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排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9417发布日期:2020-08-21 15:5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充电排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排插。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各种电子产品,而常用电子产品的充电线有的采用type-c充电接口,有的采用lightning充电接口等等,还有的电子产品采用无线充电模式,故而带多种充电线的充电排插应运而生。

现有带充电线的充电排插线束较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各种线束容易缠绕在一起,浪费用户大量时间整理线束,用户使用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排插,旨在实现充电排插充电线自动收卷功能,提高充电排插的充电线的整理效率,方便用户整理充电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排插,所述充电排插包括:

排插本体,所述排插本体设有多个安装位;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排插本体内并连接有供接入市电的电源线和用于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线;以及

多个卷线组件,多个所述卷线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排插本体的多个安装位上,每一所述卷线组件包括壳体和发条弹簧,所述壳体设有开口及供所述发条弹簧安装固定的容置槽,所述充电线缠绕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且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侧的充电线贴设于所述发条弹簧上,所述充电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线的输出端的充电接口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朝远离所述壳体方向伸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中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供所述发条弹簧的第一端卡入的卡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充电线穿过以贴设于所述发条弹簧外侧的缺口以及供所述发条弹簧的第二端插接的插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缠绕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槽的槽壁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源线连接的ac/dc转换模块、无线充电模块、有线充电模块或220v插座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线充电模块连接的充电线为dc充电线、microusb充电线、type-c充电线或lightning充电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220v插座模块包括usb充电接口或220v交流电插孔;

所述排插本体上开设有多个供与所述220v插座模块连接的usb接口或220v交流电插孔安装的第一充电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线圈,所述排插本体上设有供所述充电线圈安装的第二充电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充电排插,所述充电排插包括:

排插本体,所述排插本体设有多个安装位;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排插本体内并连接有供接入市电的电源线和用于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线;以及

多个卷线组件,多个所述卷线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排插本体的多个安装位上,每一所述卷线组件包括壳体、发条弹簧、圆盘、释放键及与所述释放键抵接的弹性件,所述壳体设有开口、供所述释放键容纳的安装口及供所述发条弹簧安装固定的容置槽,所述圆盘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所述发条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圆盘靠近所述容置槽一侧的底面上,所述圆盘背离所述容置槽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充电线缠绕设置的环状安装槽,且所述充电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线的输出端的充电接口从所述壳体的开口朝远离所述壳体方向伸出,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的安装槽的底壁抵接,所述释放键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延长臂,所述安装槽的内环槽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释放键的延长臂抵接的抵接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中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供所述发条弹簧的第一端卡入的卡槽,所述圆盘靠近所述容置槽一侧的底面上设有供所述发条弹簧的第二端卡入的插接部;

所述圆盘上对应所述定位柱位置设置有插孔,所述定位柱插入于所述插孔中,以使所述圆盘可相对于所述定位柱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排插本体设置多个安装位,将电路板安装于排插本体内并分别与供接入市电的电源线和用于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线连接,多个卷线组件分别安装于排插本体的多个安装位上,每一卷线组件包括壳体和发条弹簧,壳体设有开口及供发条弹簧安装固定的容置槽,充电线缠绕设置于容置槽的槽壁上且位于容置槽内侧的充电线贴设于发条弹簧上,充电线的输入端与电路板连接,充电线的输出端的充电接口从壳体的开口处朝远离壳体方向伸出,使得充电排插实现了充电线自动收卷的功能,提高了充电排插的充电线的整理效率,方便用户整理充电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排插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排插一实施例中卷线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排插一实施例中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市面上带充电线的充电排插的各种线束数量较多,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整理十分繁琐,充电线经常缠绕在一起,浪费用户大量时间整理线束,用户使用极其不方便。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排插,尤其是带充电线的充电排插,此处不限。

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充电排插包括排插本体100、电路板200及多个卷线组件300,排插本体100设有多个安装位101,电路板200安装于排插本体100内并连接有供接入市电的电源线400和用于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线500,多个卷线组件300分别安装于排插本体100的多个安装位101上,每一卷线组件300包括壳体310和发条弹簧320,壳体310设有开口310a及供发条弹簧320安装固定的容置槽310b,充电线500缠绕设置于容置槽310b的槽壁上且位于容置槽310b内侧的充电线500贴设于发条弹簧320上,充电线500的输入端与电路板200连接,充电线500的输出端的充电接口从壳体310的开口310a朝远离壳体310方向伸出。

其中,壳体310的形状可呈圆柱状,壳体310可以是包括上壳及下壳的分体式结构,也可是下壳与排插本体100一体成型设置,下壳与下壳围合形成供上述发条弹簧320及充电线500等的安装空间。排插本体100内部可设置供电路板200安装的安装板,以方便安装,提高组装效率。

主要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排插本体100可包括底板110及安装于底板110上的外壳120。此外,排插本体100上的安装位101及对应卷线组件300的数量为4个,4个卷线组件300周向安装于排插本体100侧面的两端,充电插排整体形状呈模型车状,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及趣味性。

其原理在于,当充电线500处于收纳状态需要对移动设备充电时,拉动充电线500的自由端(即输出端)使发条弹簧320从自由状态逐渐变为弹性压缩状态,将收纳于容置槽310b与发条弹簧320贴设的充电线500回转出来;当充电结束后需要收纳充电线500时,再次拉动充电线500的自由端(即输出端)使发条弹簧320从弹性压缩状态恢复到自由状态,发条弹簧320带动充电线500并将其卷入于容置槽310b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排插通过在排插本体100设置多个安装位101,将电路板200安装于排插本体100内并分别与供接入市电的电源线400和用于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线500连接,多个卷线组件300分别安装于排插本体100的多个安装位101上,每一卷线组件300包括壳体310和发条弹簧320,壳体310设有开口310a及供发条弹簧320安装固定的容置槽310b,充电线500缠绕设置于容置槽310b的槽壁上且位于容置槽310b内侧的充电线500贴设于发条弹簧320上,充电线500的输入端与电路板200连接,充电线500的输出端从壳体310的开口310a朝远离壳体310方向伸出,实现了充电线500自动收卷的功能,提高了充电排插的充电线500的整理效率,方便用户整理充电线500。

