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及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8726发布日期:2020-06-16 23:5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及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及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



背景技术:

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相比原先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在单位面积内放入更多的太阳能电池,光照利用率更高。现有的叠瓦式太阳能电池都会在两端以及中部焊接有汇流带,汇流带可以将所有的发电硅片并联在一起(参见图5),便于引出电池板输出的电流,而焊接在电池板中部的汇流带还能降低损失率,因为同一条叠瓦线路上所有发电硅片都为串联结构,因此任意一个发电硅片毁坏都会导致整体线路断开,而位于中部的汇流带可以缩减叠瓦线路的长度,这样便可以降低损失率。

但是目前的汇流带采用直接焊接在发电硅片的一表面上(参见图6),这样不仅会遮挡该部分的发电硅片,降低发电效率,同时还有造成组件发热以及热斑效应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效率更高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汇流带遮挡发电硅片而导致该部分发电硅片无法参与发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块电池片矩阵块,所述的电池片矩阵块由若干呈m×n的矩阵状排布的电池片单元组成,其中每列相邻电池片单元按相同方向的叠瓦工艺导电连接,所有电池片矩阵块为列与列正对分布且电流走向相同,其中相邻两块电池片矩阵块相邻的两行电池片单元之间焊接有中间汇流带,中间汇流带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电池片单元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同时相对于整体位于最外侧的前后两行电池片单元之间焊接有端部汇流带,端部汇流带也与电池片单元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端部汇流带和中间汇流带均采用与电池片单元上最外侧的主栅焊接的方式,并没有对任何一部分的电池片单元产生遮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功率,同时避免组件发热以及热斑效应的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汇流带的两侧凸设有对称设置有若干片等距分布的焊接片a,焊接片a的分布间距与对应电池片单元上的主栅pad点间距相同,端部汇流带的一侧设有与焊接片a分布间距相同的焊接片b。这样的外形设计可以减少焊接时对电池片正面的遮挡,减少汇流带与电池片焊接时的应力,降低汇流带在焊接后造成电池片弓形,从而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电池片矩阵块的间距为5至10毫米,该间隙留给中间汇流带占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它包括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eva和上下两层高透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为1~4任意一条所述的新型高效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由于上述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具有该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的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而且该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上的中间汇流带和端部汇流带具备一般金属的反光特性,照射在汇流带上的阳光会反射到高透光玻璃上,然后再次反射到附近的电池片单元上,进一步提高阳光的利用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端部汇流带和中间汇流带均采用与电池片单元上最外侧的主栅焊接的方式,并没有对任何一部分的电池片单元产生遮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功率,同时避免组件发热以及热斑效应的风险;2.中间汇流带和端部汇流带的侧边上凸设有焊接片a和焊接片b,通过焊接片与主栅pad点焊接,可以减少焊接时对电池片正面的遮挡,减少汇流带与电池片焊接时的应力,降低汇流带在焊接后造成电池片弓形,从而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列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3是中间汇流带的焊接示意图;

附图4是端部汇流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的电路图;

附图6是现有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的汇流带焊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和图2,一种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包括有至少两块电池片矩阵块1,电池片矩阵块由若干呈m×n的矩阵状排布的电池片单元11组成,其中每列相邻电池片单元11按相同方向的叠瓦工艺导电连接,所有电池片矩阵块1为列与列正对分布且电流走向相同,其中相邻两块电池片矩阵块1相邻的两行电池片单元11之间焊接有中间汇流带2,中间汇流带2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电池片单元11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同时相对于整体位于最外侧的前后两行电池片单元11之间焊接有端部汇流带3,端部汇流带3也与电池片单元11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端部汇流带和中间汇流带均采用与电池片单元上最外侧的主栅焊接的方式,并没有对任何一部分的电池片单元产生遮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功率,同时避免组件发热以及热斑效应的风险。

见图3和图4,中间汇流带2的两侧凸设有对称设置有若干片等距分布的焊接片a21,焊接片a21的分布间距与对应电池片单元11上的主栅pad点间距相同,端部汇流带3的一侧设有与焊接片a21分布间距相同的焊接片b31。这样的外形设计可以减少焊接时对电池片正面的遮挡,减少汇流带与电池片焊接时的应力,降低汇流带在焊接后造成电池片弓形,从而降低电池片的碎片率。

见图2,相邻电池片矩阵块1的间距为5至10毫米,该间隙留给中间汇流带占用。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它包括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eva4和上下两层高透光玻璃5,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为1~4任意一条所述的新型高效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由于上述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具有该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的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同时,由于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eva和上下两层高透光玻璃的组装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两块电池片矩阵块(1),所述的电池片矩阵块由若干呈m×n的矩阵状排布的电池片单元(11)组成,其中每列相邻电池片单元(11)按相同方向的叠瓦工艺导电连接,所有电池片矩阵块(1)为列与列正对分布且电流走向相同,其中相邻两块电池片矩阵块(1)相邻的两行电池片单元(11)之间焊接有中间汇流带(2),中间汇流带(2)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电池片单元(11)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同时相对于整体位于最外侧的前后两行电池片单元(11)之间焊接有端部汇流带(3),端部汇流带(3)也与电池片单元(11)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汇流带(2)的两侧凸设有对称设置有若干片等距分布的焊接片a(21),焊接片a(21)的分布间距与对应电池片单元(11)上的主栅pad点间距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汇流带(3)的一侧设有与焊接片a(21)分布间距相同的焊接片b(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电池片矩阵块(1)的间距为5至10毫米。

5.一种双面玻璃光伏电池板,它包括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eva(4)和上下两层高透光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为1~4任意一条所述的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面玻璃太阳能电池叠瓦组件。它包括有至少两块电池片矩阵块,电池片矩阵块由若干呈M×N的矩阵状排布的电池片单元组成,其中相邻两块电池片矩阵块相邻的两行电池片单元之间焊接有中间汇流带,中间汇流带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电池片单元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同时相对于整体位于最外侧的前后两行电池片单元之间焊接有端部汇流带,端部汇流带也与电池片单元上完全外露的那一面上的最外侧的主栅焊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端部汇流带和中间汇流带均采用与电池片单元上最外侧的主栅焊接的方式,并没有对任何一部分的电池片单元产生遮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治;林纲正;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