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1040发布日期:2020-05-08 14:0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表器件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佩戴的于体表的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很多可佩戴的于体表的电子设备需要与外接设备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的连接线一般由相连接的导线和连接部件构成,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导电用的触点和卡持部,连接部件通过卡持部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卡持连接,连接部件在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端连接的状态下,连接部件上的触点会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端上的触点相接触,从而使连接线与电子设备电连接。

然而,连接部件通过卡持部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卡持连接时,插拔费力,降低了连接线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系统,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子装置的设有连接电极的连接件相连接;磁性电极,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磁性电极用于在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相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连接电极相接触,以对所述连接电极进行磁性吸附并使所述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磁性电极包括第一磁性端子和第二磁性端子,所述第一磁性端子和第二磁性端子磁性相反,所述第一磁性端子和第二磁性端子在所述连接部上沿设定方向以设定顺序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磁性端子和第二磁性端子用于在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相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连接电极相接触,以对所述连接电极进行磁性吸附并使所述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体表导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体表导线连接,所述磁性电极与所述体表导线电连接,所述体表导线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人体体表连接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所述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为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所述连接件为至少两个,各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电极之间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电极包括第三磁性端子和第四磁性端子,所述第三磁性端子和所述第一磁性端子磁性相反,第四磁性端子和所述第二磁性端子磁性相反;

所述第三磁性端子能够在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相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磁性端子相接触,以与所述第一磁性端子电连接并对所述第一磁性端子进行磁性吸附;

所述第四磁性端子能够在所述连接部和连接件相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磁性端子相接触,以与所述第二磁性端子电连接并对所述第二磁性端子进行磁性吸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中间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与体表连接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为粘胶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粘胶层为医用双面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体表导线为可拉伸材质导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磁性电极凸出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系统,在将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将连接部和连接件进行连接,并且在连接部和连接件相连接的状态下,磁性电极与连接电极相接触,由于磁性电极具有磁性,因此磁性电极与连接电极相接触的状态下连接电极和磁性电极通过二者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实现相对定位,另外,磁性电极与连接电极相接触还使得二者电性导通以使得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之间实现电性连接,由于磁性电极与连接电极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二者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实现相对定位,因此使连接部和连接件的连接稳定可靠且插拔省力,提高了连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另外,由于磁性电极的材料本身具备磁性和导电性,因此无需单独设置磁性件和导电件,简化了结构,节省了空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系统中连接装置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连接系统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主体部;101、连接部;102、体表导线;103、第一磁性端子;104、第二磁性端子;105、磁性电极;200、连接件;201、连接电极;400、体表设备;500、中间连接器;501、连接器主体;600、连接装置;700、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包括连接装置600,连接装置600包括:

主体部100,主体部100包括连接部101,连接部101用于与电子装置700的设有连接电极201的连接件200相连接;

磁性电极105,设置在连接部101上,磁性电极105用于在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相连接的状态下与连接电极201相接触,以对连接电极201进行磁性吸附并使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将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将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进行连接,并且在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相连接的状态下,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相接触,由于磁性电极105具有磁性,因此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相接触的状态下连接电极201和磁性电极105通过二者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实现相对定位,另外,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相接触还使得二者电性导通以使得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之间实现电性连接,由于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二者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实现相对定位,因此使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的连接稳定可靠且插拔省力,提高了连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另外,由于磁性电极105的材料本身具备磁性和导电性,因此无需单独设置磁性件和导电件,简化了结构,节省了空间。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可以为任意电子设备,而连接装置为与电子装置进行连接能够实现电以及信号传输的装置。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磁性电极105包括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磁性相反,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在连接部101上沿设定方向以设定顺序间隔排列,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用于在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相连接的状态下与连接电极201相接触,以对连接电极201进行磁性吸附并使连接装置和电子装置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的磁性相反,且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在连接部101上沿设定方向以设定顺序间隔排列,在具体连接的时候,当连接电极201包括与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磁性和排列顺序相对应的磁性端子时,则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能够磁性吸附并实现电性导通,另外,由于磁性电极105的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和连接电极201的磁性端子的磁性和排列顺序相对应,因此,当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由于错开而未使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与对应的磁性端子相接触时,会出现磁性斥力而无法进行连接定位,从而起到提示作用,防止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由于错开而影响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与磁性端子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和磁性斥力也能在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连接时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相对齐。当连接电极201包括与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磁性和排列顺序不对应的磁性端子时,则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不能够磁性吸附,即磁性电极105只能与相匹配的连接电极201进行连接,从而防止错接。

