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重合闸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198发布日期:2020-06-23 22:1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小型重合闸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重合闸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重合闸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小型断路器的分闸、合闸动作,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完成。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急需能够可靠实现自动分合闸的小型断路器产品。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与小型断路器配合使用的能够驱动小型断路器分闸、合闸动作的电动操作机构。通过向此电动操作机构发指令,可实现远程驱动小型断路器自动分闸、合闸,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应用日益广泛。小型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是一种是用于远距离自动分闸和合闸断路器的一种附件。现有的小型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结构设计复杂、性能不可靠、故障率较高,且当电路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电动操作机构的手柄有可能被人误操作,给检修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为了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小型重合闸断路器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电动操作机构的手柄的锁定机构,而现有的重合闸断路器的锁定装置的零件多而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导致电动操作机构整体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低故障率、高安全性的小型重合闸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小型重合闸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动操作组件,所述的电动操作组件包括与断路器手柄联动配合的手柄轮齿、合闸电机、设置在合闸电机与手柄齿轮之间的齿轮组、分闸电机、与分闸电机联动配合的分闸拨动齿轮、与断路器锁扣轴相配合的拨杆、设置在拨杆与壳体之间的复位扭簧,所述的合闸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手柄齿轮,且可实现断路器的电动合闸,所述的拨杆与分闸拨动齿轮联动配合,所述的拨杆随分闸拨动齿轮动作且可拨动断路器锁扣轴,可实现断路器的电动分闸。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操作机构采用双电机控制结构设计,电动合闸、电动分闸分别通过合闸电机、分闸电机控制,不会相互影响,有利提高该电动操作机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在合闸时,合闸电机启动,合闸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手柄齿轮,手柄齿轮带动断路器手柄执行合闸动作,从而实现该电动操作机构的电动合闸。在分闸时,分闸电机启动,分闸电机驱动分闸拨动齿轮,分闸齿轮拨动拨杆动,拨杆拨动断路器锁扣轴,断路器的脱扣分闸,从而实现该电动操作机构的电动分闸。当用户发生欠费或者线路故障时,分闸拨动齿轮抵触在拨杆上,拨杆抵触在断路器锁扣轴上,断路器处于脱扣锁定状态,从而断路器无法手动合闸。

特别地,所述的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的分闸拨动齿轮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块相配合的拨动凸块,所述的拨动凸块随分闸拨动齿轮动作且可拨动限位凸块,且构成分闸拨动齿轮与拨杆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杆随分闸拨动齿轮动作且可拨动断路器锁扣轴,可实现断路器的电动分闸。分闸拨动齿轮上设置有与拨杆的限位凸块相配合的拨动凸块,从而分闸拨动齿轮可快速拨动拨杆动作,拨杆拨动断路器锁扣轴动作,有利于提高该电动操作机构的脱扣分闸的灵敏度,从而可实现断路器的快速脱扣分闸。

特别地,所述的齿轮组包括与合闸电机的蜗杆相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的手柄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构成第四齿轮与手柄齿轮的联动配合。合闸电机通过齿轮驱动手柄齿轮,保证了合闸电机与手柄齿轮的传动更稳定,有利于提高该电动操作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特别地,所述的壳体上对应拨杆处活动设置有拉杆,该拉杆设置在壳体的通孔内,且拉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拉杆的一端上设置有锁孔,拉杆的一端上对应锁孔的一侧处设置有延伸在壳体外的凸块,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勾状体,所述的拨杆上对应勾状体处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勾状体卡合在卡槽内,且构成拉杆与拨杆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杆随拉杆动作且可抵触在断路器锁扣轴上,且实现断路器的锁定。在检修时,拉动拉杆,拉杆带动拨杆转动,拨杆抵触在断路器锁扣轴上,且可在拉杆的锁孔上挂上挂锁,从而断路器处于脱扣状态,断路器无法合闸,从而便于检修人员检修,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且该拉杆的结构设计简单,体积小,不会增大整个电动操作机构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合闸状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分闸锁定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操作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杆与壳体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小型重合闸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内的电动操作组件20,所述的电动操作组件20包括与断路器手柄联动配合的手柄轮齿21、合闸电机22、设置在合闸电机22与手柄齿轮22之间的齿轮组23、分闸电机24、与分闸电机24联动配合的分闸拨动齿轮25、与断路器锁扣轴11相配合的拨杆26、设置在拨杆26与壳体10之间的复位扭簧,所述的合闸电机22通过齿轮组23驱动手柄齿轮21,且可实现断路器的电动合闸,所述的拨杆26与分闸拨动齿轮25联动配合,所述的拨杆26随分闸拨动齿轮25动作且可拨动断路器锁扣轴11,可实现断路器的电动分闸。所述的拨杆26上设置有限位凸块261,所述的分闸拨动齿轮25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块261相配合的拨动凸块251,所述的拨动凸块251随分闸拨动齿轮25动作且可拨动限位凸块261,且构成分闸拨动齿轮25与拨杆26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杆26随分闸拨动齿轮25动作且可拨动断路器锁扣轴11,可实现断路器的电动分闸。分闸拨动齿轮上设置有与拨杆的限位凸块相配合的拨动凸块,从而分闸拨动齿轮可快速拨动拨杆动作,拨杆拨动断路器锁扣轴动作,有利于提高该电动操作机构的脱扣分闸的灵敏度,从而可实现断路器的快速脱扣分闸。

如图4所示,所述的齿轮组23包括与合闸电机22的蜗杆221相啮合的第一齿轮231、与第一齿轮2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32、与第二齿轮232相啮合的第三齿轮233、与第三齿轮233相啮合的第四齿轮234,所述的手柄齿轮21与第四齿轮234相啮合,构成第四齿轮234与手柄齿轮21的联动配合。合闸电机通过齿轮驱动手柄齿轮,保证了合闸电机与手柄齿轮的传动更稳定,有利于提高该电动操作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如图2和5所示,所述的壳体10上对应拨杆26处活动设置有拉杆27,该拉杆27设置在壳体10的通孔101内,且拉杆27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8,拉杆27的一端上设置有锁孔271,拉杆27的一端上对应锁孔271的一侧处设置有延伸在壳体10外的凸块272,所述的拉杆2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勾状体273,所述的拨杆26上对应勾状体273处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262,所述的勾状体273卡合在卡槽262内,且构成拉杆27与拨杆26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杆26随拉杆27动作且可抵触在断路器锁扣轴11上,且实现断路器的锁定。在检修时,拉动拉杆,拉杆带动拨杆转动,拨杆抵触在断路器锁扣轴上,且可在拉杆的锁孔上挂上挂锁,从而断路器处于脱扣状态,断路器无法合闸,从而便于检修人员检修,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且该拉杆的结构设计简单,体积小,不会增大整个电动操作机构的体积。

该电动操作机构采用双电机控制结构设计,电动合闸、电动分闸分别通过合闸电机、分闸电机控制,不会相互影响,有利提高该电动操作机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在合闸时,合闸电机启动,合闸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手柄齿轮,手柄齿轮带动断路器手柄执行合闸动作,从而实现该电动操作机构的电动合闸。在分闸时,分闸电机启动,分闸电机驱动分闸拨动齿轮,分闸齿轮拨动拨杆动,拨杆拨动断路器锁扣轴,断路器的脱扣分闸,从而实现该电动操作机构的电动分闸。当用户发生欠费或者线路故障时,分闸拨动齿轮抵触在拨杆上,拨杆抵触在断路器锁扣轴上,断路器处于脱扣锁定状态,从而断路器无法手动合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