生产组装时,可先将电路板200通过粘贴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安装固定于插座本体100的底板110的安装板上,再用卡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外壳120安装于底板110的上。另外,在对各根充电线500与其卷线组件300进行装配时,将充电线500缠绕设置于卷线组件300的容置槽310b内,确认安装正确无误后,再将各根充电线500的输入端与电路板200上对应位置焊接或插接以实现电连接,然后将卷线组件300的壳体310通过卡接或粘贴连接等方式完全装配于排插本体100的安装位101上。整个装配过程相对简单,组装效率较高。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310b的底壁中间设有定位柱(图未示出),定位柱上开设有供发条弹簧320的第一端卡入的卡槽(图未示出),容置槽310b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供充电线500穿过以贴设于发条弹簧320外侧的缺口以及供发条弹簧320的第二端插接的插接部。如此设置,便于安装,提升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当电源线400与电路板200是一体式结构时,电源线400也可设置于4个卷线组件300中的一个内,可缠绕设置与壳体310的容置槽310b的槽壁上,并与电路板200电连接。当然,也可单独设置一个供电源线400容纳的卷线组件300,此处不做限定,可采用分体式的电源线400及其接头,以插接的方式连接充电排插及接入有市电的插座。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排插其可适用的范围较小,功能单一,仅支持有线充电的方式,用户需购买多种充电装置对常用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对此,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排插可支持多种充电方式,包括有线充电及无线充电。

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00上设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分别与电源线400(即图示中的电源210)连接的ac/dc转换模块220、无线充电模块240、220v插座模块230和有线充电模块240。电源210可以是220v市电或usb接口接火牛插头的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有线充电模块240连接的充电线500可为dc充电线、microusb充电线、type-c充电线或lightning充电线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增加充电排插的适用范围,采用一根dc充电线、一根microusb充电线、一根type-c充电线及一根lightning充电线的组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会用到非常规充电接口的充电线500,以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此处对充电线500的类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220v插座模块230包括usb充电接口260或220v交流电插孔(即220v插座模块230),排插本体100上可开设置多个供与220v插座模块230连接的usb充电接口260或220v交流电插孔安装的第一充电部。无线充电模块240包括充电线圈,排插本体100上可设置供充电线圈安装的第二充电部。

为了实现更加方便的收纳各种线束,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带有释放键的充电排插,主要参考图1和图2,该充电排插包括排插本体100、电路板200及多个卷线组件300,排插本体100设有多个安装位101,电路板200安装于排插本体100内并连接有供接入市电的电源线400和用于供移动设备充电的充电线500,多个卷线组件300分别安装于排插本体100的多个安装位101上,每一卷线组件300包括壳体310、发条弹簧320、圆盘(图未示出)、释放键330及与释放键330抵接的弹性件(图未示出),壳体310设有开口310a、供发条弹簧320容置的容置槽310b及供释放键容纳的安装口310c,圆盘可相对于壳体310旋转,发条弹簧320的第一端与容置槽310b的底壁连接,发条弹簧320的第二端固定于圆盘靠近容置槽310b一侧的底面上,圆盘背离容置槽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供充电线500缠绕设置的环状安装槽,且充电线500的输入端与电路板200连接,充电线500的输出端的充电接口从壳体310的开口310a朝远离壳体310方向伸出,弹性件与壳体310的安装槽的底壁抵接,释放键330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延长臂,安装槽的内环槽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释放键330的延长臂抵接的抵接臂。

其中,容置槽310b的底壁中间设有定位柱(图未示出),定位柱上开设有供发条弹簧320的第一端卡入的卡槽(图未示出),圆盘靠近容置槽一侧的底面上设有供发条弹簧320的第二端卡入的插接部(图未示出)。圆盘上对应定位柱位置设置有插孔(图未示出),定位柱插入于插孔中,以使圆盘可相对于定位柱旋转。

其原理在于,当充电线500处于收纳状态需要对移动设备充电时,拉动充电线500的自由端(即输出端)使发条弹簧320从自由状态逐渐变为弹性压缩状态,该发条弹簧320将迫使该圆盘沿着其充电线500缠绕方向的反向转动,将收纳于圆盘安装槽内的充电线500回转出来,当其中的释放键330的延长臂反向转动接触到圆盘安装槽的抵接臂时,延长臂被抵接臂限位住,使得圆盘将停止转动,即充电线500停止向外伸出;当充电结束后需要收纳充电线500时,按下释放键330,使释放键330的延长臂的位置下降,使得圆盘安装槽的抵接臂停止对其限位,使发条弹簧320从弹性压缩状态恢复到自由状态,这一过程中,圆盘在该发条弹簧320弹性力的作用下将转动以收纳充电线500于壳体3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排插通过增设释放键330及其连接结构,使得该充电排插实现了按压释放键330可自动收卷充电线500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与上述无释放键330的实施例(可参考图3)大致相同,具有各种规格的有线充电线500、usb充电接口260、双孔及三孔的220v交流电插孔以及无线充电等等功能,电源线400也可设置与卷线组件300的壳体310内,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