具体而言,在设置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数量以及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的排列方式来实现区分,另外,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的磁性相反主要指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暴露表面具有相反的磁性,如第一磁性端子103暴露的表面为n极,那么第二磁性端子104暴露表面则为s极,对具体设置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进行举例说明,如:磁性电极105上的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总的数量为六个,其中三个为第一磁性端子103,另外三个为第二磁性端子104,而连接电极201的磁性端子的数量与磁性电极105的数量对应,其中三个磁性端子的磁性与第一磁性端子103相反且排列位置相对应,另外三个磁性端子的磁性与第二磁性端子104相反且排列位置相对应,由此在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接触的时候彼此能够吸附,如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错开,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会与磁性相同的磁性端子相接触,则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彼此不能进行吸附定位。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0还包括体表导线102,连接部101与体表导线102连接,磁性电极105与体表导线102电连接,体表导线102上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与人体体表连接定位。

本实施例中在体表导线102上设置第一定位部使得其与人体体表的连接更加方便,且体表导线102与人体较为贴合,降低了对于人体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其使用的便利性。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连接系统还包括电子装置700,电子装置700为中间连接器500,中间连接器500包括连接器主体501和连接件200,连接件200设置在连接器主体501上,连接件200为至少两个,各连接件200上的连接电极201之间电连接。

在连接器主体50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200,并且在各连接件200上的连接电极201为电性连接实现彼此导通,因此中间连接器500可以用于体表导线的中转连接,可将多根体表导线与中间连接器500进行连接。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连接电极201包括第三磁性端子和第四磁性端子,第三磁性端子和第一磁性端子磁性相反,第四磁性端子和第二磁性端子磁性相反;

第三磁性端子能够在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相连接的状态下与第一磁性端子103相接触,以与第一磁性端子103电连接并对第一磁性端子103进行磁性吸附;

第四磁性端子能够在连接部101和连接件200相连接的状态下与第二磁性端子104相接触,以与第二磁性端子104电连接并对第二磁性端子104进行磁性吸附。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的磁性相反,且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在连接部101上沿设定方向以设定顺序间隔排列,而连接电极201包括与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磁性和排列顺序相对应的第三磁性端子和第四磁性端子,当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连接时,第三磁性端子与第一磁性端子103相接触以与第一磁性端子103电连接并对第一磁性端子103进行磁性吸附,第四磁性端子与第二磁性端子104相接触以与第二磁性端子104电连接并对第二磁性端子104进行磁性吸附,即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的磁性和排列顺序与第三磁性端子和第四磁性端子的磁性和排列顺序相对应,因此,当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由于错开而未使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与对应的第三磁性端子和第四磁性端子相接触时,会出现磁性斥力而无法进行连接定位,从而起到提示作用,防止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由于错开而影响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与第三磁性端子和第四磁性端子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和磁性斥力也能在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连接时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相对齐。另外,当其他电子装置的连接电极包括与第一磁性端子103和第二磁性端子104磁性和排列顺序不对应的磁性端子时,则磁性电极105与连接电极201不能够磁性吸附,从而实现连接装置和中间连接器500的专属匹配,防止错接。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中间连接器50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用于与体表连接定位。

第二定位部可以方便中间连接器500与人体体表进行连接。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为粘胶层。

采用粘胶层作为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以方便与人体体表进行连接和拆卸,更进一步提高其使用便利性。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粘胶层为医用双面胶。

采用医用双面胶作为粘胶层其可以使得粘胶层使用更为安全。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体表导线102为可拉伸材质导线。

由于体表导线102为可拉伸材质导线,即该体表导线可进行拉伸延长,在人体移动或是运动的过程中,在其对人体造成限制的时候其可以被延长,因此其可以有效降低体表导线102对人体行动造成的不便。

另外,当体表导线102为不可拉伸导线,为了解决体表导线102对人体行动造成的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人为缩短两个中间连接器500之间的距离,使连接在两个中间连接器500之间的体表导线102有一定的冗余长度,从而适用于需要导线拉伸的应用场景,举例说明:在漆关节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中间连接器500,并在两个中间连接器500之间连接体表导线102,该体表导线102的长度大于两个中间连接器500之间的距离以使得体表导线102在贴合膝关节皮肤表面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冗长,在膝关节弯曲或伸直的情况下,由于体表导线具有冗余长度,因此其不会对膝关节的弯曲或伸直造成阻碍。

在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磁性电极凸出于连接部的表面。

磁性电极105凸出于连接部的表面可以有效防止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接触不良。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700还可以是体表设备400,具体而言,体表设。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200可以采用插口式结构,连接电极201设置在插口的内部,在连接的时候可以将连接部101插入到插口中以使得磁性电极105和连接电极201进行接触,连接件200采用插口式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件200和连接部101之间连接定位的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