如图1-3所示,展示了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包括立方体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六面上分别设置有插头1、开关按钮2以及插孔3;所述外壳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开关按钮2嵌设在所述右壳体5远离所述左壳体4的一面内侧,所述插头1设置在所述左壳体4远离所述右壳体5的一面内侧;所述插头1和所述开关按钮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架6、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第一导电片支架8、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第二导电片支架10、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四个第三导电片12、第三导电片限位架13和固定板14;所述固定支架6一侧与所述插头1卡扣连接,另一侧具有四根向所述右壳体5延伸的支杆15;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置于四根所述支杆15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支架8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内;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置于四根所述支杆15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支架10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内;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置于四根所述支杆15之间,四个所述第三导电片12一端置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内,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板14;四根所述支杆15末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架13卡扣连接;所述固定板14一面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夹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开关按钮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片支架8和所述第二导电片支架10整体均呈“十”字型且十字的四个端点上均具有通电件16。更具体的,通电件16是由第一导电片支架8或第二导电片支架10上端点处的金属片弯曲而成。

上述结构中,第一导电片支架8、第二导电片支架10和四个第三导电片12构成了魔方插座四面上插孔3的接电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内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容纳槽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靠近所述右壳体5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凸起18,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和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远离所述右壳体5的一面上均对应设置有定位孔。凸起18和定位孔的设置有助于快速的装配,同时尽可能防止零件之间发生相对的位移。

更具体的,所述左壳体4和所述右壳体5卡扣连接。采用卡扣连接,在装配和拆卸时都比较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1和所述插孔3均为美标的插头1和插孔3。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在不背离上述展示的原则下可任意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包括立方体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六面上分别设置有插头(1)、开关按钮(2)以及插孔(3);所述外壳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左壳体(4)和右壳体(5),所述开关按钮(2)嵌设在所述右壳体(5)远离所述左壳体(4)的一面内侧,所述插头(1)设置在所述左壳体(4)远离所述右壳体(5)的一面内侧;所述插头(1)和所述开关按钮(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架(6)、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第一导电片支架(8)、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第二导电片支架(10)、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四个第三导电片(12)、第三导电片限位架(13)和固定板(14);所述固定支架(6)一侧与所述插头(1)卡扣连接,另一侧具有四根向所述右壳体(5)延伸的支杆(15);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置于四根所述支杆(15)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片支架(8)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内;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置于四根所述支杆(15)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支架(10)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内;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置于四根所述支杆(15)之间,四个所述第三导电片(12)一端置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内,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板(14);四根所述支杆(15)末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架(13)卡扣连接;所述固定板(14)一面与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夹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开关按钮(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支架(8)和所述第二导电片支架(10)整体均呈“十”字型且十字的四个端点上均具有通电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内均设置有十字型的容纳槽(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限位壳(7)和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靠近所述右壳体(5)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凸起(18),所述第二导电片限位壳(9)和所述第三导电片限位壳(11)远离所述右壳体(5)的一面上均对应设置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4)和所述右壳体(5)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和所述插孔(3)均为美标的插头(1)和插孔(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面魔方插座,包括立方体状的外壳,外壳的六面上分别设置有插头、开关按钮以及插孔;外壳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开关按钮嵌设在右壳体远离左壳体的一面内侧,插头设置在左壳体远离右壳体的一面内侧;插头和开关按钮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架、第一导电片限位壳、第一导电片支架、第二导电片限位壳、第二导电片支架、第三导电片限位壳、四个第三导电片、第三导电片限位架和固定板;固定支架一侧与插头卡扣连接,另一侧具有四根向右壳体延伸的支杆;第一导电片限位壳置于四根支杆之间,第一导电片支架置于第一导电片限位壳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的多面魔方插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单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迪亚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