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2326发布日期:2020-08-28 16:3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载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的硅片制造工艺中,硅片通过碳纤维载板装载,再进入板式pecvd生产线进行镀膜,可见载板装载是硅片成为电池片的生产工序中的一道必要工序。工作时载板托住硅片的部分是台阶面,台阶面上立面与平面的夹角为90°,而在生产过程中,硅片和载板上的承载面一直是接触的,经过高温以及相应的生产工艺后,在接触面位置,载板会对硅片所镀的膜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边缘效应。

现有的碳纤维载板主要用以承载硅片,建立零组件模块化标准等附加功能,以保证硅片稳定紧压放置,有效使用碳纤维载板;现有的碳纤维载板在安装时不便于将硅片紧压在载板内部,使得硅片不紧固,同时在安装后不便于对整体碳纤维载板和硅片固定,更加不便于防护,在安装时不便于对内部的灰尘进行处理,影响硅片安装后使用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碳纤维载板在安装时不便于将硅片紧压在载板内部,使得硅片不紧固,同时在安装后不便于对整体碳纤维载板和硅片固定,更加不便于防护和便于载板加工及上片时的定位;在安装时不便于对内部的灰尘进行处理,影响硅片安装后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所述载板上开设有用于装载硅片的槽,在槽的边沿具有用于托住硅片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是向槽内倾斜的斜托面,所述斜托面布置在被承载硅片的至少两个侧边上;所述载板包括碳纤维载板主体,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槽,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一侧通过螺钉旋合固定有铰链,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上表面通过所述铰链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防护盖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有滑杆,所述防护盖的内部通过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有紧压橡胶板,所述紧压橡胶板的底端与所述防护盖的内部连接处通过胶液粘合有第二弹簧,所述紧压橡胶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斜托面的倾角为0°~10°。

进一步的,该斜托面为弧状托面,该弧状托面的弧度为0.01~0.05。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侧面位于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内部一体式成型有分向道,且所述分向道的端部与所述槽相连接,所述分向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表面安装有进孔,所述分向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表面安装有出孔。

优选的,所述通道为u型结构,且所述通道与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孔与所述出孔的大小结构相同,且所述进孔与所述出孔均嵌入所述通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槽的内部两端均通过胶液粘合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弹性连接有第一紧压板,且所述硅片与所述槽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紧压板与所述第一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防护盖与所述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上表面相吻合并通过螺钉旋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压橡胶板的底端嵌入所述防护盖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紧压橡胶板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上表面设计防护盖和在防护盖的内部设计紧压橡胶板,避免在安装后不便于对整体碳纤维载板和硅片固定,更加不便于防护,可以将防护盖闭合固定在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上表面时通过第二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紧压橡胶板紧压在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上表面,并使得紧压橡胶板的两端在滑杆的外表面滑动,使得第二弹簧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将硅片显露在第一连接孔的内部,由紧压橡胶板将硅片紧压并对对碳纤维载板主体的上表面防护,解决了不便于紧压固定和防护的问题。

(2)通过在碳纤维载板主体的内部设计通道与分向道,避免安装时不便于对内部的灰尘进行处理,影响硅片安装后使用效果,可以将进孔与外界风机连接向通道的内部吹入大量风,通过通道由分向道向槽的内部吹入对内部灰尘清理,由出孔将风排出,使得硅片有效使用,解决了内部灰尘不便于清洁处理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3)通过在槽的内部两端设计第一弹簧与第一紧压板,避免碳纤维载板在安装时不便于将硅片紧压在载板内部,使得硅片不紧固,可以将硅片放置在槽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第一紧压板紧压在硅片的端部,使得硅片紧固在槽的内部,解决了硅片不便于紧固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载板主体、通道与分向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盖、紧压橡胶板与第二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硅片载板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载板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载板主体;2、铰链;3、防护盖;4、第一连接孔;5、进孔;6、出孔;7、第一紧压板;8、槽;9、通道;10、分向道;11、第一弹簧;12、紧压橡胶板;13、第二连接孔;14、第二弹簧;15、滑杆;16、硅片;17、斜面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的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所述载板上开设有用于装载硅片的槽,在槽8的边沿具有用于托住硅片的承载面,承载面是向槽内倾斜的斜托面,斜托面布置在被承载硅片16的至少两个侧边上;该斜托面的倾角为0°~10°,优选为8°。

进一步的,该斜托面为弧状托面,该弧状托面的弧度为0.01~0.05。

上述载板包括碳纤维载板主体1,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槽8,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一侧通过螺钉旋合固定有铰链2,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通过铰链2转动连接有防护盖3,防护盖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防护盖3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有滑杆15,防护盖3的内部通过滑杆15滑动连接有紧压橡胶板12,紧压橡胶板12的底端与防护盖3的内部连接处通过胶液粘合有第二弹簧14,紧压橡胶板1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弹簧14,可以将防护盖3闭合固定在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时通过第二弹簧14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紧压橡胶板12紧压在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并使得紧压橡胶板12的两端在滑杆15的外表面滑动,使得第二弹簧14与第一连接孔4相对应将硅片显露在第一连接孔4的内部,由紧压橡胶板12将硅片紧压并对对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防护。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通道9,通道9的侧面位于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内部一体式成型有分向道10,且分向道10的端部与槽8相连接,分向道10的一端位于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进孔5,分向道10的另一端位于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出孔6,可以将进孔5与外界风机连接向通道9的内部吹入大量风,通过通道9由分向道10向槽8的内部吹入对内部灰尘清理,由出孔6将风排出,使得硅片有效使用。

为了便于通过通道9进行吹风处理灰尘,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道9为u型结构,且通道9与碳纤维载板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便于由进孔5进风,出孔6向外界排风,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孔5与出孔6的大小结构相同,且进孔5与出孔6均嵌入通道9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槽8的内部两端均通过胶液粘合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端部弹性连接有第一紧压板7,且硅片与槽8的内部通过第一紧压板7与第一弹簧11弹性连接,可以将硅片放置在槽8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11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第一紧压板7紧压在硅片的端部,使得硅片紧固在槽8的内部。

为了便于由防护盖3对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进行防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盖3与碳纤维载板主体1均为矩形结构,且防护盖3与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相吻合并通过螺钉旋合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通过紧压橡胶板12将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和硅片进行整体紧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紧压橡胶板12的底端嵌入防护盖3的内部,第二连接孔13与紧压橡胶板12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二连接孔13与第一连接孔4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种新型斜承载面碳纤维载板,在使用前,首先将进孔5与外界风机连接向通道9的内部吹入大量风,通过通道9由分向道10向槽8的内部吹入对内部灰尘清理,由出孔6将风排出,使得硅片有效使用,然后将硅片放置在槽8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11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第一紧压板7紧压在硅片的端部,使得硅片紧固在槽8的内部,最后通过铰链2转动将防护盖3闭合固定在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闭合时通过第二弹簧14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紧压橡胶板12紧压在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并使得紧压橡胶板12的两端在滑杆15的外表面滑动,使得第二弹簧14与第一连接孔4相对应将硅片显露在第一连接孔4的内部,由紧压橡胶板12将硅片紧压并对对碳纤维载板主体1的上表面防护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