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7700发布日期:2020-07-14 17:1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属于半导体电气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伏旁路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通常并联反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极间。在异常情况下,可以保护光伏发电组件的安全、功率损耗最小,维持光伏发电装置正常运行。随着新型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用的旁路二极管需求日益增长,而现有薄膜太阳用能旁路二极管的如图1-3所示,采用to-277封装光伏二极管16,封装的二极管附加焊接延长线组合而成,客户端需人工为光伏二极管焊接延长引线,焊接完成后再与薄膜太阳能板组装,工序繁琐。产品本体过厚,影响客户使用。器件边缘过于锋利,容易划伤组件背面的保护薄膜,造成产品损伤。分立器件与框架的焊接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组件的性能,人工焊接的良率不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二极管本体包括二极管负极引线端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二极管负极引线端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之间设有二极管芯片,二极管芯片的上方连接有键合跳线,键合跳线的一端与二极管芯片的上面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正极引线端连接,其中二极管芯片放置在二极管负极引线端上,二极管负极引线端通过二极管芯片和键合跳线与二极管正极引线端连接,二极管芯片的下方设有芯片安装面,二极管芯片安放在芯片安装面上方,二极管芯片底面与芯片安装面结合,二极管芯片的外部设有二极管塑封体,二极管本体的背面与芯片安装面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背板散热片。

进一步的,二极管负极引线端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分别设有第一极性识别通孔和第二极性识别通孔,第一极性识别通孔和第二极性识别通孔的数量不同。

进一步的,二极管负极引线端上设有防反缺口。

进一步的,二极管负极引线端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v形防水槽。

进一步的,键合跳线上设有跳线助焊通孔和跳线应力释放孔。

进一步的,二极管塑封体与框架之间设有锁胶孔,锁胶孔包括长形锁胶孔和方形锁胶孔,长形锁胶孔和方形锁胶孔采用通孔式。

进一步的,二极管芯片采用肖特基光伏芯片。

进一步的,键合跳线与二极管芯片以及二极管负极引线端、二极管正极引线端的结合均采用锡焊方式。

进一步的,二极管塑封体采用薄形封装,边角做圆弧处理,二极管塑封体采用环氧塑封材料。

进一步的,光伏旁路二极管还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若干个光伏旁路二极管,框架的上下两侧设有边框,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上下两侧均与上下设置的边框连接,光伏旁路二极管在框架上呈矩阵式均匀排列,多个光伏旁路二极管之间设有支撑筋,支撑筋连通光伏旁路二极管上的正负引线,使得电流通过框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简化客户端安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本品将原始产品中分离的光伏二极管与延长引线集成在一起,取代了客户端元件焊接工序。电性良率高,产品采用全自动线焊接,封装后进行tmtt筛选,杜绝了制程中可能的不良。产品多层锁胶孔设置,框架与塑封体严密结合,结构牢固可靠。多层防反装,采用正负引线端表面极性识别孔,负极引线端防反缺口的方式,防止器件反装。散热好,本品元件集成封装的的方式,极大的扩展了产品散热面积,元件散热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塑封体采用薄形封装,且边角做圆弧处理,可以有效防止薄膜太阳能板背面薄膜材料的损伤。可靠性好正负极引线端上下表面均设有v形防水槽,增强产品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二极管的正面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二极管的侧面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二极管的背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正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背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正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侧面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背面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图;

图中:1、二极管负极引线端;2、二极管正极引线端;3、第一极性识别通孔;4、防反缺口;5、二极管塑封体;6、第二极性识别通孔;7、背板散热片;8、芯片安装面;9、二极管芯片;10、长形锁胶孔;11、键合跳线;12、方形锁胶孔;13、跳线助焊通孔;14、跳线应力释放孔;15、v形防水槽;16、to-277封装光伏二极管;17、边框;18、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二极管本体包括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之间设有二极管芯片9,二极管芯片9的上方连接有键合跳线11,键合跳线11的一端与二极管芯片9的上面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连接,其中二极管芯片9放置在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上,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通过二极管芯片9和键合跳线11与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连接,二极管芯片9的下方设有芯片安装面8,二极管芯片9安放在芯片安装面8上方,二极管芯片9底面与芯片安装面8结合,二极管芯片9的外部设有二极管塑封体5,二极管本体的背面与芯片安装面8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背板散热片7。

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分别设有第一极性识别通孔3和第二极性识别通孔6,第一极性识别通孔3和第二极性识别通孔6的数量不同,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的上下表面均设有v形防水槽15。

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上设有防反缺口4。

键合跳线11上设有跳线助焊通孔13和跳线应力释放孔14。

二极管塑封体5与框架之间设有锁胶孔,锁胶孔包括长形锁胶孔10和方形锁胶孔12,长形锁胶孔10和方形锁胶孔12采用通孔式。

二极管芯片9采用肖特基光伏芯片。

键合跳线11与二极管芯片9以及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的结合均采用锡焊方式。

二极管塑封体5采用薄形封装,边角做圆弧处理,二极管塑封体5采用环氧塑封材料。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和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采用kfc铜材,其他导电性好耐腐蚀抗氧化,作用为承载及连通二极管芯片与内外电路,构成功能电路。材质的阻值低,利于降低器件的功耗,间接提升薄膜太阳能组件的能量转化率。二极管芯片9采用肖特基光伏芯片,二极管芯片9安放在芯片安装面8上方,二极管芯片9底面与芯片安装面8结合,采用新型的焊接方式,利于产品的散热。键合跳线11采用kfc铜材,新型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导电性好且耐侯应力性能佳。键合跳线11一端与二极管芯片9上面结合,另一端与二极管正极引线端2键合焊盘结合,其中键合跳线11与二极管芯片9与键合引线11端结合均采用锡焊的方式。

二极管塑封体5采用特制的环氧塑封材料。可以对器件进行保护,增强产品环境适应能力及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其中二极管负极引线端1设有防反缺口4,作用为放置器件反装。二极管正负极引线端1均设有极性识别通孔第一极性识别通孔3和第二极性识别通孔6,且正负极引线上通孔数量不同以识别器件正负极。

塑封体采用薄形封装,本体厚度只有0.8mm,且边角做圆弧处理,作用为防止割伤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覆盖的薄膜。正负极引线端上下表面的v形防水槽,防止封装后水汽侵入。

电性特征:

正向压降低,本产品25℃条件下15avf小于0.45v。

超薄的封装厚度:

为适应市场对贴片产品向更薄封装厚度方向发展的趋势,并匹配客户端应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塑封体厚度降至0.8mm,而传统的片式二极管封装厚度均在1mm以上,超薄本体更利用器件散热。

优良的散热性能:

器件在工作状态下因自身功耗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热,如散热不良将导致器件因过热而失效。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0.8mm厚超薄本体,引线端增大(两侧分别为6.75mmx4.4mmx0.15mm长x宽x厚)及塑封体背板散热片外置的方式使器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将内部发热传递出去,从而保证器件正常运行。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光伏旁路二极管还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若干个光伏旁路二极管,框架的上下两侧设有边框17,光伏旁路二极管的上下两侧均与上下设置的边框17连接,光伏旁路二极管在框架上呈矩阵式均匀排列,多个光伏旁路二极管之间设有支撑筋18,支撑筋18连通光伏旁路二极管上的正负引线,使得电流通过框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制程采用矩阵式铜框架,单片可容纳48颗二极管单元,提高框架的利用率可节省铜的用量,同时由于采用超薄型塑封体,减少塑封材料使用,从而实现了资源的节约。

采用以上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薄膜太阳能领域光伏旁路二极管,简化客户端安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这些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